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为提高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通讯员的业务水平,推进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5月27日至29日,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宣传工作表彰会暨通讯员培训班在绍兴举行。本次表彰会一共奖励了来自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中的10位2011年度优秀通讯员,奖项分为一、二、三等奖。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绍兴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绍兴市大运河申遗办副主任葛波儿、绍兴市文...
“成功了!第二艘沉船终于被成功吊起,这真是太让人激动了!”6月2日下午3:25分,北运河沉船被成功吊起,北辰区张湾沉船考古发掘项目考古领队盛立双看见沉船被成功从河道上吊起,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第二艘沉船被成功吊起 6月2日下午2点,两台分别为160吨和200吨重的起重机、一辆大型拖车便开始为沉船吊装做准备。一台起重机首先开到河道上,在沉船的侧面停下来。为了保证吊装...
浙东运河流经西兴镇一段又称官河,是浙东运河之头所在。运河及其周边史迹丰富,体现出浓厚的运河文化特色,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部署,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积极与滨江区建设局协调与合作,了解永兴闸等遗产点的现状及其保护整治方案,制定相应调查勘探计划。今年3月底至5月中旬,该所圆满完成了对浙东运河之头的永兴闸、西兴驿和大城隍庙遗址的调查和勘探。期间,国家文物局、...
5月29日下午,全国政协文史委会大运河申遗考察团在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周国富、刘德旺的带领下,实地察看了商丘古城南关码头遗址发掘现场,为商丘市大运河申遗工作出谋划策、把脉问诊。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市领导余学友、贾宏伟、杨继民、岳爱云、朱明伦、郝萍陪同调研。 隋唐大运河在商丘市自西向东流经睢县、宁陵县、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全长199.7公里。2010年,中国大运河申遗...
5月30日,中国大运河重要文化遗存——鹤壁浚县云溪桥修缮完工。此次修缮工程由河南省古建所设计方案,鹤壁市浚县文物部门具体实施,自3月初开始,历时2个月。 云溪桥修缮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精神,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原则进行修复、恢复原貌,主要是将现在的水泥栏杆换成了原有的石雕栏杆,恢复了桥面原有高度,重整了青石桥面,将外倾的拱券归位,恢复了西侧12米引桥。云溪桥始建于明代,是卫...
制图 高薇 西兴老街的老房子,还保留着过塘行的卸货小门。 永兴闸遗址。当年连通浙东古运河和钱塘江,不通船,主要用来调节古运河的水位高低和水质。 西湖申遗成功后,同样与杭州人息息相关的大运河申遗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经过多方研究论证,首批大运河申遗名单已经出炉,这其中就有一个滨江人十分熟悉的名字——西兴过塘行(音háng)及码头。 目前,西兴过...
64岁的曹雪荣大伯,在滨江西兴的官河边生活了大半辈子。 最近,曹大伯家边上的官河又热闹了起来,政府正在对原来官河上的船闸,沿岸的驿站、城隍庙遗址进行发掘。一波又一波人前来,考察这些被发掘出来的旧址遗迹。 曹大伯从街道的工作人员那里知道,官河两边的过塘行及码头,正将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而申请进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七十二爿半过塘行就是当年的“物流中心” 曹大伯记...
继发现两艘明代沉船后,昨天北运河考古又有新的发现,第三艘沉船露出真容。据专家介绍,这艘船船身虽保存不够完整,但船舱内还应该会留有大量具有考古意义的古文物等待发掘。 记者昨天下午再次来到古沉船遗址发掘现场,看到目前第一艘沉船的发掘已经全部结束,在经过细心发掘和整理后,沉船原址已经被就地掩埋。在遗址南侧约20米的河道里,还并排“横卧”着两艘木船。其中距离首艘沉船遗址较近的一艘...
5月27日,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范钦臣、周国富、刘德旺等一行14人组成的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考察团莅新,对大运河新乡段保护和申遗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副秘书长胡经文,新乡市市委书记李庆贵、市长王战营、等领导陪同调研。 考察团一行实地查看了牧野湖二期景观工程、新乡县卫河合河闸、卫河河道等。详细了解了大运河新乡段保护和申遗工作的情况后,考察团对新乡市大运河的保...
去年,我省出台了《大运河遗产安徽段省级保护规划》,整个保护规划长达20年(本报曾报道)。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大运河安徽段保护规划已通过初评,将为安徽段大运河遗址“申遗”做好准备。 据悉,在去年的规划中,我省对大运河安徽段未来20年的规划,长度182公里,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预计需要8000多万元,用于遗址保护、清理整治遗址公园建设、考古发掘以及建立监测设施。未来...
5月26日,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范钦臣(左四)率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来鹤,就大运河浚县段保护和申遗等情况进行考察。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右二)随同考察。市领导魏小东(右三)、张俊成(右一)陪同考察。图为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到浚县黎阳仓遗址现场考察。(鹤壁日报记者 袁国强 摄) 5月26日,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范钦臣、周国富、刘德旺,率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
5月24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旃,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遗产处处长唐炜率国家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专家组来我市就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进行现场考察。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济宁市文物局局长孙美荣以及有关县区领导陪同考察。考察组一行实地察看了我市微山县大运河遗产点会通河河段、枣林闸、南阳闸,市中区天井闸、城区古运河、通济闸,汶上县南旺枢纽遗址、十里闸,...
考古人员正在精心摆放测绘仪 初夏的豫东古城——商丘,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几日前,记者一行来到了隋唐大运河商丘段码头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亲睹了“千年运河”码头遗址的迷人风采。 “千年运河”码头遗址初显端倪 是日下午的隋唐大运河商丘段码头遗址现场,众多的考古工作人员正不停的忙绿着,有的测绘,有的清理着砖瓦块上的淤泥...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蜀道,跨越川、陕、甘三省11市 ●古蜀道是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比古罗马大道还早,不仅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唯一 ●古蜀道不是一条简单的交通要道,更是区域文化的纽带,是自然人文共生的标本,是蜀人不畏艰险、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象征 “中国古蜀道具有世界遗产价值,应将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加以保护。”昨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