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8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洪河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新进展,发现黑龙江省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房址,为研究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提供重要资料。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伟向记者介绍,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为新石器时代和明代两个时期的重要遗存,发掘新石器时代房址两座,为半地穴式,是黑龙江省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房址。 考...
10月10日,灵宝市阳平镇西坡村西坡遗址考古挖掘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新伟博士率联合考古队对西坡遗址进行了第八次考古发掘。 据了解,此次考古发掘位于灵宝市阳平镇西坡村西、西坡遗址南部,发掘面积240多平方米,共布设八个探方,主要是对遗址南部壕沟进行部分深度发掘。此次发掘对于了解和研究壕沟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特征、西坡遗址原始聚落的整体布局、当地先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以及当时的自然环境等具有...
据日本NHK网站10月10日报道,12年前,阿富汗巴米扬大佛曾遭到塔利班政权破坏。今年9月,日本考古学家在当地发现新的石窟,并表示:“这对了解佛教在巴米扬地区的传播有着重大意义。” 据悉,位于阿富汗的巴米扬遗址约建成于5世纪至9世纪,共有1000多处石窟,上刻有佛像及壁画。石窟分布在东西长约5千米的溪谷上,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遗址,已被列为世界遗产,然而位于其中心的巴米扬...
2013年10月8日,比利时考古学家在的的喀喀湖(秘鲁南部与玻利维亚西部交界处湖泊,南美最大湖泊)发现的金片、陶器,其时间可追溯至大约1500年前。法新社图片 中国文物网10月12日编译报道:2013年10月8日,来自比利时Huinaimarca项目的考古学家在玻利维亚境内的的的喀喀湖发现了许多金片、银片、骨骼以及陶器等等,其中时间最远的文物可追溯至 1500 年前。 Huinaimarca项...
10月12日,河北省文物局组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并邀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作为监理单位,对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联合主持的南水北调邢清干渠文物考古项目,进行了验收。 邢清干渠是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一部分,是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中的第二条大型输水干渠,全长168公里,共涉及邢台八个县(市、区)。从2013年年初开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联...
能看见挖恐龙化石?还能亲自寻找恐龙蛋化石?”虽然还未成行,但神秘的恐龙化石却吸引着记者急切地想到山东莱阳走一遭。 不久前,科技日报记者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考队来到胶东半岛,在莱阳白垩纪时期的地层中寻找恐龙的历史足迹。 出了莱阳市区,向南行车30分钟,记者来到了位于吕格庄镇金岗口村的恐龙发掘2号地点。只见许多工作人员在一个已经清理出来的斜坡上挥镐刨土,几名科考队员用毛...
“目前,我们已知道人们在青铜时代就已开始饮用葡萄酒。但现在,我们知道了葡萄酒的酿造过程要早于这一时代,自公元前4200年。”通过这一新的发现,考古学家对葡萄酒消费以及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群体又掌握了新的数据。 近日,考古学家在希腊Dikili Tash地区发现了欧洲有史以来最古老的葡萄酒。考古样品可追溯到公元前4200年。人们对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又有了新的发现。 考古...
近日,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紫薇天枢小区建设工地发现一处唐代贵族墓葬群。 该墓群共发现唐墓11座,是三门峡市考古发现的一处较集中的唐代贵族墓葬群,墓葬南北走向,由台阶式墓道和土洞墓室构成,带一至两个天井;出土了陶壶、铜镜、铜簪、瓷碗等珍贵文物。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应为晚唐贵族或官吏的墓葬。这为研究三门峡市唐代历史和社会风俗提供了新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华裔百年前最初到加拿大卑诗为了淘金,更在淘金主路线菲沙河遗下历史足迹,包括位于利顿(Lytton)附近淘 金场遗址。该址近年再现金矿,去年卑诗省府更批给一家美国矿务公司勘探。有民间团体和学者指这处或是个历史遗址,省府应与矿务公司先做考古评估才考虑开发。省府现已要求矿务公司做考古评估,而该公司已称先暂停该遗址金矿勘探计划。 据加国与原住民真相及和解联会(简称加和会)创办人...
近日,一座淹没在埃及海岸下的古城,被著名海洋考古学家、法国人弗兰克·戈德里奥发现。这是一座公元前800年的古代港口城市,它在存在了1600年后于公元800年左右沉没。令人惊讶的是,戈德里奥发现的人工制品雕像、石碑、家居用品、匾甚至是金币竟被如此完好地保存。 戈德里奥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已经开始在水下寻找宝藏。由于热爱水下考古学,戈德里奥辞去了金融工作,成立了欧洲海洋考古研究中心,并...
近日,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组成岩画考古队,深入大兴安岭原始林区进行彩绘岩画考古调查并对漠河岩画遗迹进行了首次考古清理发掘,出土了红褐色彩绘岩画、骨器和一批动物骨骼,对于初步确定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及其它地区相同类型的彩绘岩画年代,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物证,具有重要的岩画学术价值。 据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评春研究员介绍,大兴安岭岩画是黑龙江省最为密集的地方,目前共发现41处、1...
分布在悬崖上的石穴、石室 国庆前夕,经国家和省市文物专家认定,商州区杨峪河镇境内的4200座被俗称为“巴人洞”、“跑匪洞”的石穴、石室实为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特殊墓葬,这一考古重大发现,见证了这些崖墓遗存数量及密集程度堪称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之最。 采访中,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崖墓的商洛市文物专家、博物馆馆长王昌富告诉记者,经过国家文物部门专家...
记者29日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宣传部了解到,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对漠河县岩画遗迹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红褐色彩绘岩画以及动物骨、角器等文物。这对于初步确定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彩绘岩画年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发掘的众多文物中,三人纹岩画尤为引人注目。岩画被创作在一块平滑的山岩上,共绘有三个人物,人物有大有小,四肢张开的造型可能表现了某种生活场景,整个岩画人物线条简洁、造型生动活泼,整...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10月份挺进沙漠进行探险考古是正确的选择,这个季节不冷不热,也避开了沙暴频繁出没的时间。然而,沙漠腹地的气候令人难忍。由于地球的纬度,按北京时间,这里上午9时太阳才会露面。10月22日这一天,太阳出来前的气温只有-7℃,穿着皮大衣、羽绒服还瑟瑟发抖。 沙漠考察中的水全是带进来的,用几个...
匡时今年秋拍“百年遗墨”专场将推出“夏宗禹旧藏名人手迹”专题,集中亮相丰子恺、巴金、郭沫若、马一浮、叶圣陶、费新我、何其芳等多位20世纪文化巨擘的50余通信札、手稿。其中,时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的3通信札,详细解密了上世纪50年代定陵考古的发掘经过,将揭开一段谜一样的历史。 这一专题中,最为厚重的当属丰子恺的28通书信,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