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紫砂壶造形设计上的对比与调和是利用壶身各部的异同来表现。壶体量的大小、造型的方圆、线条的曲直、坯质的粗幼、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构成不同视觉效果的元素。紫砂壶艺中对比与调和经常是交错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观。 如一把宜兴紫砂茶壶的钮部和壶身,设计者往往用以小对大的手法,做成这两者在体量上的大小对比,同时又把壶钮造成壶身的形状,使两者的设计在对比中取得调和。再以四方抽角竹顶壶为例,在...
紫砂壶因为工艺高低材质不同价格会有所不同,又是名家因为选料和做工精准故价格也不同,紫砂由于本身质地的不同,需要至少陈腐3个月后,并且必须手工制成,一把纯手工紫砂壶需要大约10天至一个月时间,生产周期决定紫砂壶的产量,做工的考究决定了紫砂壶的品味不俗,不是一般茶具所能替代。 “紫砂壶与茶唇齿相依,泡茶的功能才是紫砂壶的真正价值所在。一味地将紫砂壶价格哄抬上去,让它离开茶桌变成只可远观而不可把玩的收...
佛教与茶事,因缘深长,僧人饮茶、崇茶、斗茶并悟出茶中三昧,茶禅一味。著名的赵州法师从谂把“吃茶去”作为修行偈语。紫砂壶被誉为“世间茶具称为首”,用砂壶泡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历来受到佛教人士的青睐。高僧、居士爱壶、玩壶、藏壶乃至参与砂壶的创制者,代有其人。 释如曜与卧轮大壶 《阳羡砂壶图考》之《雅流》篇中,记录一位爱壶方外之人——释如曜。文中写道:“释如曜,字昱光,定海人。万历四十年(1612)...
一把好的紫砂壶是收藏者的至宝,收藏者越珍惜这件紫砂壶作品就越是花心思去养壶。养壶的目的是希望紫砂壶在自己的养护下焕发出光彩,越养越好。谁也不希望在养壶的过程中对紫砂壶造成任何或轻或重的伤害。要养好壶很关键的一点是要知道紫砂壶的硬度,这样才能在清洗或者擦拭的过程中拿捏好尺度。 根据里氏硬度计与莫氏硬度计检测结果紫砂壶的平均硬度约为5.5—6.0(摩氏硬度值),它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人类的指甲是“2....
宜兴紫砂壶以其古朴、典雅,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几百年来蜚声海内外,被世人所推崇。宜兴紫砂工艺除了她的历史悠久、艺术上繁荣的茶文化历史之外,她的历代传世佳作更体现了紫砂工艺的光辉艺术特性。其造型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宜兴紫砂工艺的造型设计千姿百态,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因此,从造型艺术角度而论,紫砂工艺的地位当在一切陶瓷工艺之上。 紫砂工艺的表现形式,以中国传统的金石书画为主题,赋于嵌、绘、彩、釉、塑、...
宜兴做陶器的人,名字是有记载的。宜兴陶人有签名和盖图章的习惯,这与景德镇造瓷器的人不同。以紫砂陶作品为例,宜兴茶壶有历史记载,是从明朝正德年开始。离宜兴城四十里有个金沙寺,寺内金沙僧做茶壶很有名。当时有个文人吴仕到金沙寺读书,他的书僮供春一有空就偷看金沙僧做茶壶,供春后来成为做茶壶名家。供春以后的五十年间,没有做陶器的陶人名字记载,五十年后的明万历年间,又有有名的陶人出现。如董翰、赵梁、元畅、时朋...
邢窑白釉壶,唐,口径7.5cm,足径7cm,高17.5cm. 壶敞口,长圆腹,平底,小短流,颈与腹部有曲柄相连。通体施白釉,外部施釉不到底。 此件器物造型端庄规整,釉色洁白莹润,属邢窑白瓷中的细白瓷,体现出唐代邢窑白瓷“似雪类银”的素雅与优美。
青釉执壶,唐,高13.4cm,口径5.9cm,足径7.3cm. 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圈足上留有五个支烧痕。颈部一侧置八棱短流,另一侧置曲柄。壶内外施釉,釉色青中闪黄,晶莹透澈,釉面开细小的纹片。 此青釉壶是陈万里先生于1936年在浙江绍兴得到的,它出土于浙江绍兴唐户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夫人墓,墓志记载该墓的年代为唐元和五年(810年),因此这是一件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器物,是鉴定唐代越窑...
