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阪大学考古人员在蒙古东部发现了8世纪的突厥碑文。图为刻在石柱上的部落纹章。 大阪大学等考古人员在蒙古东部发现了8世纪的突厥碑文。照片为碑文拓本。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大阪大学16日发布消息称,在蒙古国东部的古迹中发现了写有突厥文字的8世纪石碑。报道称,这是首次在蒙古东部发现突厥碑文,将有助于揭开突厥这一游牧国家统治东方之谜。 据报道,该遗迹位于该国首都乌兰巴托东南方约45...
叶家山西周古墓出土的编钟。 工地上的一个墓坑。家在西周侯爷墓上 下有编钟早曾侯乙500年 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被称为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村民希望古墓改建博物馆提升经济 7月6日中午,60岁的蒋如武头顶烈日,站在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的工地大门口,隔着铁栅栏眺望挖掘现场,那里曾是他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如今没有特殊的证件他根本无法靠近。 叶家山墓地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于2013年3月26...
图为王仲殊先生在考古研究所图书馆翻阅资料。 “王仲殊先生是亚洲有代表性的优秀考古学家,在古代中日两国交流史的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对亚洲的学术交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和亚洲文化的重要性及意义。”这是王仲殊先生于1996年荣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大奖时获得的赞誉。 近日,记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偶遇88岁高龄的老先生。交谈中记者得知,老先生依然...
黄陂区抢抓机遇勇于担当 锻造二十一世纪 文化精品工程 盘龙城遗址是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保护与开发建设盘龙城遗址,是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武汉之根、提升城市品位、促使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黄陂区按照省、市部署,强力推进盘龙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前期工作,为盘龙城遗址核心区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工程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动担当,积极推进。黄陂区历来重视盘龙城...
龙振山在介绍藏品上的文字 龙振山在撰写考古日记 向人们介绍藏品 在一般农民眼里,土地生长的是庄稼,而在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村民龙振山的眼里,土地承载着历史。农民和考古,二者似乎相差甚远,而龙振山却用30多年的积累,近3000件的藏品,6000年的历史进程,将这两个概念完美地叠加在了他的身上。 前日,大河报记者来到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龙振山的家里。谁也不会想到,在面积不足40平方米...
中国文物网7月16日编译报道:秘鲁考古学家ReguloFranco在ElBrujocomplex(秘鲁首都利马北部约570公里)发现一具女性木乃伊,时间可追溯至公元1到8世纪。 瑞古洛·佛朗格(ReguloFranco)表示:“在此地发现女性木乃伊是件非常令人吃惊的事儿,更让人吃惊的是她被葬时呈俯卧姿势,头朝向西方的大海,其中一条胳膊呈伸展状,该姿势极其少见。”...
没错,暴龙确实是凶猛的食肉动物!一枚断裂的牙齿化石证实,暴龙会捕猎食草的鸭嘴龙等恐龙,而不是像一些古生物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暴龙奔走速度较慢,根本就不能猎杀其他动物,只能以动物尸体为生。 暴龙是生活在85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体形庞大的恐龙。美国棕榈滩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研究人员15日报告说,他们在南达科他州发现一枚暴龙牙冠的化石,它嵌在一只鸭嘴龙的尾巴化石上,位于两段椎骨之间,长约4厘米。...
据英国媒体15日报道,英国一些考古学家相信,他们在苏格兰阿伯丁郡发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月历”。 由英国伯明翰大学所领导的考古团队认为,这一古老的历史遗迹是狩猎者于一万年前所建造。这个由一组排列的地穴组成的史前遗迹于2004年时首次进行了考古挖掘。研究此地穴区的英国专家表示,地穴里可能原来安有木制的桩柱。 相较于之前在美索不达米亚被认定为最早的时间测量遗迹,此新发现的中...
由于前一天下了雨,工地上盖了一层布。 叶家山西周古墓出土的编钟 工地上的一个墓坑 古墓上的居民蒋如武 家在西周侯爷墓上 下有编钟早曾侯乙500年 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被称为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村民希望古墓改建博物馆提升经济 7月6日中午,60岁的蒋如武头顶烈日,站在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的工地大门口,隔着铁栅栏眺望挖掘现场,那里曾是他居住了几...
讲台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斌副所长娓娓道来良渚文化、良渚古城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台下的中学生们则听得如痴如醉。 昨天,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考古夏令营在余杭良渚博物院正式开营,来自全国23个省市113所全国优秀学校的180名优秀中学生幸运入选,将造访浙江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南宋官窑博物馆、印山越国王陵,并将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探查良渚古城和田螺山遗址发掘现场。 北大,是无数莘莘学子的梦想殿堂。北...
根据陕西省文物局《关于做好汛期文物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在全省文物系统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6月25日至7月1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书记陈显琪、副院长范桂强的带领下,对全院各考古队、工作站的安全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在检查中,陈显琪强调,安全工作是100-1=0,各考古队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切实做好细节工作,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件捐赠品从左至右分别为:马家浜文化石斧,良渚文化石钺,马桥文化有肩石钺和石凿。 7月11日起,为期三个月的“太湖沉宝———古吴石器展”在苏州大学博物馆与市民见面,展览将展出数百件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蒋喜个人收藏的古代石器。昨天下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著名考古学家王明达先生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