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介绍,叶家山墓地经过3个多月的发掘,共揭露出74座墓葬,6座马坑。其中,大型墓2座(墓口长度在5米以上),分别为2011年发现而未清理的M28和新发现的M111。M111墓室长13、宽10米,M28长7。4、宽6。2米。中型墓11座(墓口长度在3~4。9米之间)、小型墓61座(墓口长度在0。5~2。9米之间)。截至7月3日,已清理60多座墓葬,绝大多数都有随葬品,共出土文物约500件(套),其中...
大阪大学考古人员在蒙古东部发现了8世纪的突厥碑文。图为刻在石柱上的部落纹章。 大阪大学等考古人员在蒙古东部发现了8世纪的突厥碑文。照片为碑文拓本。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大阪大学16日发布消息称,在蒙古国东部的古迹中发现了写有突厥文字的8世纪石碑。报道称,这是首次在蒙古东部发现突厥碑文,将有助于揭开突厥这一游牧国家统治东方之谜。 据报道,该遗迹位于该国首都乌兰巴托东南方约45...
叶家山西周古墓出土的编钟。 工地上的一个墓坑。家在西周侯爷墓上 下有编钟早曾侯乙500年 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被称为21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村民希望古墓改建博物馆提升经济 7月6日中午,60岁的蒋如武头顶烈日,站在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的工地大门口,隔着铁栅栏眺望挖掘现场,那里曾是他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如今没有特殊的证件他根本无法靠近。 叶家山墓地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于2013年3月26...
记者17日从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两个多月的细心发掘,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聚落凌家滩遗址2013年度春夏季考古发掘工作告一段落,本阶段发现200多平方米的红烧土遗迹。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于今年5月初开始对凌家滩遗址进行年度考古发掘,这也是凌家滩遗址的第六次考古发掘。 “红烧土是一种粘土,在同时期经常用于造房子,”本次发掘领队、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朔知...
近日,考古部门在巫山县曲尺乡发现一处大溪文化遗存。 今年4月,巫山县文管所在对位于巫山县曲尺乡消落带进行巡查时,发现一处裸露的古墓群。4月下旬至6月下旬,他们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组成发掘队,对该墓群展开抢救性发掘,确认该墓群面积约3000平方米,上至新石器时代、下到汉代的墓葬都有发现,出土绿松石坠等随葬品。据了解,此次在曲尺乡发现的遗存,是重庆地区第五次发现大溪文化遗存。
此次发掘的“屈肢葬” 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大溪文化遗址 资料图 上个月,在巫山县曲尺乡的三峡水库消落带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大溪文化遗址。该遗存区域约1000平方米,发掘了新石器时代的10座墓葬以及10个灰坑。其中,多个灰坑里发现了堆积的鱼骨。专家称,这表明在新石器时代,该区域已经有渔猎经济了。同时,也有可能是当时的人们对鱼有一种特别的崇拜。 库区水位下...
石钺象征着权力,一般为部落首领持有 墓葬群被考古队完整地挖掘出来 现场出土的陶壶 福州闽清东桥镇发掘出一处新石器时期墓葬群,百余件史前原始人使用过的日用品从墓葬群中出土。昨日,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队员在配合京台高速公路建设时,发现了该墓葬群。 10座墓陪葬品数量不一 记者来到东桥镇,看到墓葬群所在的山头就在镇区附近的高速公路工地上。站在山顶,可以远远眺望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书法家王羲之召集文人墨客在绍兴城南写下了《兰亭序》;与此同时,在巫山,一位逝者默默地被下葬于江边,为后人留下了刻有一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纪年铭文砖。 7月16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不久前,该院考古人员在巫山发现了战国晚期至六...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6日报道,考古学家在波兰发现一组中世纪墓群,其中尸体的头骨被砍下摆放于骸骨的两腿之间。据考古学家称,这种割下头颅的行为是16至17世纪流行于古欧洲处理疑似吸血鬼尸体的方法,当时的人们相信这样做能使吸血鬼永不“复活”。 此次发现的骸骨因为没有随身的物品,所以难以确认埋葬的时间与身份。但考古学家初步估计死亡时间大约是在16世纪。 据悉,近年来,欧洲部...
近日,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在张山营镇东门营村泰山庙修缮过程中,发现了清代“十殿阎罗”壁画。壁画色彩鲜艳,笔触细腻,图案清晰,人物传神,是该县现存壁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目前,延庆县文物管理所仅将中空鼓起的部分进行了铲除,面积大约占西山墙的四分之一,其余部分要等到修缮工作结束后再进行铲除。
上周在渝中区白象街和四方街交界处不远的一建筑工地上,意外挖出一座古老的拱形城门。经过3天时间的现场勘察和论证,渝中区昨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城门被众多专家一致认定为太平门”,这也拉开了未来关于渝中半岛剩余老城和城门保护的序幕。 昨日下午,渝中区组织召开“太平门遗址专家论证会”,以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何智亚为组长的专家组中多位专家同...
没错,暴龙确实是凶猛的食肉动物!一枚断裂的牙齿化石证实,暴龙会捕猎食草的鸭嘴龙等恐龙,而不是像一些古生物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暴龙奔走速度较慢,根本就不能猎杀其他动物,只能以动物尸体为生。 暴龙是生活在85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的体形庞大的恐龙。美国棕榈滩自然历史博物馆等机构研究人员15日报告说,他们在南达科他州发现一枚暴龙牙冠的化石,它嵌在一只鸭嘴龙的尾巴化石上,位于两段椎骨之间,长约4厘米。...
据英国媒体15日报道,英国一些考古学家相信,他们在苏格兰阿伯丁郡发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月历”。 由英国伯明翰大学所领导的考古团队认为,这一古老的历史遗迹是狩猎者于一万年前所建造。这个由一组排列的地穴组成的史前遗迹于2004年时首次进行了考古挖掘。研究此地穴区的英国专家表示,地穴里可能原来安有木制的桩柱。 相较于之前在美索不达米亚被认定为最早的时间测量遗迹,此新发现的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