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考古学家在英国境内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古坟岗,被称为“死亡会堂”,这是英国境内最早的此类考古遗址。 英国境内最新发现新石器时期古坟岗,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800年,这是考古学家发现的一块燧石刀 艺术家还原的新石器时代“死亡会堂”,其历史比史前巨石阵久远1千年 这两个古坟岗位于...
遗留在野外的官窑遗址。梅建明 摄 近日,记者接到家住南京栖霞区栖霞街道的居民报料,称在家门口不远处的一处山头上,发现了多处明代官窑遗址,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保护这些裸露在外的古代烧砖窑址。栖霞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请来南京市文物部门的考古人员专程考察过,这里是目前为止江苏发现的唯一一座明城砖窑遗址群,而遗址旁边的这个村庄也以“官窑”命名。 记者来到栖霞街道摄山附...
近日,民间学者李肇伦、王加勋提出或发现失传千余年的“渤海文”的踪迹。据介绍,他们多年收集的藏品中有一套朱砂写经,经反复核实认定为佛教经典。其珍贵之处除了以朱砂写成外,更重要的是以两种文字对照,除了我们熟知的汉文之外,还并列对照有一种文字。该文字令研究学者们深感迷惑,它既不是契丹大字,也不是契丹小字,更不是西夏字。请教了多位专家认为:虽未确定属于哪种文字,但均认为此文字值得研...
西部网讯 (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考古学家近日在对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掘中,在寝殿遗址东部的回廊式建筑中首次发现一处登上该建筑的青石台阶,这对认识和研究秦始皇帝陵的建筑理念和技艺等具有重要价值。 这次发现的台阶位于秦始皇帝陵封土北侧陵寝建筑的西北角,两块台阶均由青石制作,厚度在23厘米左右,长度有2米1。上面刻有精美的夔(KUI)龙纹图案,表面以斜线填充。图案整体主次分明,具有对称性。青石台...
鲁故城南东门遗址,这是山东考古首次利用热气球空中俯拍考古现场。 鲁故城一段城墙的断截面,经“解剖”,可清晰显示春秋至战国前后分4期夯筑的痕迹。(剖面颜色为编者所加) 高明奎 摄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持续近1年的鲁故城考古有了重要发现:首次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城墙的正门基址。该基址之上是原鲁故城的南东门,大约始建于2500年前。遗址位于鲁故城南墙略偏东的位置,距东南...
7月24日,西班牙考古学家在该国北部著名的古人类遗址群阿塔普尔卡(Atapuerca)地区顺利出土了一件长约3厘米(1.2英寸)的片状刻火石,历史可追溯至140万年以前。这是目前为止在该考古遗址发现的最早人类遗迹,立时轰动了整个考古界。据悉,经过前期细致的发掘工作,考古学家在该遗址群的“象谷”(ElephantChasm)洞穴中发现了这块珍贵的刻火石,经初步认定为原始居民使...
鲁故城南东门遗址,这是山东考古首次利用热气球空中俯拍考古现场。 鲁故城一段城墙的断截面,经“解剖”,可清晰显示春秋至战国前后分4期夯筑的痕迹。(剖面颜色为编者所加) 高明奎 摄 近日,记者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持续近1年的鲁故城考古有了重要发现:首次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城墙的正门基址。该基址之上是原鲁故城的南东门,大约始建于2500年前。遗址位于鲁故城南...
位于湖北随州的叶家山西周墓葬群频频发掘惊奇随葬品。25日,考古人员在对墓葬进行最后的清理工作时,发现一对形制清晰的象牙。这是湖北墓葬中首次发现象牙,在全国也属罕见。 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本次发掘的一对象牙长约80公分,位于最大墓葬M111二层台的底部。尽管象牙深埋于地下3000多年,仍然保存较为完好,呈现出细腻滑润的光泽。目前,考古人员已将这对象牙整体截取,并移至文物保护室,对其品种、来源等做深...
近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持续近1年的鲁故城考古有了重要发现:首次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城墙的正门基址。该基址之上是原鲁故城的南东门,大约始建于2500年前。遗址位于鲁故城南墙略偏东的位置,距东南城墙拐角约1300米。 考古人员介绍,这座大门应为春秋战国时期所留。当时孔子曾在鲁故城内生活、讲学、展示其政治抱负,尽管没有直接证据,但可以想象孔子曾一次次经过这座气势恢弘的大门。 考古人员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