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宜兴窑天蓝釉鹅颈瓶,明,高24.5cm,口径2.4cm,足径7.6cm. 壶呈曲颈鸠首式,肩颈处凸起弦纹一道,扁球腹,圈足。曲颈中部有唇边入水孔。深紫色砂泥,外罩纯净的天蓝釉,釉汁匀净,光亮宜人。 晚明时期宜兴窑开创紫砂挂釉器,明人谷应泰《博物要览》载:“近年新烧,皆宜兴砂土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但不耐用。”明代宜均也称欧窑,《陶说》记载:“明时江南常州府宜兴欧姓者造瓷器,曰欧窑。”这件天...
钧窑天蓝釉菊瓣碗,元,高14.5cm,口径32.8cm,足径8cm. 碗敛口,莲瓣形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天青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足部无釉,胎呈铁褐色。此碗因烧成时的缺陷,与装烧的漏斗形匣钵粘连在一起而被遗弃在窑址,它直观反映出元代钧窑的装烧工艺,颇为难得。 匣钵是瓷器焙烧时放置坯件并对坯件起保护作用的窑具。将装好坯件的匣钵层层相叠,按照不同的烧成要求摞放在窑炉内相应位置后,即可点火焙烧。...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钵,元,高16.5cm,口径16.8cm,足径8.8cm. 钵敞口微敛,深弧腹,近底处内折,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内底无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色温润,釉面有开片。里、外壁分饰几处不规则的淡紫红色斑块。 此器胎体厚重,足底无釉,胎呈土黄色,胎质较粗,底心有脐。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盖罐,元,通高30.5cm,口径17.5cm,足径14.7cm. 罐上下子母口套合。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盖为后配,拱顶出沿大于器口,盖顶置菠萝形抓钮及三个环状系。通体施天蓝色釉,釉色蓝中泛青,盖面饰不规则的红斑纹。足底无釉,胎呈铁褐色,足底粘有釉斑。 此器造型浑厚,釉色纯净明丽,堪称元代钧窑瓷器中难得的造型完整之器。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双系罐,金—元,高10.2cm,口径13cm,足径6cm. 罐敞口,短颈,鼓腹,宽圈足。肩部对称置圆系。里、外施天蓝色釉,釉面有开片。口沿、足边及系的侧面釉薄处呈酱色。外壁饰月牙形的紫红色斑块,似一弯新月挂在天边,别致新颖。
钧窑天蓝釉葫芦瓶,金—元,高25.5cm,口径5.2cm,足径10.9cm. 瓶呈葫芦形,上小下大,束腰,圈足。造型敦厚丰满,制作精致。从传世钧窑瓷器来看,葫芦瓶较为少见。通体施天蓝色釉,釉层肥厚,釉面匀净,釉色光亮莹润。
清代青金蓝釉卧兽式暖砚 砚盖外部 砚台面 清代,尤其是雍正皇帝对完美品位及唯美古拙的追慕,是无与伦比的。再兴仿制宋代五大名窑,不仅精细著称于世,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堪绝妙。《清宫档案》载,雍正时期偏爱颜色釉瓷器,故占有相当大比例。此种青金蓝釉,就是雍正时期督陶官唐英在仿钧釉时,同景德镇官窑瓷匠,尽展其卓技巧艺,以乳白釉为底釉,在其上吹洒钴蓝釉料,再罩透明釉,在高温中烧制,器...
钧窑天蓝釉罐,元—明初,高19cm,口径14cm,足径12cm. 罐唇口,短颈,圆腹,腹下渐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近足处无釉。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盘,元,高4.7cm,口径21cm,足径9.9cm. 盘呈菊瓣形,敞口,浅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盘内点缀有四块玫瑰紫色斑块。 元代钧窑瓷器釉色主要为天蓝色和月白色,带玫瑰紫色红斑的较少。此盘造型优美,釉色鲜艳,天蓝色与玫瑰紫色交相辉映,绚丽典雅,不愧是元代钧瓷中的工细之作。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碗,元,高9.5cm,口径23.7cm,足径7cm。 碗呈菊瓣形。敞口,弧腹,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碗内有红斑装饰。 用花瓣作为碗的造型,起源于唐、五代时期,宋、金时期兴盛,延续到以后各朝。这一成型技法的使用,对实用器起到了很好的美化作用。
蓝釉白龙纹盘,元,高1.1cm,口径16cm,足径14cm。 盘折沿,浅壁,平底。通体内外施蓝釉,外底无釉。盘心坦平,在蓝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贴一条矫健的白龙。龙细颈,三爪,作昂首翻腾状。 此盘属于高温钴蓝釉瓷器。这种传世元代蓝釉白龙纹盘见诸发表的共有4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各收藏1件。 高温钴蓝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新品...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梅瓶,元,通高39.3cm,口径3.8cm,足径7.2cm。 瓶小口,圆唇,短颈,肩以下渐敛,圈足。盖为覆杯形,盖沿及盖内壁下半部无釉。灰白色胎。通体施天蓝釉,釉层棕眼较多,釉垂流现象明显。盖及瓶腹均涂抹紫红色斑。足根及底部无釉,盖、瓶无釉处均为酱褐色。 此件梅瓶在天蓝色地釉上施紫红色斑块,犹如片片彩霞,爽心悦目。这种装饰完全出自工匠施釉时的随意涂洒,烧成后却呈现出诗意的画面。...
蓝釉描金折枝花、朵云纹匜,元,高4.5cm,通流长17cm,底径8.5cm. 匜(yí 音仪)敞口,浅弧腹,平底。口一侧出槽形流,流下置一小系。胎较薄。内外施蓝釉,釉厚而不均匀。口边和外底无釉。内底描金线圈内绘金彩折枝花纹,内壁画5朵金彩祥云。 该器造型模仿青铜匜,蓝釉闪烁着宝石蓝般的光泽,配以熠熠生辉的金彩,光彩夺目。这件蓝釉描金匜1964年出土于河北保定窖藏,同时出土的还有蓝釉描金小杯和盘...
钧窑天蓝釉缸,北宋—金,高14.6cm,口径17.9cm,底径7.9cm. 缸敛口,鼓腹,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口沿、足边呈酱色。 由于钧窑声名远播,致使仿钧之风遍及北方各地。据考古调查,目前发现烧造钧瓷的窑口已有4省27个县、市,河南除禹州外, 汝州、郏县、许昌、新密、登封、宝丰、鲁山、内乡、宜阳、新安、焦作、辉县、淇县、浚县、鹤壁、安阳、林州等地均有烧造。在河北磁县、山西浑源县和内蒙古呼和...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北宋—金,高4.9cm,口径6.1cm,足距3.5cm. 炉唇口出沿,短颈,鼓腹,腹下渐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后配铜盖。通体施天蓝色釉,足上施酱釉。 钧窑为我国北方著名瓷窑,在古钧州境内,故名钧窑,亦称“均窑”、“钧州窑”。钧瓷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之微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