邢窑白釉小壶,唐,高10.5cm,口径2.5cm,足径5.3cm. 壶敛口,短颈,圆腹,圈足。肩一侧有短流,对应一侧有壶柄,柄上端饰装饰结。 此壶造型小巧,釉质白润,是河北邢窑唐代的产品。 唐代,邢窑是北方的著名瓷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黄釉、黑釉、三彩品种。其产品不仅供国内使用,而且远销世界各地。邢窑遗址位于唐代河北邢州境内,中心窑场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城关一带。从窑址调查和发掘所出土的标本看,...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属饶州,唐代始即烧制瓷器,是我国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窑场,是名副其实的“瓷都”。过去将英文中瓷器的名称“china”解释为中国生产,其实应更正为“china”是“昌南”的音译。青白釉瓷是白瓷的一种,其釉质色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青白釉器是北宋时期主要的陶瓷品种之一,江西、福建、河南等地众多窑口都有烧造,尤以景...
巩义窑绿釉小壶,唐,高5.8cm,口径3.3cm,足径3.9cm. 壶敞口,圆唇,短颈,扁圆腹,平底。肩部一侧置短流,对应的一侧有连于口与肩的柄,柄上下端各有一圆形装饰。施釉不到底,露胎处呈白色。 此壶造型小巧圆润,具有巩义窑器物的典型特征。此窑还生产这种造型的茶叶末釉、白釉、黑釉小壶。
紫砂壶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人追捧,除了它的实用功能外,还因为它的收藏投资功能。现在各类的紫砂艺术品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名家紫砂壶其升值潜力更大,就目前的拍卖市场来看,高级职称以上级别的紫砂壶市场特别火爆,价格走势也最好,一些名家的紫砂壶更是一壶难求。 至于如何选购有升值潜力的紫砂壶,紫砂网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工艺水平高。制作者的水平高超,做出的紫砂壶不仅外形美观匀称、比...
邢窑白釉皮囊式壶,唐,通高12.5cm,口径2.2cm,底径12.5cm。 壶提包式,上窄下宽,形似袋囊。顶端一侧为短直小流,中间有一曲柄,另一侧饰一曲尾。袋囊的转折处饰有凸起的摺线纹,中间亦饰凸线一道。此壶通体施白釉,在有装饰线的积釉处,釉泛青白色。平砂底,以行草书体刻划工匠名称“徐六师记”四字。 此壶的造型源自唐代金银器,具有稳重、大方、实用的特点。 白瓷至唐代已自成一个系统,可与青瓷分...
越窑青釉壶,高14.2cm,口径6.1cm,足径7.4cm。 壶撇口,短颈,溜肩,圆腹,椭圆形圈足。颈部一侧有八方形短流,另一侧为曲柄。壶身饰直线纹四条,将壶身分为四瓣形。壶内外施釉,釉色青中闪黄,晶莹透澈,釉面开有细小的纹片。 1936年,此注子出土于绍兴元和五年(810年)墓,是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器物,为鉴定唐代越窑器物的标准器,反映出9世纪初越窑器物的烧造水平。唐代称这种有柄有流的壶为注子...
鲁山窑黑釉蓝斑壶,高15.6cm,口径7.5cm,底径8.6cm。 壶撇口,短颈,椭圆形腹,平底,肩部一面为流,相对一面为双带形曲柄,另两面各有一系。通体施黑色釉,里满釉,外部施釉不到底。口、肩等部位施灰蓝色斑纹为饰。 此壶造型为唐代典型器,其丰硕的壶体显示出大唐盛世的风韵。釉面色调黑白分明,以大块色斑点缀器物,质朴而凝重。此件花釉壶应为唐代河南鲁山窑的产品,因为相同类型的瓷器残片标本在鲁山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