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 中国画与西洋...
一 “现代”,在这里作为一个时代概念,大体和刚刚过去的20世纪相合。尽管现代中国花鸟一类绘画艺术有着鲜明的现时代特色,但毕竟不是最摩登,因此“现代”在本文中并非等同于现代主义(Modernism),而只是谈到风格、语体时含有时新之意。 二 关于花鸟画的界域,在现代似乎有些太宽泛了。花卉、翎毛、畜兽、草虫、蔬果、龙鱼和“四君子”画,甚至在题材与格局上类似西方静物画和动物画的水...
《石渠宝笈》初编、续编及三编是乾隆、嘉庆皇帝谕令梁诗正、王杰、英和等大学士,将内府及行宫所储于各宫、殿、阁、室的非宗教类的书画,遴其佳者,荟萃成编的著录丛书。它以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等书画贮藏地点作为编纂的主要分类方式,其目的是详注分弃诸处,以便检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是清宫书画收藏的一个基本库存单。而这个库存单却非比寻常,因为,它是中国古代一个王朝盛世时期所拥有的重要书画总...
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有位担任过大型展览评委的画家跟记者聊起,近些年展览层出不穷,投稿量骤增,在展出作品的初评中,评委们常常只是看看题跋和印章便能够筛选掉许多投稿。记者问其缘由,画家答道:“因为一看题款和印章就知道该作者的水平了。” 在当代中国画中,题跋好的作品犹如凤毛麟角,书法不佳、烂题乱题的不在少数,只落穷款、了无余味的更是比比皆是。然而,近些年,中国画的“大师”“名家”辈出,“创新”之...
百多年来,中国绘画的演化主要立足在“集体立场”之上进行。各种变革或守护“传统”的运动,各种树立引导艺术的“权威”“主流”、或者反对这些权威主流的“非主流”行动与思潮,绝大多数都具备“集体”背景,都为各色规模不等的集团“圈子”服务,成为各自集体生存发展举措的一部分。 中国现代艺术的这一特殊状态,其成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上世纪的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为社会总题。艺术既...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中庸的总纲。“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中的一句话,原意为善问好学,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这是一种极高明的和谐。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和目标境界。 恒生先生的艺术人生正在诠释着这一含义,为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
钟张:指东汉张芝、三国魏种繇,张氏创今草,被推为“草圣”,钟氏代表作如《宣示表》,《贺捷表》等。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崔杜:指东汉崔援、杜操(又改杜度),为徒师关系,皆善章草。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 三谢:指东晋的...
中拍协日前联合美国artnet再度推出《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深度解析去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全球市场的表现。 该年报显示,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历了收缩后出现回暖迹象,2013年总成交额达到548.8亿元人民币(85.1亿美元),相比2012年增长了28.8%。而全球从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企业总数也同步增长了12.7%,达662家。 从全球格局看,中国大陆地区仍...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使用、收藏日本铁壶的队伍。拥有一把日本铁壶不仅可以怡情养生,而且逐渐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不过,人们却似乎对中国铁壶并不怎么感冒,在一些人眼里,中国铁壶也仅仅只是价格低廉的实用器而已。那么,难道说中国铁壶就一定不如日本铁壶好吗? 近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茶叶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铁壶文化研究院主任、铁壶斋创始人吴龙在接受中国文物网...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现场 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非博会”)于今日在济南开幕,文化部和山东省文化厅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活动。本届非博会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旨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交易、创意衍生品和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示、整体性和生产性保护成果展示、传承人交流培训及国际板块展示,展现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成果,促进非遗保护传...
记者在8日至9日在敦煌举行的“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中国文物保护的行业规范性文件《中国文物遗迹保护准则》修订版即将出炉。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说:“《准则》的修订工作从2009年开始,预计今年10月或11月公布。” 据介绍,该《准则》2000年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组织编制,是得到国家文物局推荐使用的文物古迹保护行业规范。 20...
2014第十七届北京艺术博览会于9月12至15日在北京展览馆盛大举行。经过北京艺术博览会艺委会的精心筛选,本届艺博会呈现出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家画廊,展出油画、国画、雕塑、装置、摄影等5000余件艺术品,凸显出艺博会的国际化、市场化与学术性。在艺博会现场,中国文物网记者对油画家杨新雅进行采访。
什么叫中国青铜器?中国青铜器最早应产生于什么时候?这对于青铜器的藏家以及有志于掌握鉴定技术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首先应当弄清楚的问题。从考古学上讲,中国青铜器特指商代和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物,这些器物以铜质为主,加入少量锡和铅浇铸而成,器物颜色呈青灰而得名。其种类主要有工具、兵器、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尔器、车马器等。形制多样,纹饰精美,铭文为书法艺术瑰宝。商代和西周前期的青铜器物,形制端庄厚重...
中国最早的铜镜是在齐家文化遗存(夏代)中发现的。1976年青海尕马台出土了一面七角纹镜,镜背以三角纹折转成不规则的七角形图案,中国历史博物馆也藏有一面三角纹镜,相传在甘肃出土,这两面镜子都是属于齐家文化时期遗物。这一时期铜镜铸造还较为粗糙,铜镜上的纹饰相对简单,而且铜镜合金比例未趋于合理,从外观上看,铜镜表面光泽不强,或许正是由于合金比例中锡含量的不够导致镜表磨光技术的不成熟。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铜...
第四届中国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将于10月举行,此次港口文化节因为北仑建区30周年和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背景,更具历史意义。港口博物馆、“新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开馆仪式的举办,将进一步发扬民间文化、港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促进港口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推动国际港口文化的交流合作。 中国港口博物馆开馆后,将成为集展示、收藏、教育、科技、旅游、学术研究于一体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