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阪大学等考古人员在蒙古东部发现了8世纪的突厥碑文。照片为碑文拓本。 图为刻在石柱上的部落纹章。 据日本共同社7月17日报道,日本大阪大学16日发布消息称,在蒙古国东部的古迹中发现了写有突厥文字的8世纪石碑。这是首次在蒙古东部发现突厥碑文,将有助于揭开突厥这一游牧国家统治东方之谜。 据报道,该遗迹位于乌兰巴托东南方约450公里处,大阪大学与蒙古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进行了调查。此前,在乌兰...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6日报道,考古学家在波兰发现一组中世纪墓群,其中尸体的头骨被砍下摆放于骸骨的两腿之间。据考古学家称,这种割下头颅的行为是16至17世纪流行于古欧洲处理疑似吸血鬼尸体的方法,当时的人们相信这样做能使吸血鬼永不“复活”。 此次发现的骸骨因为没有随身的物品,所以难以确认埋葬的时间与身份。但考古学家初步估计死亡时间大约是在16世纪。 据悉,近年来,欧洲部分地区仍旧十分流行吸...
专家:曾国或为运送中转站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征 通讯员张琴)昨日,考古人员在M111墓发现了大量的原始瓷碎片。专家认为,原始瓷在当时非常珍贵,曾国可能是将产于长江中下游的原始瓷运送到西周都城镐京的中转站。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介绍,陶器向瓷器过渡的阶段,叫作原始瓷器,它具备了瓷器的一些基本特征,开始上釉。“在制作过程中,原始瓷的烧成温度比瓷器低,吸水性比瓷器高,釉的透明度比瓷...
西周最大墓葬、叶家山墓地M111号大墓内数百件陪葬品首次揭开神秘面纱,亮相在诸多参观嘉宾和媒体记者面前。 编号M111的大型墓葬位于挖掘中心地带,周围分布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马坑,比曾侯乙编钟还早500年的编钟就是在该墓中发现的。M111墓室长13米、宽10米,就规模而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西周墓。 在该墓葬二层台四周星罗棋布地摆放着数百件各种青铜器,其中西边是为5件套编钟,一个搏钟和4个编...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随葬青铜器 叶家山西周马坑出土的10匹马的遗骨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被誉为“湖北省近30年最重要考古发现”,其二期发掘成果于3日下午揭开神秘面纱,数个大型马坑和大量精美随葬品初露端倪,南方地区首次发现西周马坑,或将改写西周历史。 3日下午,记者在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其中最大的两座墓葬中发掘取土,几个副坑中也在紧张作业。墓...
7月3日下午,叶家山西周墓群中的两座大墓正式开掘,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西周古墓。最让人惊喜的是在M111号墓室里有5座编钟露头,这将我国编钟历史向前推进500年,或将改写世界音乐史。同时,墓葬及其周围出土大量青铜器、马匹骨骸和车轮遗迹,说明墓主身份非常高贵,根据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很可能是曾国国君墓。 现场探访 3000余年大墓开启 叶家山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岗地,其西为南流的漂水,向东约10...
3个月发掘74座墓葬 随州官方向媒体公布,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今年新发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曾侯墓葬区。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叶家山墓地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于2013年3月26日正式开始。7月6日,记者在叶家山墓地的考古发掘现场看到,整个工地都被胶布遮盖着。由于前一天下了一场雨,泥土变得十分疏松,增加了发掘的难度和危险,现场的发掘工作暂停。“墓地里有大量红土,这种土没有黏性,下雨后经太阳一晒...
叶家山墓地偶然发现于农田改造 叶家山墓地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7′28“、北纬31°45′22”,海拔高程88米。 2010年12月底,当地农民在进行农田改造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省文物部门得知后,即派员赶赴现场。2011年1月1 日至1月17日,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现场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保存完好的青铜器,...
据介绍,叶家山墓地经过3个多月的发掘,共揭露出74座墓葬,6座马坑。其中,大型墓2座(墓口长度在5米以上),分别为2011年发现而未清理的M28和新发现的M111。M111墓室长13、宽10米,M28长7。4、宽6。2米。中型墓11座(墓口长度在3~4。9米之间)、小型墓61座(墓口长度在0。5~2。9米之间)。截至7月3日,已清理60多座墓葬,绝大多数都有随葬品,共出土文物约500件(套),其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