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平整土地期间竟发现一个古墓群。笔者昨日从浦城县博物馆获悉,富岭镇余塘村发现一个明清时期的古墓群,经省、市、县专家现场勘测,这个墓葬群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目前,已清出墓穴9座,文物10余件。 据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赵真友介绍,这个古墓群位于余塘村大路边自然村土名“灶头墩”的一片田畈上,是11月4日那天,施工人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的。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赶到现场,已经有两座墓葬暴露地表。...
宣化古城北城墙东段东北角楼往西1200米修复工程近日全面完工,再现明清时期风貌。 宣化古城是中国北方现存古城中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地位重要的著名城池,为明长城九镇之首。古城北城墙全长3143米,因年久失修不同程度损毁。2013年7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正式启动北城墙修复工程,修复时遵循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按照原工艺、原形制、原材料、原做法的“四原”原则进行施工,保护古城历史风貌。图为工人在...
挖掘现场 平整土地期间竟发现一个古墓群。笔者昨日从浦城县博物馆获悉,富岭镇余塘村发现一个明清时期的古墓群,经省、市、县专家现场勘测,这个墓葬群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目前,已清出墓穴9座,文物10余件。 据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赵真友介绍,这个古墓群位于余塘村大路边自然村土名“灶头墩”的一片田畈上,是11月4日那天,施工人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的。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接到消息后赶到现场,已经有两座...
2014年秋拍的大幕陆续开启,中国拍卖史上首个王铎精品书画专场即将上拍、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白塔山记》有望突破亿元大关、匡时拍卖继续推出其书法品牌夜场“畅怀”……一线拍卖行纷纷聚焦明清书法这一板块,这一动作又为市场释放了什么信号?明清书法在今秋能否继续表现强势? 明清书法市场逐步升温 明清书法专场的推出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成立不久的匡时拍卖首次推出“文字的力量—中国书法篆刻”专场,260...
上周,“唐卡之王”以3.1亿港元落槌,3.48亿港元成交,被今春在香港苏富比以2.8亿港元拍下明代成化鸡缸杯的上海藏家刘益谦买走。 古代唐卡精品为何价格高?除了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工艺等方面的价值外,与古代唐卡精品存世量较少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历史原因,古代早期唐卡作品在国内留存较少,大多流传在海外,海外对古代唐卡的关注远远早于国内,近几年来,在国外市场收藏热点的带动下,古代唐卡作品...
2014年10月15日,湖北襄阳,考古人员在离古驿镇六公里处的襄州国际物流园内,发掘出东汉末年到明清时期的10座墓葬,这些墓葬按时代顺序由东向西一字排列。其中,4座为东汉时期的墓葬、4座为唐宋时期的墓葬、2座为清代时期的墓葬。市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这为研究襄阳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在两座东汉末年到三国早期的墓葬中,出土了陶鸡、陶狗、陶俑、水晶珠、铜镜等60多件器物。市考古工作人员表示,...
昨日从荆州市博物馆考古工作队获知,4月以来,荆州发掘出分布密集的古墓地群,这些墓地年代从东晋至明清都有,持续1500多年。部分损毁墓地遗留器物证实了历史关于荆州古城墙的建造过程。 记者在荆州区纪南镇三红村5组看到,考古工作者正在发掘武家台古墓地,土坑墓、砖室墓都有,还有弯弯曲曲的排水沟。考古工地负责人张正发介绍,考古资料显示,三红村周边有古墓群。去年10月荆州淡水产品交易中心即将动建,荆州...
明式家具质朴简洁、豪放规整,清代家具工艺精湛、雍容典雅 明式家具以黄花梨木为主,极少使用其他木材。而黄花梨木家具,又以桌椅、橱柜较多,没有镶嵌和雕镂,只有极少雕刻。明末清初由于黄花梨木匮乏而改用紫檀木加工制作。紫檀木家具大件甚少,木材宽一般不过八寸,木材材质好,雕刻的较少,不做镶嵌。据行家介绍,紫檀木木种就有十几种,根据不同的材质,其价格差别较大,最昂贵的为金星紫檀。 清中期以后逐...
