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5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名人海南石刻遗墨展”开幕,孙中山等64位辛亥名人的70幅遗墨拓片在海口市博物馆展出。此次展出由海口市文物局主办,海口市博物馆和海口市五公祠管理处承办。拓片指从碑刻、铜器等文物上拓印下其形状、文字或图画的纸片。2011年10年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海口市博物馆馆长张健平介绍,此次参展品主要为海南省郭母亭等五处辛亥革命纪念地...
华文媒体老总及部分工作人员在“千年睡佛”前合影。连肖 摄 9月22日,继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重庆圆满落幕后,30余位华文媒体老总组团来到重庆大足,参观当地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精华之作。大足现存雕刻造像4600余尊,其中包...
由浙江保利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主办,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承办的《历代石刻造像艺术展》日前在官博临时展厅正式亮相。本次展览为期三个月,共汇集了从南北朝时期直至明代59件(组)石刻佛教造像。这批造像全部为保利公司近五年来新近收藏的艺术精品。 自东汉佛教东传,佛教造像艺术就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并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南北朝、隋、唐时期(公元五至九世纪)的佛教造像艺术,更成为中国雕塑艺...
汉陶马车 神态安详的陶抚琴俑,形象舒展的陶说唱俑,衣纹明晰的陶舞蹈俑,精巧玲珑的陶织布机……7月27日,成都首家民间石器博物馆mdash;—成都岳汉古器博物馆在新津正式开馆。展出藏品500多件,以古陶器、瓷器为主体,其中包括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陶器、石器以及东、西汉时期的陶器。 成都岳汉古器博物馆重点展示了新津的高温红陶、灰陶以...
记者26日从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获悉,舟曲县境内日前发现了3处北宋摩崖石刻,其内容为修造栈道的纪事。加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1处,舟曲已发现4处摩崖石刻。 该所副所长何双全表示,这四处摩崖石刻均属宋仁宗皇祐四年至嘉祐四年间刻成的作品,其不仅是研究甘肃南部古道交通、文化交流和茶马交易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北宋时期中央和地方民族关系史的第一手资料。 此次新发现的3处北宋摩崖石刻,是该所舟曲勘察...
石刻上的图文 石刻上图文已经很模糊 ●位于河源市龙川县细坳镇联平村一处山头 ●当地近期拟邀省级文物考古专家实地考察 ●民间传为“藏宝图” 周边寻宝者曾蜂拥而至 本报龙川讯 (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刘伟东、蒋安春摄影报道)毗邻江西定南的河源市龙川县细坳镇联平村松树岗(地名)的一处山头上有一块“象形文”摩崖石刻。 自它在新中国成立之年被当地...
在工作中发现一方唐代石刻墓志,市民宋成飞主动将这方唐代余姚县主墓志移交到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为了表彰这种行为,日前,西安碑林博物馆为宋成飞颁发了捐献文物收藏证书。 宋成飞是雁塔区市容园林局一名工作人员,5月中旬,他在南郊一家建筑工地门口例行检查时,从垃圾中发现一块白色石头上有“余姚县主墓志铭”、“太祖武帝之曾孙”等字样。后经西安碑林博物馆工作人员对...
中新社邯郸5月29日电 (马继前 李延峰)河北省邯郸市文物局29日透露,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该市文物工作者发现多处记载明、清地震状况石刻,这为研究地震规律提供了珍贵史料。 该市文物局局长王兴介绍说,此次发现的地震石刻主要分布于邯郸西部的武安市、涉县以及西南部的磁县。年代为明嘉靖,清道光和康熙等时期。石刻内容主要为当时地震和重建情况等。 王兴说,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石刻发现于涉县,千...
近日,为确保田野文物安全,河北省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将散落在野外的“胡谅母墓”附属石刻运回进行集中保护,这批石刻包括:石碑1通,赑屃座2件,石供桌2件,2件石狮残件,年代久远,石质精良,雕刻工艺精美,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胡谅母墓”位于安次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胡谅,明成华戊戌科曾彦榜进士,累官南京光禄寺卿。曾任通议大夫,工部右侍郎等官职。其母葬于廊坊市安次区西马圈村西。《东安县志.人物传》...
新华网南京4月26日专电(记者 刘巍巍)本月29日,威廉王子与凯特·米德尔顿将结束长达9年的爱情长跑,在伦敦完婚。此次王子大婚,英国王室希望礼物中有一件中国特色的石雕作品,产于苏州太湖之滨的澄泥石刻便被他们“慧眼相中”。 按照惯例,每逢英国王室举办重大庆典活动,很多国家政府、地区和民间团体都将赠送礼物表示祝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蔡云娣说,由于中国的澄泥石刻《清明...
据新华社电 此次王子大婚,英国王室希望礼物中有一件中国特色的石雕作品,产于苏州太湖之滨的澄泥石刻便被他们“慧眼相中”。 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蔡云娣说,由于中国的澄泥石刻《清明上河图》摆件曾作为外交礼物赠予英女王,使得英王室对澄泥石刻印象深刻。今年2月,英国王室通过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与蔡云娣取得联系,定制澄泥石刻作品作为威廉王子的大婚礼物。 澄泥石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送给威廉王子的《早生贵子》...
18日,大足石刻博物馆开始动工建设,大足石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保护研究和集中充分的展示,预计明年底或后年初将建成开放。在大足石刻博物馆内,将建环幕电影厅,4D电影院,身在其间,你能身临其境地接触到我国其他地方,甚至国外的石窟艺术瑰宝。 据介绍,大足石刻博物馆占地约100亩,预计投资2.9亿元,将修建中国佛教艺术陈列厅、大足石刻艺术陈列厅、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展示厅等陈列展览馆以及配套展示馆...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精华“千手观音”造像,在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当天启动抢救性保护工程。专家表示,保护工程将充分尊重历史、尊重艺术,尽最大限度保持千手观音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始建于初唐、兴盛于两宋的重庆大足石刻,有5万多尊造像,于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千手观音造像雕凿...
昨日,大足石刻博物馆举行奠基仪式,此举意味着我市又一大型博物馆动工建设。大足石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保护研究和集中充分的展示。预计明年底,游客就可以参观到高新技术包装的石窟之美。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童明康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雅棠,副市长谭栖伟,市政协副主席谢小军出席奠基仪式。据了解,大足石刻博物馆占地约100亩,预计投资2.9亿元,将修建中国佛教艺术...
4月8日,陕西省乾县在西安召开文物旅游项目推介会,唐帝陵露天石刻博物院、古城墙遗址公园、乾陵阙台遗址保护工程等项目倍受社会关注。 唐帝陵露天石刻博物院建设项目占地150亩,项目共投资3亿元人民币分三期进行。将收集、复制展览石刻5万余件,充分展示唐代各历史时期和社会阶层文化,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依据唐代历史发展脉络建成陵园石刻展览区,大型石刻有石狮、石虎、蕃臣像、鸵鸟、翼马、华表等;对唐十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