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溪上遗珍——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慈溪市博物馆正式开展,标志着慈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并进入成果转化和利用阶段。 自2013年始,慈溪市文广局根据国家文物局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部署,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专门工作组,历时4年对全市19个行业系统的664家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进行了文物收藏情况调查,并完成所有普查文物的藏品认定、信息...
日前,由余杭区文广新局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余杭遗珍——余杭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集萃》一书正式出版。 该书采用了文物质地和功能并举的分类方法,从区内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所收藏的文物中甄选出310件可代表23个类别的珍贵文物。并采用分述的方式,对各类文物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藏品特征和意义等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同时,对拨交而来的考古发掘品,在“文物来源”中标注出明确的地点、墓号及器...
11月22日,由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片羽吉光——余杭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余杭博物馆正式开展。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卓军,余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姝等领导,以及杭州市部分文博单位、余杭区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代表出席开幕式,并一起参观了展览。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为全面掌握全区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健全文化遗产保护...
今年12月31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将画上句号。作为全国文物大省,四川在美轮美奂的太阳神鸟、神秘大气的三星堆青铜面具之外,还有哪些惊艳世人的国宝?近日,四川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公布结果:耗时4年的摸底,全省截至8月31日,共采集登录文物1043384件/套,其中新增文物320370件/套,总文物数量在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数量排名第6。 在浩如烟海的文物中,不少国宝也随普查揭开美丽面纱。据四...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自2012 年10月开始以来 , 以县为基础,对全部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文物开展普查认定和信息数据登录 .截至目前,普查工作已全面进入资料整理、汇总和审核阶段。本文仅对普查中专家审核遇到的问题做简单探讨。 一 可移动文物普查自去年春末夏初始便陆续有个别省份将终审数据上报到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公室备案后,随即组织抽样审核。此次抽样审核的...
11月11日,“见证历史珍藏 谱写文物篇章——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报展”在省博物馆正式开展。 从2012年10月到2016年12月,我国首次对可移动文物开展全面普查登记。全省各级普查办和收藏单位历时4年,行程4万余公里,在全省2市6州47个县(区)和4个省直文博单位全面推进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普查任务。 为了“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
清乾隆十六年苏州府刘V造金砖,用篆、隶、草、楷四种书体所书的清刻本《千字文》……前天,当市民在张苍水故居观看“海曙珍藏——海曙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图片展”时,忍不住感叹:原来我们海曙还有这些宝贝…… 海曙区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自唐长庆元年始建以来,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源远流长,文物遗存珍贵。历时3年多的海曙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经过普查登记以及专家的筛选认定,最终确...
2012年10月,国务院正式启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建国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面普查,是接力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又一次文化遗产领域内国情国力大调查。此次普查,国家统一组织,政府担当责任,行业覆盖国有,目的在于真正摸清我省国有库存文物家底。这是一次涉及面广、繁琐复杂的庞大工程,小到一枚铜钱,大到一座石碑,文物工作者都要进行出库、清理、认定、称重、测量、拍照、分类、登记、上报...
近日,我区迎接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检查验收,结果为合格。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国务院安排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我国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国家工程。此次普查从2012年10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结束。 根据重庆市文物局关于《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验收实...
10月17日,记者从广西文物局获悉:我区自2013年4月起正式启动的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此次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区文物普查(不可移动部分)之后,在我区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区情区力调查。 据了解,此次普查的对象是我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等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国有可移动文物,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新认定的国有可移动文物。4年来,全区各级政府共安排普...
为全面、系统地做好十堰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的编制工作,10月13日—14日,市文物局在市文体新广局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十堰市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编制会”。各县市区文体(文物)局、武当山特区文物局、市博物馆普查报告编写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文物局副局长龚德亮主持。 会议对我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前期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对2016年全市的普查工作特别是普...
记者日前从隆德县文物所了解到,该县近日顺利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调查阶段的工作,共认定、审核、登录、报送可移动文物2384件(套)。此次普查全面统计了隆德这座六盘山下“笼竿古城”内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保存现状等基本信息,为今后开展宁南区域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自2012年启动以来,隆德县通过初步调查、筛选排查、重点复查等方式,在全县...
你见过明朝官员的墓碑吗?清代盐运的度量衡工具又长啥样?在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九龙坡区文管所就找到了这样几件珍贵的宝贝。近日,记者前往该文管所库房,为您独家揭开这些文物的神秘面纱。 墓碑上惊现“螭”,表明墓主身份显赫 碑高160厘米、宽65厘米、厚8厘米,碑额还有阴刻小篆:“赠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刘公墓表……”字样——这是本次九龙坡区文管所在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一块明代成化年间的...
清代嘉庆年间专门称量盐巴的铁权,系国家三级文物。记者 杨晨 摄 你见过明朝官员的墓碑吗?清代盐运的度量衡工具又长啥样?在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九龙坡区文管所就找到了这样几件珍贵的宝贝。近日,记者前往该文管所库房,为您独家揭开这些文物的神秘面纱。 墓碑上惊现“螭”,表明墓主身份显赫 碑高160厘米、宽65厘米、厚8厘米,碑额还有阴刻小篆:“赠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刘公墓表……”字样——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