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在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东汉帝陵遗址发掘现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作业。 白草坡村东汉帝陵属洛南东汉帝陵组成部分。该遗址地处万安山北麓高坡和伊洛河谷地交接的前缘,属于洛南东汉帝陵核心区域的北端。2006年在配合郑西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市文物工作者对白草坡东汉帝陵进行过初步的调查和发掘,发现了夯土垣墙、粮窖及古代排水设施,成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周秦汉考古、楚文化、考古学礼制文化、古代丧葬制度、古代青铜器、古代货币等。 东汉五铢钱的断代依据,一是靠钱范,有一件传世的五铢钱铜范母,铸有“建武十七年”等字样,是鉴定东汉前期五铢钱的标准。另外可利用洛阳烧沟汉墓对五铢钱的分期。东汉时期的五铢钱,前后看不出太大的差别,因而增加了断代的...
记者今天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蓝山县五里坪古墓群又有新发现,在抢救发掘的28座汉唐时期墓葬砖室墓中,有8座东汉纪年砖室墓,资料十分珍贵。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里坪考古队队长陈斌介绍,所发现的8座东汉纪年砖室墓位于蓝山县塔峰镇五里坪村五里小学东北300米的一处低矮山岗上,东南与五里坪古墓群中心区相距800米。纪年砖室墓在墓群内的分布没有明显规律,均为带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墓,由墓道、封门、甬...
路县故城遗址考古现场。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2016年2月26日敲下第一把洛阳铲为起点,在通州区潞城镇,千余座战国至清代的墓葬陆续面世,西汉路县故城遗址面貌逐渐清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地下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近日,在路县故城遗址西边,考古人员又有重大发现:40余口汉代水井出土,2000多年前的“地下室”有望证明东汉时期北方居民的居住特征。 发现40座水井 多属汉代时期 ...
该玉璧自出土面世以来,先后到过法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15个国家展出,堪称国宝级文物 古城定州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部落聚居;五帝时期,尧受封于此;商时这里建方国;公元前649年,春秋齐相管仲在此筑城。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中山武公迁都于顾(即定州),始有中山之名。秦统一中国后,定州仍称中山国。汉沿袭秦制,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封皇九子为第...
意象是以象征性或是丰富多彩的想象,将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情感、经验等因素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而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载体的抒情、达意、载道的意象性艺术。汉晋以来书法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和人伦日用中的广泛深入,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对此的兴趣与关注,使得在文论层面对书法的讨论逐渐增加和专门化。知识精英的热切参与并结合弘道治世精神来多角度地阐发,让书法不仅仅地停留在实用和艺术层面,也在技术过程中涵容了时代的...
东汉“宜子孙”玉璧东汉“宜子孙”玉璧 汉代玉璧主要用于礼仪和陪葬,东汉“宜子孙”玉璧,质地为和阗墨玉。圆形出廓,外径15.4厘米,内径2.6厘米,出廓5.4厘米,重375克,通高20.5厘米,于1982年在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村东汉古墓中出土的,现藏于国家一级博物馆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内。 东汉“宜子孙”玉璧用上等的新疆和田玉制成,玉质温润,雕工精细,为典型的出廓璧,下为圆...
古城定州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部落聚居;五帝时期,尧受封于此;商时这里建方国;公元前649年,春秋齐相管仲在此筑城。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中山武公迁都于顾(即定州),始有中山之名。秦统一中国后,定州仍称中山国。汉沿袭秦制,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封皇九子为第一代中山靖王,都城卢奴(今定州城),始为汉代中山国,辖14县。两汉十七代中山王世袭达300余年,留下了大...
有位老朋友叫董洪彬,认识已有十多年了,与他第一次相识还是在以前的静安寺古玩商店,那时我常去他的古玩店里玩。他非常好客,只要有人进店,不论身份,都愿意交流一番;还会从保险箱里拿出一些非常精美的好镜子给大家欣赏,分享收藏经验,这样的事一般的收藏者往往不愿意做的。 因为入行较早,又愿意花大价钱买好东西,他收藏了许多精品铜镜,此枚东汉地支错位四灵博局镜便是其中之一。 此镜圆形,圆钮,柿蒂纹正方...
在首都博物馆“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的玉器展柜中,有一件东汉时期用和田白玉籽料随形雕琢制成的宝贝——三螭龙纹韘形佩,因其材质珍贵、形体硕大、纹饰精美、存世罕见而备受观众青睐,更被有关文博专家誉为“国宝级文物”。然而你可知道,它竟然是踩出来的! 这件来自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玉佩,长10.3、宽5.5、厚约2厘米,取料为和田白玉河所产一级白籽料,不规则,略呈琵琶形,局...
网络配图 内容提要:东汉之前遭受破坏的西汉墓葬有相当数量,破坏目的与破坏方式较为多样,体现出相应的时代特点和地域差异。与东汉及以后时期对西汉墓葬进行的破坏不同,东汉之前对西汉墓葬的破坏具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西汉王朝统治期间对西汉墓葬的破坏。东汉之前对西汉墓葬的破坏,既反映出西汉墓葬早期被破坏的内容、内涵,也从一个特殊角度折射出相应的社会内容,对于全面认识西汉墓葬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初拓本) 杭州西泠印社藏有一块“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此碑立于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光武帝时期,于清咸丰二年(1852)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出土时碑额已断缺,高93厘米,宽42厘米,共存217字。碑文是一位“三老”及其后两代人的名讳与忌日,释文如下:三老讳通,字小父,庚午忌日,祖母失讳,字宗君,癸未忌日。□讳忽,字子仪,建武十七年,岁在辛丑,四月五日辛卯忌日,母讳捐,字谒君...
豆腐,是人们今天比较喜欢的食品。大家都知道,豆腐发源于中国,但中国到底什么时候就有豆腐了,大家还是不清楚的。可喜的是,位于郑州新密市城西约6公里的打虎亭汉墓1号墓中出土了一幅《制作豆腐工艺图》,表现了东汉时期人们制作豆腐的完整过程。这在国内绝无仅有,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豆腐的记载。 打虎亭汉墓位于郑州新密市城西约6公里的打虎亭村。该墓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已知规模最...
“村里发现了古墓!”一则发现古墓的消息,在蓝山县塔峰镇五里坪村传开了。今年7月,蓝山经济开发区三蓝示范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开工清表过程中发现两座砖室墓,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判断,系东汉、唐时期的古墓。 对两座墓葬进行了发掘 7月12日,笔者来到了位于蓝山县塔峰镇五里坪村五里小学东北300米处的古墓所在地。两座墓室已被拉上警戒线保护起来,墓葬已发掘结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