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正在进行中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江西南丰县发现一处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灶王祠,灶王祠外两块石碑上记录的文字显现出,200多年以前当地农村有着明显的贫富差距。 据介绍,该灶王祠位于南丰县白舍镇中和村东平王殿内,建筑风格为单檐式悬山顶梁砖木混合结构,占地500余平方米。平王殿内有一主殿和两个偏殿,主殿内供有大小菩萨十余来尊,以供各位信士烧香供佛。有一偏殿为“社令祠”(即灶王祠),门楣用青麻石筑造,...
在正在进行中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江西南丰县发现一处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灶王祠,灶王祠外两块石碑上记录的文字显现出,200多年以前当地农村有着明显的贫富差距。 据介绍,该灶王祠位于南丰县白舍镇中和村东平王殿内,建筑风格为单檐式悬山顶梁砖木混合结构,占地500余平方米。平王殿内有一主殿和两个偏殿,主殿内供有大小菩萨十余来尊,以供各位信士烧香供佛。有一偏殿为“社令祠”(即灶王...
据英国媒体29日报道,英国一对老夫妇50年来一直将家中一只旧花瓶当作“立伞架”,让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日前专家鉴定后认为,这件“破家什”竟是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的一只灯笼瓶,目前市场价值高达50万英镑,甚至比他们家的房子还值钱!如果不是瓶子内胆有一道疑似雨伞留下的划痕和油漆留下的污迹,其市场价值原本应当超过100万英镑!据悉,2月11日,这件被&ldq...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新商报讯(记者潘仁龙)温和、圆润、低度、历史厚重感,这些是大连老黄酒的特点。不过因为市场份额少,大连老黄酒已经逐渐让人遗忘。日前,大连老黄酒酿制技艺向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起冲刺,这也是大连此次申报的为数不多的省级项目。大连老黄酒第五代嫡系传人王贵玉向记者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申遗,能让大连人回想起喝黄酒的老滋味。 2007年,大连老黄酒酿制技艺被列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百年的老字号唤醒了...
绥宁县文物普查队近日在该县黄桑坪苗族乡和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发现6处清代乾隆年间的烽火台(又称烟墩)遗址。 该县文物部门考证,这6处烽火台遗址是清朝政府于乾隆五年(1740年)镇压绥宁苗民起义领袖粟贤宇为首的湘桂边界农民起义后,整修和增建的烽火台。这些烽火台的主要作用是在边远山区快速传递军事情报,形成军情传递网络和报警系统。当时,清政府以黄桑营为中心,分别向东、南、西、北四面开辟了传递军情的烽火台线...
图为儋州中和镇七里村祠堂东林堂及壁画。本报记者 林萌 摄 记者日前从儋州市文体局获悉,文物部门在对儋州中和镇七里村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一处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家族祠堂——东林堂。 记者在现场看到,祠堂的前门仅留下地基与柱础石,九天门保留相对完整,最引人瞩目的是绘于正堂门廊、窗、内墙上的彩绘浮雕壁画,以黑色、蓝色、红色、黄色为主色调,内容有寓意多子多孙的玉米、吉祥富贵的菊花、高风亮节...
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石碑表面坑坑洼洼 站在水深没膝的闽江边,突然感觉脚下的一块石板特平整,福州冬泳队的老陈连忙招呼队友过来一看究竟。大伙儿都发现这块石板很特别,立即把它抬上岸。昨日上午,在闽江大桥桥南附近水面,一块“乾隆三年”的石碑就这样“出水”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是一块长约2米、宽近1米的石碑,由于长期浸泡在江水中,表面被水流侵蚀得坑坑洼洼...
美国鉴宝节目《古董路演》最新一期中惊现4件中国宝物。专家鉴定,这些宝物均出自乾隆年间,且为宫廷御用品,并估价107万美元,创下节目创办10多年来参选艺术品的最高估价。节目组有关人员透露,玉器属于持宝人的父亲,他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任美国驻华军事联络员,从一名古董商人手里购得这些玉器。 《古董路演》是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一档鉴宝节目,节目组巡游全国,帮助百姓甄别宝物,鉴定价值。
热心群众正在测量碑文尺寸 近日,记者在城关镇采访时看到一块清朝乾隆年间的石碑,石碑上面雕刻着“万古流芳”四个大字以及一些很精美的祥云图案。石碑虽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是碑文却依然清晰可见,碑身保存基本完好。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块石碑碑身长1.42米,宽0.83米,厚0.23米,碑面上方刻有“万古流芳”四个大字。“万古流芳”...
6月15日上午,山东青岛城阳夏庄街道东宅子头社区居民在村头一条土路上修路时,一铲下去挖出了一座石碑。后经城阳文物部门相关专家鉴定出,该石碑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石碑,距今已有300余年,而石碑上的文字记载对研究被毁的通明宫有重要价值,再现了当时城阳道教文化的繁华景象。 6月16日下午,记者闻讯来到了城阳夏庄街道东宅子头社区居委会,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观看了这座石碑。该石碑四周都出现了残缺,而上面的...
青玉携琴访友山子,清乾隆,通高24.3cm,宽20cm。 山子青玉质。正面凸雕一傍巨岩而建的小亭,亭内有老者凭栏而坐。亭外大树遮檐,流水湍急。蜿蜒的石阶山路上一老翁策杖而行,身后随一持琴童子,蹬阶趋亭,渐行渐近。背面仅雕三棵松树,大片空白处阴刻隶书清乾隆帝御制诗,题名“御题携琴访友图”,诗曰:“廉折和平理可观,高山流水感多端。相逢底用班荆论,便向松风深处弹。...
近日,达州渠县文管所在该县安北乡境内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座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单拱石桥,据嵌于拱顶的两通石质题记,可知该桥的名称、建造年代、捐资人姓名、历史沿革等,至今保存完好实为罕见。 该石桥位于渠县安北乡南山村九社安北中心小学南500米处,因原桥面中心两侧立有高约20厘米的公鸡雕刻,当地俗称鸡公桥。桥为单拱石桥,由桥拱与两头引桥组成,长12.5米,宽3.2米,高2.4米。桥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