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采用抽象艺术手法的佛教雕塑作品《色空不二》。刘冉阳摄 图为采用抽象艺术手法的佛教雕塑作品《色空不二》。刘冉阳摄 (顾一航)7日,在云南省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当代最大规模的佛教造像艺术展上,百余件佛教艺术精品引发观展热潮。中国当代艺术手法与佛教传统造像工艺的创新“融合”,使古老佛教造像焕发出新的时代...
记者昨日获悉,深圳建市以来最大的佛教类展览——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北朝佛教石刻珍品展在深圳博物馆老馆开展,将展至明年2月26日。此次展出的青州石刻造像是北朝最具代表性的50件作品。此前,这批藏品在台湾佛光山展出。 1996年10月,龙兴寺遗址发现了北魏至北宋年间佛教造像400余尊,这是迄今中国出土数量最大、种类最丰富、雕刻最精美的佛教造像窖藏,为研究中古佛教的传播和雕刻艺术...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威市博物馆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武威地区境内西夏遗址调查与研究》课题组近日在古浪县调查时,确认一处大型西夏佛教寺院遗址。 该遗址位于古浪县古丰乡西山堡村,遗址分布范围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300米,分布面积达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40厘米,寺院范围和建筑遗迹尚能辨认。课题组现场采集到白釉瓷碗、褐釉瓷罐等器物残件,素面板瓦、筒瓦、铺地条砖、方砖...
《宋买造天宫像记》(图片由洛阳白河书斋晁会元先生提供) 偃师名造像,北齐天统三年刻石,书含隶意。清代一直存明堂,清末被两江总督端方拿走,现原石已失。本帖为清乾隆拓本,存世甚稀。 存地:洛阳偃师: 年代:清代尺寸:110x65厘米 10月上旬,灿烂秋阳下的千年古刹洛阳白马寺,一场沐浴佛光的“白马寺佛教造像石刻拓片展”正在举办,这个展览是由洛阳市宗教局、洛阳白马寺佛教文 ...
2012年10月5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镇原县博物馆人员近日在屯字镇双河村开展茹河流域石窟调查时,发现5身有所残缺的佛教石造像。其中,佛像3身,残高0.7米至1.2米,均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莲花座上;弟子像2身,残高0.8米至1.4米,均双足并立于莲台上。 这批造像造型规整、雕刻精细、手法洗练、风格流畅,但头部缺失,整体损坏严重。经初步研究,调查人员认定为宋金时期造像。
对于盗挖、损坏严重的新疆天山南麓重要的生土遗址——七个星佛寺遗址,新疆动资980万元人民币进行综合保护,力求使这处新疆仅存的、同时保有佛塔、佛殿、石窟的珍贵遗址群能够“延年益寿”。 七个星佛寺遗址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焉耆县七个星镇的一道低矮山梁和坡地上,一条自然的泉水沟将建筑群分成南北两部分。由于历经1700多年的自然侵蚀损毁和百年...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两晋南北朝时大兴,至唐达到第一个高潮,玄奘西游取经为鼎盛之际。后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于民间广为流传,元、明、清属中国民族融合繁化时期,佛教为统治者所运用,特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本身就出身寺院,对佛教更是照料有加,使得佛教大为发展。清初四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均与佛教(喇嘛)有着密切关系。 这种自上而下的发展,使得佛孝思想对于我国的政治,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有...
9月22日,星巴克灵隐门店开张,不少游客慕名前往品尝。24日记者了解到,该门店并非在灵隐寺内,而是在灵隐寺景区游客服务区内。图为星巴克灵隐门店装修“中国风”。中新社发 李晨韵 摄 (见习记者 徐乐静)前有“普陀山计划上市”,后有“星巴克进驻灵隐”。近来,佛门圣地一再被推到风口浪尖,人们指责佛寺景区过度开发,商业色彩太浓。对此,专家认为,景区依靠...
佛舍利暨藏传佛教珍宝文物特展将于2012年中秋佳节周末,2012年9月29日至30日,在台中新市政中心川堂广场举办,免费参观,前一万位参观者还能获赠由慧吉祥活佛亲自加持的吉祥佛物结缘品,机会难得。 2011年于台中港区体育馆举办西藏古物文化世界大展,活动功德圆满。有鉴于世局国事纷扰,人间疾苦,台湾佛教会结合多项公益慈善活动,再度于2012年中秋佳节,举办珍贵的佛舍利与珍宝文物特展。希藉瞻礼佛陀舍...
总投资980万元人民币的新疆焉耆县七个星佛寺遗址保护工程日前正式开工建设。中新网记者20日从新疆焉耆县获悉,根据此遗址的特殊环境和现状,将采取综合保护的方式,如地表水整治、预埋管涵和遗址保护等,重点采用冲沟回填、土坯砌补、锚固灌浆、裂隙注浆和表面防风化加固等方式,对遗址本体进行加固保护。 据了解,遗址始建于晋代,是佛教东传西渐过程中重要的一处佛教遗存,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焉耆国中最大的一处佛教...
近日,甘肃省镇原县博物馆在屯字镇双河村开展茹河流域石窟调查时新发现5身已残缺的佛教石造像。其中,佛像3身,残高0.7-1.2米,均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莲花座上;弟子像2身,残高0.8-1.4米,均双足并立于莲台上。这批造像造型规整、雕刻精细、手法洗练、风格流畅,但头部缺失,整体损坏严重。经初步研究,调查人员认定为宋金时期的造像。(镇原县博物馆 王博文)
图为采集的残佛像瓦当。 张振华 摄 图为采集的西夏瓷器残片。 张振华 摄 (记者 冯志军)日前,甘肃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威市博物馆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武威地区境内西夏遗址调查与研究》课题组在古浪县调查时,确认一处大型西夏佛教寺院遗址。 记者11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课题组现场采集到白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