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上午,来自上海的朱先生带着妻儿进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时,工作人员告知他们,其中一位家庭成员是博物馆改造开放后的第五万名参观人次,一家人不禁高呼:“太好了,应该在新馆照一张‘全家福’留作纪念!”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迁,重新点燃人们探索河姆渡文化的热情,余姚市政府于去年6月投入2300万元,对河姆渡博物馆进行大规模陈列改造和环境改造,同时大幅增加田螺山...
中新网宁波5月27日电(记者 张慧慧 徐小勇)作为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为期二天的国际遗址博物馆馆长河姆渡峰会今天在浙江余姚闭幕。共有来自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国内的50余名博物馆馆长、专家参加了此次峰会。 据了解,国际遗址博物馆馆长河姆渡峰会确定了“河姆渡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上的地位”、“河姆渡遗址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今天下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文化学者余秋雨在浙江省余姚与来自海内外的百余家媒体记者纵论河姆渡文化。 特意从香港赶回来参加“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的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首先发表了演讲。余秋雨自谦“是为袁隆平开道的人”。余秋雨连续四年担任河南黄帝学术研讨会的主席,直言“如果站在炎帝的立场上...
由中国博物馆学会、浙江省文物局和余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遗址博物馆河姆渡峰会”2009年5月26—27日在余姚召开,来自国内及其他不同国家的遗产部门和专业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及其跨文化委员会、国际古迹理事会及国际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等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峰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柏,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中国博物馆学会秘书...
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26日晚揭幕。近千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以及游客相聚浙江省余姚河姆渡参加文化节。 河姆渡文化是余姚、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大文化瑰宝,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区域合作多元化的趋势加速发展,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弘扬河姆渡文化,使之焕发和闪耀更加夺目的光彩,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成了摆在余姚这座历史名城面前迫切需要解答的课题。 经过多次调研、...
在投入2100万元、经过历时近1年的大规模改造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建馆16年来首次大变脸,并于明天重新对外开放。 改造后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600平方米,比原来增加了400平方米。馆内共展出文物近320件,其中田螺山遗址出土文物100件,还有鲻山遗址、鲞架山遗址等出土文物若干件。 与改造前博物馆相比,新馆的展陈内容从原先单一的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调整为以...
休馆一年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经过改造,将于5月27日重新与大家见面。经过精心翻修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会有什么变化?新馆在展现7000年前河姆渡人生活上会有什么新亮点?新馆采用了什么新设施?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新的感官享受?为此,本报记者前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抢先探营。本期“金报@探索发现”就为你介绍一下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你听说过盘古开天地吗?你听说过夸父追日的故事吗?你听说过后羿...
唐代中叶,中国的茶籽被带到日本种植,茶树开始向世界传播。毫不夸张地说,各国有关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直接或间接都与我国的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连西方各国语言中“茶”的读音,也或多或少有着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 茶树是起源于中国吗?人类最早饮茶的历史也是起源于中国吗?这些追根溯源...
21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传递纪念章在杭州凤起路奥运特许零售旗舰店首发。浙江篇纪念银章则以浙江河姆渡遗址为题材。纪念章包括大全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套以及1盎司单枚银章3个品种。
近日 ,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普查队在河姆渡镇车厩水库东侧、河姆渡镇自来水厂南首的杂地里,发现了一块残碑。此碑宽1.6米,厚0.26米,残长1.6米,为梅园石质。碑额上部正中是阴刻篆文“皇帝御书”,左右刻有四爪双龙,昂首腾云,栩栩如生。下方祥云开框,内为楷体榜书“西福”,字径60公分左右,平底阴刻,字体稳实苍劲。两字中下有一方押印,内为两字,字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