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众多藏品中,有一块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当年使用过的怀表。1998年被定为一级文物。此表重50克,直径为4.5厘米,银质,圆形。上部有“山”字形链座,中为发条,表盘下有一圆形秒盘,表中部有“DARIUS”及“SWISSMADE”等字样。表上原有银链,后丢失。其夫人何子友为此表还专门编织了表套。说起它,...
2008年10月,陈嘉庚纪念馆开馆,在开馆仪式上,纪念馆收到了一枚翡翠的印章,上书“嘉庚”两字,“这也是陈嘉庚先生逝世后留给子孙的唯一遗物了”。嘉庚纪念馆讲解员林丽锋介绍说,这枚印章还是周恩来总理在嘉庚先生遗体外套中找到的。 陈嘉庚先生一生倾资办学,生活简朴,去世后竟没能给子孙们留下一件遗物,对此,当时担任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主任的周恩来总理非常感慨...
顾桂龙1896年诞生于松江县新浜乡钱家草(现大方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9月,中共淞浦特委在顾桂龙家成立,陈云任常委兼组织部长,顾桂龙任特委委员。他曾先后任枫泾农民暴动领导成员、中共枫泾区委委员、枫泾区委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长。他与陈云等人一起参与领导金山地区的农民、盐民暴动,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在狱中他受尽种种酷刑(上老虎凳、灌辣椒水、烙铁炙身、竹签刺指),193...
1949年10月陈云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全国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主持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曾历时四年五易其稿。 “一五”计划(1953~1957)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至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这是由一九五五年七月三十...
陈云同志晚年健康情况欠佳,老人家习惯家乡的生活。在医疗小组的建议下,陈云于1990年至1994年每年春节前后来沪休养。 期间,华东医院组织医疗小组负责陈云同志的医疗保健。并选派孙寿娟医生常驻陈云同志住处,观察他的病情。这副听诊器是孙医生与北京来的保健医生每周一次为陈云听诊检查时用过的。当陈云同志患呼吸道感染时,医生则每天通过它来了解陈云的心、肺情况,直至肺部炎症得到控制、康复。 在医疗期间...
此公文包为彭总五十年代长期使用的工作用品,它长37.9cm,宽28.5cm,厚3.7cm,呈四方形,上有提手,下有2处绑扣。公文包面皮质磨损脱漆,扣严重锈蚀,提手严重破裂。六十年代,彭总受难后,将此包赠与警卫员景希珍同志。1983年景希珍将此包捐赠湘潭县文管所,1998年被调拨至彭德怀纪念馆珍藏。2003年经省文物局专家鉴定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52年7月19日,彭德怀正式在军委任职。就职...
这枚纪念章,是伟大淞沪抗战的纪念,也是共产党人领导的上海总工会辉煌历史功绩的见证。 该纪念章为紫铜质,盾形,宽32mm、高41mm、厚约1.5mm。正面最上方为弧形横排右读“淞沪抗战纪念”主题文字,其下为象征抗日爱国官兵的半浮雕钢盔图案,图案上有竖排两行“民族英雄”4字。再下方为象征上海工人阶级,同时象征大上海的厂房图案,图案上有斜排右读̶...
民国20年(1931)6月宋哲元部改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辖第37师(师长冯治安)、第38师(师长张自忠),军部驻山西阳泉,整军经武,积极准备抗日。民国22年(1933)1月初日军攻榆关,热河危急,2月间宋通电全国,决心抗击日军,奉命开赴北平附近参加长城抗战。3月4日承德失守,长城告急,第29军紧急增援喜峰口,9日冯治安、张自忠师开始与日军在喜峰口接触,11日宋部赵登禹、王治邦旅之大刀队夜袭喜峰口...
韩联生,时年41岁,湖南省湘潭县人,华野特种兵纵队参谋长,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牺牲职务最高的指挥员。战役中,为发挥工兵“飞行爆破”的威力,韩联生积极钻研,改进技术,并亲自到工兵团驻地指导迫击炮送炸药试验,因炸药意外爆炸,光荣殉职。韩联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1924年入党,1930年参加红军,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曾5次负伤,为人民屡建战功。他的一生是勤奋钻研的一生,常废寝忘...
这里陈列的是民工使用的各种担架。有渤海一分区模范担架团用过的担架,有皖北人民解放宿县时用过的担架床,还有棚式担架、靠背式担架和推抬两用担架车。战役中,担架员抬着20万6千副担架,不畏艰险,奋勇抢救伤员,冒风雪饥寒和敌机袭扰,长途跋涉,完成了9万8千名伤员的转运任务。战后,石连生被授予特等支前功臣称号,并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这张布满弹痕和勇士们血迹的门板是当年架桥用的。1948年11月15日,中野三纵对宿县发起总攻。某部七连在突破西门战斗中,以勇猛神速的动作,冒着国民党军密集火力的封锁,用老百姓支援的门板、木料,在三丈多宽水深没顶的护城河上,强行架桥,使攻击部队快速通过,冲入城内,全歼国民党军第二十五军一四八师及交警第十六总队等部1.2万余人。宿县的攻克,对切断徐蚌间联系,完成对徐州刘峙集团的战略合围具有重大意义。
粟裕喜欢看地图,他说看地图看地形是军事指挥员的必修课。每到一地,工作人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挂军事地图。这是粟裕在淮海战役期间,考虑战略全局问题时使用过的地图。此图是1947年冬,缴获原国民政府国防部制印的全国一百万分之一地图。
随着淮海战役战局的发展,华野、中野并肩战斗,战役规模、战区范围越打越大,后勤支前任务非常繁重。为此,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指示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同志组成总前委,由刘陈邓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统筹一切。总前委的成立,使淮海前线有了统筹一切的总指挥部,对及时贯彻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协调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作战行动,统筹战区党政军民全力支前,争取淮海战役的全胜,从组织上提供...
这是1948年10月1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华野并告华东局、中原局的电报。电报中提出首歼徐州以东黄百韬兵团及“攻济打援”等作战方针与部署,在第一阶段得到完全的成功,只是战役的发展比预计的更为顺利,因而胜利也比预计的更快更大。该电后作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发表在《毛泽东军事文集》中。
这里展出的是总前委接受中央军委指示,指挥部队作战用的通讯器材。总前委对战役的指挥通常由刘陈邓三位常委酝酿决定,用电报、电话同粟裕、谭震林磋商实施。战况紧急时由常委临机处置,重大问题报告军委。战役期间,总前委坚决贯彻中央军委指示,民主决策 ,提出了许多战略性建议,有效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统筹规划各地区的后勤支前工作。一封封电报从总前委指挥部发出,及时将战场情况上传下达,为夺取战役胜利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