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省政府关于中国大运河(江苏段)遗产保护规划(2011—2030)的批复》(苏政复〔2012〕48号),标志着江苏省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是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文物局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第一、二阶段编制要求,在2009年江苏率先全面完成运河沿线各市段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和政府公布工作的基础上,江苏省文物局进一步加大对大运河省段规划...
工作人员在讲解发掘的疑似宋人脚印(6月28日摄)。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对隋唐大运河安徽泗县段第四个考古点的发掘已经结束。在此次勘探发掘中,不但出土了大量的唐宋时期文物,还发现了约20余个疑似宋时期的古人脚印,这是隋唐大运河发掘以来首次清晰发现古人脚印。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7月6日晚,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非遗”传承人集体亮相唐山丰南运河唐人街,现场演绎展示各自的绝活,包括面塑、人物漫画、毛猴制作、拉洋片、面塑、皮影、吹糖人、泥塑、龙凤字、葫芦雕画、剪纸、骨雕等极富市井文化的非遗项目。 当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中华巧女”之称,北京2008奥运会百米剪纸长卷捐赠者,剪纸艺人张月英;曾为姚明等数百...
6月27—29日主题为“相聚古运河,走进新泗县”的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安徽省泗县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泗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邀请了国内知名文史专家、中国大运河保护专家、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及国家、省、市级各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参与,是为了弘扬大运河、古泗州文化,广泛征求隋唐大运河泗县段保护的合理化建议,为大运河泗县段申报2014年世界文化遗产...
前景中的不规则“坑洼”,疑似是宋人的脚印。 记者昨天获悉,我省考古人员正在对隋唐大运河安徽泗县段进行勘探发掘,目前,除了出土大量唐、宋时代文物外,还首次发现疑似宋人的脚印20多个。据介绍,这些脚印埋在地下约2米深处。 昨天,“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泗县论坛”开幕,来自全国的数十名文物考古专家齐聚泗县讨论隋唐大运河的保护工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人...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7日对大运河北京段进行实地跟踪调研,继续推动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工作。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参加调研并出席座谈会。 调研组考察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玉河故道、位于朝阳区的平津闸和位于通州区的大运河通州段,了解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困难。 在“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跟踪调研座谈会”上,罗富和说,大运河承载着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和发展好这...
近年来,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工程逐渐升温,6月8日,文化部就《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而大运河的申遗文本,也已开始起草。 事实上,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关心着运河的发展。无论是老舍之子舒乙,还是已过世的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都曾不止一次走访运河沿线城市,为保护大运河奔走呼告。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坦言,大运河是我国迄今为止,涉及部门最多,牵涉地区最多,也是协调起来最复杂...
2012年6月18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专家评审会,研究论证大运河申遗文本的核心内容,评审推荐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专家委员会、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国家文物局、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南水北调办有关司局和大运河申遗文本编制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代表出席了会议。童明康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大局为重,确保...
新华社讯 为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范大运河遗产的利用行为,文化部起草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6月8日,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介绍,大运河遗产,包括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水工遗存,各类伴生历史遗存、历史街区村镇,以及相关联的环境景观等。 根据征求意见稿,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大运河遗产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
为贯彻落实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第四次会议精神,部署我省下一阶段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近日,河北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市厅际会商小组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商小组成员单位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建厅、交通厅、水利厅、法制办、地理信息局、南水北调办、文化厅、文物局的负责同志,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五市政府领导及文广新局(文物局)局长参加了会议。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同志出席会议...
5月26日至29日,以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范钦臣、周国富、刘德旺为组长,文物和水利专家张柏、刘庆柱、张廷皓、苏国萃、郭涛等委员组成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跟踪调研组赴河南调研。河南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副省长、大运河河南段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广智,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陪同调研。调研组赞扬河南省较好地保护了隋唐大运河遗存,为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作出了宝贵贡献。 此次全国政协赴河南省考察,是继200...
6月4日,记者从浚县政协文史委获悉,有关部门在浚县新镇镇发现大量与大运河有关的文化遗存,有新镇镇西街大王庙遗址、大王庙诗碑、明代《浮桥碑记》残碑、明清商业街、运河古石坝等。 浚县新镇镇是大运河浚县段重要水路驿站,与大运河有关的文化遗存丰富。 “新镇镇西街大王庙遗址,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反映了运河两岸的风俗民情。新镇浮桥,在新镇北卫河故道上,建于明代,特别是目前存有的约1000米东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