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阮仪三认为,上海应该尽量多地保留有特点的石库门建筑,涉及类似公益坊这样的老石库门房子拆除、开发过程应该透明,任何保护、开发应该多听取取市民和专家的意见。“石库门房子本身就是老上海的标志和记忆,百年历史的老宅本身就代表了一段历史发展的进程。”阮仪三认为,现在不少开发商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老宅的保护,其实是对不可逆、有限历史资源的破坏。 他认为,即使是尚未被认为是文物保护单...
今年4月,广东路上原三菱洋行大楼遭到承租方“野蛮喷涂”;5月,杨浦区妇幼保健院旧址上的百年老建筑被“误拆”;几天前,浦东新区440岁御界桥“不翼而飞”……近两三个月,沪上接连曝出不可移动文物被损坏甚至消失的事件,引起文博界极大关注。上海市文物局昨天表态,将加大沪上不可移动文物的日常巡查频次,遇到可能出现的损毁情况将严格执法,同时呼吁市民拨打12345举报相关违法行为。 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介...
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7处)以及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3处)。 据悉,贵州省此次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7处,分别为贞丰孔明河遗址、遵义养马城遗址等;古墓葬3处,分别为龙里果里岩洞葬、湄潭观音寺和尚墓群、三都大寨墓群;古建筑33处,分别为盘县水塘村古建筑群、镇宁高荡村古建筑群等;石窟寺及石刻7处,分别为贞丰沙坪红岩岩画、惠水大龙岩画、花溪...
近日,省南水北调办(局)副主任(副局长)郭新明在省文物局副局长王风竹的陪同下,检查了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引江济汉、兴隆水利枢纽工程)文物保护工作。 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最大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地跨我省荆州市、荆门市、潜江市、天门市,穿越江汉平原腹地,文物较为丰富,因此,文物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自2009年工程启动以来,省南水北调局与省文物局签订汉江中下游治理...
贵州省政府近日公布了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7处,其中位于贵阳市的共计8处,包括贵阳刘统之先生祠、贵阳虎峰别墅、贵阳贵州省银行旧址、贵州省博物馆旧址、贵阳贵州省政法大楼旧址、花溪桐埜书屋、花溪燕楼金山洞摩崖石刻、开阳长庆寺。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等都是民族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传统文化最基础的部分。尽管近年来,国家非遗保护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依旧面临着流失和消亡的情况。 中国舞协在非遗保护工作上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认识到活态传承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认为教育传承是目前较为有效的非遗保护的形式。此次重庆之行,中国舞协除了将舞蹈界的名师引进课堂,更将民族民间舞蹈老艺人请上课堂,...
群艺馆内丰富的群众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参观 本月将迎来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也是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发掘传承保护的第十个年头。“非遗”包罗万象,是祖辈留下的活态时光记忆,是留给后辈探究过往文化习俗的一把金钥匙。从即日起,本报“古都文苑”版将推出“非遗”专题报道—聚焦西安 “非遗”保护,剖析面临难题、探索未来前景、寻访“非遗”传承人……为读者开辟一个了解“非遗”的窗口,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清远民俗“龙狮田客家舞鸡公狮”、“牛王诞”、“壮族婚礼”等6个项目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公认的重要价值,因为符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要求,列入清远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日前已经正式公布。 针对不同项目特征、生存状态、传播途径等属性,清远制定多元的传承保护方案,抢救式保护、博物馆保护、宣传性保护、教育式保护等方式构成非遗的...
市群艺馆1000平方米的市“非遗”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有泥塑、棉花画、会动的风筝……两万多件展品汇集了西安600多名民间艺人对“非遗”文化的坚守和付出。 最低标准:不让失传 在我市十大类“非遗”项目中,和饮食有关的手工业技艺似乎最不用担心,传统医药、传统体育等也比较好流传。市文广新局“非遗”处处长李晓民告诉记者,一些传统音乐、歌舞、戏剧等项目因为专业性太强,传承难度增大了。学习难,学了或许无法...
2015年6月5日,上海,古御界桥只剩桥墩和两块桥面。 保护方案正待落实,上海一座440岁的古桥竟不翼而飞了。 5月27日,网友“上海赤松里”在微博上贴出文章《再次消失的御界桥》:百年老石桥——御界桥曾经过一次原样移位保护后,被成功保留在咸塘岸边,而今照片中的石板桥面已经不知所终,独独留下几块桥梁结构。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实地走访老御界桥遗址,一名工地安保人员称,他看见过御界桥,就在工地后面的...
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有何独特之处?记者率先前去探访。 停泊在上川岛附近的这艘考古船,白色的船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船身上“中国考古01号”的字样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图案甚是醒目。这是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水下考古专用船。去年9月4日,这艘考古船在山东青岛首航,开赴辽宁丹东港开展水下沉船遗址重点调查。随后,该船又到西沙海域进行作业直至今年5月底,而广东是该船水下考古工作的第三站。 崔...
渡槽周围爬满杂草 同安五显镇店仔村有一处奇景,过往游客因为它的壮观而驻足。这处奇景有“同安天渠”、“渡水槽”、“高架渡水渠”、“渡桥”等称谓,而附近村民则喜欢叫它“渡槽”。它建于70年代,是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半个世纪过去了,渡槽早已废弃不用。 近日,村民向记者反映,称渡槽“爬”满榕树,加之台风季节将至,担心渡槽可能坍塌,希望有识之士能为渡槽保护工作支招。 渡槽“爬”满榕树 村民担心坍塌 ...
刘长顺讲述重修古庙、壁画保护过程。 昔日的关帝庙,杂草丛生、濒临坍塌。 筹集资金,请专业古建施工队施工,使壁画得以完整无缺地保护下来。 今日的关帝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刘长顺,太原大学原党委书记。退休后,他发现老家清徐县东青堆村的关帝庙濒临坍塌。这可是该县300年以上的3座古庙之一,尤其是庙宇内保存着48幅康熙年间的三国关公壁画。为重修古庙,他首先与退休干部吴荣富等...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示之一,西安城墙是中华民族历代经略中原和西北的精神与物质载体、永久的文化记忆。面对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这座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正在走出一条在保护与利用中传承中华文明的涅槃之路。 “这是世界级的宝贝,要保护传承好!” “城墙如此坚固、巍峨,很有古都气势!”“多美啊!西安人应该为此感到自豪、自信和幸福!”“这是世界级的宝贝,要保护传承好。”今年新春以来,西安城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