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说到文物,似乎总是自带高冷光环,其实呢,它离我们很近。比如我正在写稿子的地方,浙江日报大院里,就藏了23件文物。 日前,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收官,全省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652家,在全国排第三位。而普查中登录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有938104件(套),全国排第9位。 这次普查进行了四年,自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相对建筑、遗址这些无法移动的文物,可移...
3月10日,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在南京召开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会议总结交流普查工作情况,表彰先进,研究部署普查后续工作。江苏省副省长、省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张敬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思源主持,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耀新,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龚良,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谨胜以及各设区市分管副市长参加会议。 江苏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取得丰硕成果,摸清了文物...
网络配图 国家文物局官网日前发布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2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观众人数达到8亿人次/年。“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推动文物保护实现“两个转变”: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确保文物安全。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强濒...
文物普查函〔2017〕257号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各相关部门: 经报请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国评组函〔2016〕35号),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及相关...
昨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十二五”时期江西文化事业长足发展。完成了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达38000多处,列全国第11位,成为名符其实的文物大省。我省在文化“走出去”方面也取得了新成就,以陶瓷、烟花、影视等为主要内容的江西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体系初步形成。 不可移动文物达38000多处 “十二五”时期,江西完成了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达380...
由青岛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主办,青岛市博物馆承办的“青岛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日前在青岛市博物馆展出,将展至2017年3月底。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古兼备,东西合璧,呈现了十分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是我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海事传续,代不绝书。近代以来,作为欧亚文化交汇地,在青岛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互见的历史景观。 2012年2月开始,青岛市作为全国首批...
资料图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记忆和见证,是国家和民族的“金色名片”。昨天,郑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幕。展览将持续到2月下旬结束,为丰富市民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 据介绍,2012年,国务院决定开展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郑州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对于摸清本区域可移动文物资源总量及分布、保存情况,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等...
1月16日,记者从市文广局获悉,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摸清了可移动文物的“家底”,建立起了完整的管理体系。此项工作将进一步提高文物藏品利用率,让可移动文物活起来,积极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效发挥文物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本次普查从2012年10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结束。本市127家可移动文物收...
2016年,我省全面完成普查数据的登录审核报送与普查工作的验收总结,历经四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顺利收官,取得丰硕成果。普查共调查各类各级国有单位44780家,确认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652家,登录国有可移动文物938104件/套。浙江省国有收藏单位数量和登录文物总数,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9位。 根据国务院要求,结合实际,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3年2月开始,至2...
日前,浙江大学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会在紫金港校区召开,学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省普查办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首先听取了浙江大学档案馆副馆长胡志富代表浙江大学普查办所做的总结汇报及各相关部门的补充汇报。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的浙江大学是可移动文物收藏的重要机构,也是本次普查的重点单位,其普查工作在全省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13年...
资料图 图文无关 12月22日,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展在市图书馆顺利开展,标志着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巡回展正式拉开序幕。 此次展览介绍了慈溪市一普工作的相关情况,根据普查数据显示,慈溪市国有单位中登记有文物收藏单位9家,可移动文物共计3390件(套)(其中国有文博单位藏品3225件(套)),藏品类别涵盖瓷器、书画、钱币等29个类型。巡展按照藏品类别,挑选...
日前,河南省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在郑州举办“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平台(二期)骨干培训班”。来自各省辖市、县(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以及省直文博单位的数据管理人员等17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传达了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平台(二期)骨干培训班”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二期信息平台的功能和特点,培训了《文物局用户功能详解》、《文物收藏单位用户功...
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展 “南粤藏珍——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展”现正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 广东国宝一次看过瘾 2012年10月,国务院启动对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调查、认定和登记工程,俗称“国宝大调查”。随后,广东省政府亦部署全省文物普查工作。 2013年到2016年的四年间,全省4000多名普查工作者,摸查了403家国有单位的文物收藏情况,记录了82...
日前,“乐邑嘉藏——乐清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报展”暨《乐邑嘉藏-乐清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编》首发式在乐清市博物馆举行。 为全面摸清乐清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情况和保存现状,乐清市于2013年4月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量身高、测“三围”、称体重、判断“年龄”、记录“健康”程度,经过各部门和文物普查队员近四年的共同努力,普查在乐清全面铺开,覆盖了全市590家国有单位...
资料图 日前,乐邑嘉藏——乐清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报展开幕式在乐清市博物馆举办。 本次展览是为了总结和宣传乐清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成果,展览精品多、门类全,展出的76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不乏国家二级、三级珍贵文物,有些文物是首次向社会公众展出,体现出乐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此次展览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为主线,分为“吴带当风”“玉之美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