昨悉,我省首个个人明清家具博物馆已于本月正式落户湖北工业大学。博物馆位于该校新图书馆二楼,展品皆为该校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刘显波的私人藏品。 刘显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明清家具,收藏品种类自成体系,有黄花梨海水云龙纹大四件柜、紫檀灵芝纹板足条几式大画案、黄花梨六柱架子床等,以及造型各异的中小型家具。
22日,“中国明清古建筑石雕展”在徐东古玩城开展,30余件(套)明清老建筑石雕亮相。据了解,这是武汉首次举办明清建筑石雕展。 据主办方楚古斋负责人刘艳介绍,相比于其他门类的收藏,明清建筑石雕收藏最早始于实用性,一些富起来的家庭,开始在农村收集一些老石雕来作为摆设,增加家庭的厚重和古朴的氛围。 正是因为一开始就是以实用为主,避免了让明清石雕陷入恶炒的漩涡,价格一直很平稳。 尽...
陶瓷行当里有一种奇特且泾渭分明的文化现象,很是耐人寻味。商界精英,大多喜欢一掷千金投资收藏明清官窑青花彩瓷;而美学修养高深的文人、画家、艺术家等,独偏爱老窑瓷器、高古陶器、远古彩陶。有人说,收藏陶瓷,能赏玩到老窑瓷器是高雅,能赏玩到远古陶器便是有境界。也有人认为,明清瓷器继承了千百年高度发展的陶瓷技艺,有了更多创新,作品也更有艺术价值。 其实,无论是老瓷还是明清瓷,作为收藏品,瓷器的价值不...
明清扇面、扇骨 顾炜摄 拇指宽的扇骨上,雕刻着人物、花卉,有的还写着小诗……11月25日,《刻意江南怀袖雅物——2014金陵竹刻名家扇骨展》在南京市博物馆举行,来自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的扇骨精品展出。现场,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金陵竹刻传承人倪小舟介绍,如今扇骨收藏市场红火,一把古代精品扇骨要卖20多万元。 1 扇骨也有象牙制的 橱窗里,明清时期的老扇骨排成...
在洪山区和江夏区交界处的沿江地段,近日发现一处青砖做成的堤岸,青砖上写着“道光二十九年”等字样。经专家考证,该堤岸或与明朝末年著名的抗清将领熊廷弼有关。 市民吴先生近日致电本报称,武汉长江四邑公堤段发现明清建造的防水滑坡,至今还在使用,其中一处分别有明代和清代的青砖,砖上有烧制的地址,建造者的名字,具有历史价值。 根据他的指引,记者来到了洪山区杨泗矶江堤,只见有一处江堤为青石砖铺成...
2014年秋拍的大幕陆续开启,中国拍卖史上首个王铎精品书画专场即将上拍、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白塔山记》有望突破亿元大关、匡时拍卖继续推出其书法品牌夜场“畅怀”……一线拍卖行纷纷聚焦明清书法这一板块,这一动作又为市场释放了什么信号?明清书法在今秋能否继续表现强势? 明清书法市场逐步升温 明清书法专场的推出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成立不久的匡时拍卖首次推出“文字的力量——中国书法篆刻”专场,26...
玉即美石也,被许多收藏者所钟爱,也因此被赋予了神秘色彩。人们在赏玉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充满神秘的行话术语。而对于初涉者来说,了解此类术语是必不可少的。 明,青玉龙纹带板五块,带板均为青玉雕琢龙纹而成,构图简明,雕工粗犷“开门”:形容绝真无疑之古玉。无论沁色、雕工、包浆等均堪称一绝流。观者往往啧啧称奇又故作大惊失色状曰:“开门!开门!典型的老三代!若在230年前进献乾隆皇帝,必得赏黄马褂一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