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甘肃省文联、敦煌研究院主办的“百名摄影家走进莫高窟摄影创作活动”10月10日在敦煌莫高窟启幕。莫高窟首次对外免费开放5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洞窟,供中外百名摄影师进行实景拍摄与艺术创作。 为期5天的活动期间,敦煌研究院还将开放莫高窟南区石窟群外景、北区石窟群外景、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及莫高窟周边环境等,供100名摄影师拍摄创作。创作活动还包括敦煌境内的阳关、玉门关、河仓城等...
10月6日,敦煌国庆长假旅游热潮趋于回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游客接待量也由5日的2.2万人次回落到6日的1.67万人次。当日莫高窟景区旅游秩序井然,游客参观安全有序。 为应对今年“十一”黄金周客流高峰,敦煌研究院第一次完全按“预约+应急”的参观新模式应对今年国庆黄金周超大客流,每日接待游客人数上限为1.8万人次(其中网络预约门票每天限额6000张,应急参观票每天限额发售1.2万张),莫高...
资料图:敦煌莫高窟 今年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诞辰”1650周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官员、学者和专家在近半年时间里接踵而至,通过学术论坛、文物展览、音乐会等多种形式为这处古老的遗产“庆生”。作为敦煌文化的实物遗存代表,近年“转危为安”的这处古老遗产将与全球开放共享。 据史料记载,公元366年(西秦建元二年),乐僔和尚在莫高窟创建了第一个石窟,从此,山麓断崖上凿壁开窟的声音历经10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的,保护全人类具有杰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即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有50处,而地处西北的县级市敦煌,占有3处,这是少有的。姜亮夫先生曾说:“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在敦煌,它为什么不至贵?”(姜亮夫:《敦煌学概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敦煌的3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众人皆知的莫高窟,还有玉门关和悬泉置。 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坐西朝...
为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敦煌研究院携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浙江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于8月20日至22日举办以“交融与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敦煌文化艺术、丝绸之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150余人与会。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日本、韩国、伊朗、印度等外国学者30余人。 据武周圣历元年(698年)立于莫高窟第332窟的《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
在此间举行的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他们将通过10年到15年的努力,努力打造敦煌乃至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化平台,使敦煌文化艺术在更广范围内分享。 今年是享誉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20日至21日,敦煌研究院联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等机构,以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形式予以纪念。王旭东说,敦煌研究院应成为敦煌学研究和...
“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孙志军摄 8月20日,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启幕。此次会议旨在纪念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加强国内外学者有关敦煌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促进对敦煌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创新。 由敦煌研究院携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浙江...
“只要打开微信,便可预约30天以内的莫高窟门票,第一时间获得余票信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预约购票微官网8月8日正式上线,游客打开莫高窟预约购票微官网,一切尽在指尖。 敦煌研究院9日披露,莫高窟预约购票“微官网”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网站页面完全适合手机、平板,而且能够自动识别客户屏幕大小,网站内容精简,页面资源小,加载速度快,用户体验好,匹配iOS、android、WP等各大操作系统利...
为提升莫高窟管理与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其信息化保护、研究、管理、服务、效益的综合平衡发展,集珍贵性与脆弱性于一身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7月4日启动“智慧莫高窟”的未来发展新目标。 敦煌研究院4日在敦煌召开“敦煌莫高窟智慧景区建设研讨会”,来自该院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与国内30余位互联网企业、文博系统专家,就敦煌莫高窟智慧景区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之前,专家们考察了...
对于许多热爱传统文化、宗教艺术的人来说,被誉为“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的敦煌莫高窟是不可错过的艺术宝库。从5月1日起,全球网友只需在电脑前点击鼠标,登陆“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就能观赏到从北魏到元代的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并进行全景漫游,与敦煌来一次“零距离”接触。 平台实现“敦煌零距离” 据了解,“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建设工作于2015年8月正式启动,经过需求分析、概要...
昨日,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当地时间5月6日晚,由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展开幕式在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举行。 此次展览分为探索石窟遗址、珍稀文物展示和多媒体体验呈现三大部分,共展出3个莫高窟原大复制洞窟,即敦煌现存最早的第275窟(北凉)、早期石窟中内容最丰富的第285窟(西魏)和以色彩厚重富丽著称的第320窟(唐)。同时展出从...
5月8日,是“母亲节”。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中国古代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敦煌研究院当日披露一批莫高窟壁画中涉及感恩母亲节的生动故事,再现了中国古代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的辛劳情景。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壁画故事内容涉及“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虽死勿忘奉父母,躬亲至爱永如絮”,“若得好食奉于母,若得恶食自食之”等,通过父母恩重经变、报父母恩重经变和睒子...
筹备数年的莫高窟佛教艺术展将首次在美国与民众见面。引人关注的是,敦煌莫高窟长期流失海外的43件珍稀文物亦以“借展”形式亮相。在分离百余年之后,莫高窟文物将在异乡实现“团聚”。 敦煌研究院3日披露,5月7日至9月4日,“敦煌莫高窟: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展览将在美国洛杉矶启幕,民众可欣赏到莫高窟四个洞窟和藏经洞部分精品文物。 由美国盖蒂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和敦煌基金会联合主办的...
图为莫高窟第57窟《菩萨-初唐》。敦煌研究院供图摄 图为莫高窟第39窟《飞天-盛唐》。敦煌研究院供图摄 女菩萨、飞天、乐舞伎、天女、开窟造像的女施主……3月8日,敦煌研究院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以“大唐女神范儿”为主题披露了莫高窟中关于女性题材的经典壁画,揭秘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的莫高窟,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现有洞...
“如果你花钱买个包包,我说哎呀你这个是假的,你心里不舒服吧?游客去参观古迹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原敦煌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这样比喻现在许多文化古迹开发的弊病。这位已经做了50多年莫高窟研究的专家,在采访中不断强调,文化遗产的开发要保护先行,不然失去根基,也不可持续。 樊锦诗所关注的文化遗产利用问题的背后,是许多历史遗迹开发后面临的尴尬局面:古建名城重修重建的越来越多,但人们开始爱去国外逛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