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民俗协会的民俗专家将举办重阳民俗专场讲座,带您一起解读重阳文化。在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悟佳节文化内涵。 茶与传统文化在八大处重阳游山会中得以融合,在三处茶社您可以亲身体验,现场压制北京八大处重阳游山会纪念饼。在距大门200米的地方,重阳美食一条街汇集了老北京的特色美食,游客在登高祈福之余可尽享休闲小吃。活动期间,专营健康素斋的八大处饭庄还将开展游客现场DIY重阳糕制作活动,老少同乐,...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按照习俗,重阳宜登高,老人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山健体,全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然也就能够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心情的愉悦,这也便是长寿的奥秘。眼瞅着10月23日重阳节越来越近,选择休息的时间陪父母登高祈福吧。 青岛平度大泽山风景区 大泽山,素有东莱名山之称。历史悠久,古迹棋布,轶闻迭起,名胜荟萃。据《史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曾被誉为全国八大名山之一。...
九月初九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十一”假期看尽了人山人海的你,是不是玩的有些不过瘾,是不是想要带上家人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好好玩玩。记者从各旅行社了解到,重阳节出游一般都是以中老年人为主的,这个季节登高出游可达到心旷神怡,享受美景的目的。 泰山 特色: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泰山后山——姊妹松,缥缈变幻的云...
重阳节将至。在传统习俗中,男女老少在这天要一起踏秋、登高,插茱萸、赏菊花。重阳节又是老人节,农历金秋九月,最适宜老年人登高远眺,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然而,身体上的难言病痛常常阻碍老年人出行,在男性主要有“小肠气”,在女性多见的是尿失禁。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倪冰)近年来,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已经逐渐的国际化,传入我国后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迎和追随,对于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被日,不仅拥有美丽的传说,浓厚的文化底蕴以而且富有更深远内涵和意味,但是与西方节日相比却不受到一些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甚至渐渐淡忘。 又是一年重阳节 登高赏菊思敬老 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陈万贵)“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又悄然临近,登高、赏菊、插茱萸是属于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祈福、辟邪、希望能够“步步高升”。随着重阳节不断的发展,其含义已经不单单是人们表达对生活、前程美好祝愿的节日,1989年我国正式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义为老人节,如今,九九重阳节多了一层敬老的含义。 然而,跟...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表示,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关于重阳节的起源主要有三种主流说法。 其一: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
时值九九重阳节,敬老孝亲被放到重要位置。我国的孝文化由来已久,自舜帝的“孝感天下”开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后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文化体系,称为孝文化。《孝经》可以说是长期封建社会中的孝文化的经典,《孝经》把“孝”分了这样几种:帝王之孝、诸候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人之孝、庶人之孝。孝对一个人据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比如诸候之孝、卿...
记者:一般来说,传统节日都有一定特殊的纪念性,重阳节有什么特殊性意义吗,为何会流传至今呢? 程老师:重阳节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相传在东汉时民间闹瘟疫,一个叫做桓景的人为替人间除害跟随得道高人费长房学道,道人对桓景说:九月初九将是大凶之日,想要消灾避邪,在那一天要携带家人登高远游,插茱萸、织锦囊...
今年10月2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研究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和别的传统节日不同,重阳节有两个主题:敬老与登高。今年也不例外,重阳节前后在中国各地都将举行一系列与这两个主题有关的活动,如北京重阳登高节和宁波“情暖金秋霞满天”老人节系列活动等。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之说。九是阳数,故重九亦叫&...
重阳相聚 放纸鹞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糕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九九艳阳天”,云淡风轻,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金桂飘香。古人在重阳节喜欢结伴郊游、赏菊品糕、遍插茱萸、赋诗饮酒。现代社会,人们赋予重阳节新的内涵,那就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两千多年来,重阳节...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相传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是在九月九日天亮时,家中长辈以制作好的松糕...
茱萸绛囊源于河南上蔡县东汉时期蔡人桓景为避祸消灾,于九月九日登高于蔡国故城西垣中段的蔡河望河楼,佩茱萸囊,饮菊花酒,自此由上蔡广播天下,形成民俗,成为天下华人时逢重阳节的必佩之物。 茱萸绛囊由传统的十二生肖发展到眼下的凤凰报喜,喜雀登枝,孔雀开屏,仙鹤祝寿,鸳鸯情长,寿星捧桃,招财进宝,一心爱国,和平之鸽,情系华夏等40多个品种,造型逼真,惟妙惟肖,内盛茱萸粉末,佩带芳香溢人。 茱萸绛囊起源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