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白马藏族是居住在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一带的古老民族,由于居住的自然环境偏僻险阻,所以保留了相对独特原始的民族文化。白马藏族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盛大的傩舞表演,以祭祀神灵,驱鬼除邪,祈求新年吉祥平安。他们的民族傩舞分为“池哥昼”和“麻昼”两种基本形式,表演者身穿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头戴傩面具,随强烈的锣鼓节奏迈步挥舞法器进行表演。尤其以头上佩带的木雕傩面具最具有民族特色,雕刻与彩绘图案相结合,造型奇特...
空旷的画室,一块巨大的空白画布前,艺术家曾梵志对着拍摄他的镜头做了个鬼脸,然后爬上升降梯,像个粉刷匠一般拿起大画刷,开始左右挥舞,混乱的线条与丰富的色彩叠加在一起,渐渐爬满整张画布。镜头一帧一帧记录下他作画的过程,快进的动作看起来像是某种舞蹈,最后他停下了画笔,站在巨幅画作前。看上去他在欣赏这幅作品,也在欣赏自己完成作品的过程。这是曾梵志近年“乱笔”系列的一幅。 曾梵志是一个充分体现中国艺...
作者:郑岩 著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2-01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是郑岩十多年来研究中国古代墓葬的一些心得,所讨论的范围集中在两汉到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图像,部分涉及唐代乃至辽宋金元的材料。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材料,力图使这个幽暗的角落在中国艺术史上展现出特有的光芒。 古人对于死...
傩面具墙。实习生陈宇强摄 7月24日,由广州博物馆、贵州民族文化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北京·民族文化宫联合主办的《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在广州博物馆开幕。这是广州地区目前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傩文化展览。 本次展览分为“傩之历史”、“傩之韵味”和“傩之表情”三个单元,共展出与傩文化有关的各类珍贵文物300余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去年曾在国家歌剧院举行,并获得2013年度第十一...
人类原始文化和宗教文化尤其富集的西藏,作为原始初民思维和民族文化意蕴秀载体的面具也十分发达,不仅品种类别繁多,样式风格独特,而且它的发展历史也特别源远流长。 聂赤赞普 远古起源和产生时期 据西藏早期史籍《五部遗教》记载,在聂赤赞普之前,“时蕃人无君,用山岩构筑城堡,将衣食物品装藏其中。兵少而无力御敌时,粮少而不由自己时,吐蕃雪域之中心,迎来布杰以前之六统领。首先由黑夜叉统领,地域...
藏族的历史民俗,反映在意识形态上是以祖灵崇拜和图腾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存在,对祖灵和图腾的崇拜充满着神秘气氛。而阿坝、西藏一带的面具也正是以这两方面为主题——人祖和神力。 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是藏面具的3种主要形式 面具在藏语里叫vbag(巴),意为用泥等制作的面具。另外,它还有活鬼神之意,像vcagmo(女活鬼)等,可见藏族的面具艺术与作用于宗教的神鬼雕塑密切相关。随着宗教的不断渗入...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朱悦嘉)面具在藏语中称“巴”,是一种集宗教文化、传统艺术和民间风情相结合的文化现象,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西藏面具以藏族的原始祭祖和藏传佛教为背景,种类丰富、色彩鲜明、形态各异,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 谈起西藏面具的分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星生对记者说:“西藏面具可分为宗教面具和民俗面具两大类。宗教面具又...
面具在藏语中称“巴”,是一种集宗教文化、传统艺术和民间风情相结合的文化现象,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西藏面具以藏族的原始祭祖和藏传佛教为背景,种类丰富、色彩鲜明、形态各异,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 谈起西藏面具的分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星生对记者说:“西藏面具可分为宗教面具和民俗面具两大类。宗教面具又分为跳神面具和悬挂面具。跳神...
近日,苏州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国内几大博物馆不约而同开始了“舌尖上的文物”之旅,其中,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在微博里秀出的青铜面具饼干引发了网友们的如潮口水。昨日,该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说,“这是我们第一款申请了外观专利的文创产品,今后还可能推出青铜太阳轮文物的月饼等。”该款饼干专利持有者是1989年出生的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研究部工作人员朱丹丹,“我一个人生活,没事干,就买来了烘焙工具准备...
11月14日,纽约邦瀚斯成功举办了《前哥伦布时期非洲与太平洋珍贵艺术品》专场拍会,吸引了全球藏家和艺术经销商的广泛关注,拍卖业绩不断攀升,成交总额最终突破1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57万元)。图为来自非洲几内亚海湾的华美巴格(Baga)面具。该藏品由木材、铜等材质制成,高47英寸(约为119.5厘米),采用了端庄大方的母性形象,深刻表达了人们对母亲的赞美之情,最终以30.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7...
“十一”期间,旅顺博物馆将重磅推出三个“文化盛宴”:一是《荣华斋藏书画展》将展出台湾荣华斋王福荣先生收藏的多幅古代书画精品;《辽金古韵——馆藏辽金文物展》将展出馆藏多件辽金精品文物;同时,采用高科技、新手段改陈的《宝相庄严——馆藏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精品展》也将试开放。不少精品文物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
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们的发现了许多古老的物体,它们都是人类处理或亲手制造的。这些物体除了可以反映当时人类的生活,也是人类文明最好的见证和纪录。这个石制面具可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面具。你可在巴黎圣经圣地博物馆看到它。
北京时间8月1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智利圣地亚哥大学考古学家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木乃伊--新克罗木乃伊。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新克罗人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学会了木乃伊的制作,新克罗木乃伊比埃及木乃伊的历史还要古老几千年。不同于埃及人只为帝王和贵族制作木乃伊的做法,新克罗人会尊重每一位死者并为他们制作木乃伊。因为受到地球上最干燥气候的保护,长期掩埋在智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