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今天从西安文物部门获悉,位于西安市东郊的临潼区栎阳镇新近出土了一块巨型石碑。经考古专家初步考证,该碑为北宋“崇宁兴学”时栎阳县修建县学的记事碑。它是目前发现的有关古代栎阳县历史的唯一一块宋代碑石。 史载,栎阳县始置于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三七四年),最初县址在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东,管辖今临潼区渭河以北和阎良区的大片区域,后几经易名,至唐武德元年(六一八年)恢复旧名,迁...
金丝楠木棺木保存完好,油漆色彩鲜艳 出土的金耳环 十二月五日,金坛市文管会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花山盛天农业生态园内发现的宋代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共出土镏金银荷包、金耳环、锡皿器和部分陶器。 据考古人员称:这是宋代典型的砖石圈顶墓葬,为夫妻墓,右侧为一女性单棺,墓室为3.05×1.09米,左侧为男性套棺,墓室为3.35×1.7米。从挖掘现场看,金丝楠木棺材保存完好,...
近日,仙游县鲤南镇发现一座宋朝古墓,仙游县文管办有关专家表示,该墓葬见证了宋朝时期仙游当地的墓葬习俗,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将进行抢救性挖掘。仙游警方表示,有群众报案称古墓4件陪葬品被哄抢,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记者在仙游县鲤南镇象运村看到,古墓呈长方形,整个墓室由青砖砌成,宽约0.80米,长2米左右,高1.3米左右。墓室的拱形券顶已被破坏,墓室内空无他物。据村民林镇元介绍,前几天他翻建旧房子挖地...
古墓现场 图为出土的四头铁牛、瓷片等文物 图为出土的四头铁牛、瓷片等文物 26日下午,在杭州市文物考古所有关人员的带领下,笔者登上半山皋亭山,一探这座南宋大墓的究竟。 这座沉睡了800多年的古墓位于皋亭山北麓,离半山镇刘文村1.5公里。爬到山腰,就能看到墓地规则排列的青色砖块。“就是这青色的香糕砖给了我们线索。”市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梁宝华介绍说。半山地区...
1985年,杭州开始治理中河、兴建中河路。每天午休时间,农民工下班了,单位在附近的金志伟吃过午饭,就去中河边捡碎瓷片。他天天捡,捡到了出自南宋官窑、越窑、龙泉窑、定窑、汝窑和高丽窑的瓷器残件。他越捡越不相信,这里有这么多宝贝——今天,38件南宋官窑瓷器经过修复都捐赠给了南宋官窑博物馆。 刚完成二期工程的南宋官窑博物馆这些天迎来了众多游客。在参观刚落成的“皇宫遗珍”展厅参观...
青色的香糕砖下,埋藏着一座杭州最大的南宋古墓。最近,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在半山地区有重大发现。 青色的香糕砖引起了注意 半山镇刘文村东部约1.5公里处,有一座当地很有名气的寺庙——显宁寺。现在,寺庙已经荒废,庙门口立着一块2004年竖的石碑“杭州市历史建筑”。 显宁寺所在的皋亭山北麓山坞内,正在进行省环保辐射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的建设。由于半山地区是杭州市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
墓室四周各有一座铁牛 修裁过的《中兴四将图》。作者为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住在清波门,清波门又有一名为“暗门”,故其又称为“暗门刘”。原图上四将身边各有一位侍卫。 青色的香糕砖下藏着杭州最大的南宋古墓 修裁过的《中兴四将图》。作者为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住在清波门,清波门又有一名为“暗门”,故其又称为“...
位于沙坪坝区的大学城,已发现两处至少是唐宋时期的古遗址。那么,占地33平方公里的大学城地下,究竟还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宝藏呢?昨日,市考古所负责人透露,预计下月进入大学城地下文物“探宝”阶段。 2003年,因为虎溪镇一带要修大学城,村民田某在搬迁祖坟时,从地下挖到一个将军罐。昨日,市文物考古所所长助理林必忠说,这个将军罐是云南玉溪窑产品,系元代早期的青花瓷,具有很高的文物价...
上海瑞金宾馆 记者昨日获悉,有上海市优秀近代历史建筑美誉的瑞金宾馆,后花园里深藏着曾被遗忘的宋代文物遗迹。记者昨天来到瑞金宾馆现场采访时看到,宾馆内的宋代文物遗迹就是史载的“淡井庙”局部遗址。专家表示,这个文物的景观已与宾馆内的优美环境连成一体,风雨同舟80个春秋。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具有文物保护意识的宾馆老法师,慧眼识珠,向有关方面上报了“淡井庙”...
前晚,一座宋代古墓惊现于石羊场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上。经过考古队员的小心挖掘,昨日下午,这座古墓共出土了20余件宋代文物,其中一对彩色的武士陶俑尤其引人注目,此外还有文俑、动物俑、买地券和钱币等。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古墓位于工地西南方,埋藏得并不深,墓顶距离地面只有78厘米,整座墓由扁长的石砖砌成。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座独墓,但发掘后考古队员才发现,古墓中有两间墓室,根据出土的文物判断,在此&...
持续两个月之久的“南海一号”穿梁工程今天全部完成。预计“南海一号”将于十二月中下旬打捞出水,并入住“水晶宫”。 据此间媒体报道,今天上午十一点三十六分,第三十六根也是最后一根底梁成功穿过“南海一号”的沉井。承担打捞工程的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现场监测显示,全部底梁都已到达指定位置。今天下午,工程人员开始对底...
前晚,一辆挖掘机在沙河堡片区A块工地上施工时,一铲子挥下去翻出了几块方砖,“难道泥土下埋有古墓?”警惕的挖掘机师傅赶紧收回钢臂,停下机器后迅速报告给考古部门。昨日上午,考古人员终于让一个轮廓完整的古墓重见天日。可惜的是,这个北宋年代的古墓不久前被盗墓者“光顾”过,偷走了墓中大部分文物。 昨日上午10点过,在该工地一棵大树旁的坑内,几名考古人员正在小...
发掘出的古代水井。 碎瓷器。 唐宋时期的广州人逛市中心,可能相当于逛“水城”。记者7日从广州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期在中山四路大塘街一工地发掘的古河堤,证明明代以前的仓边路一带是珠江支流。据测算,河道最宽处可达70米,足以行驶大型船只。 “到了明代,这段河道就被填埋,逐渐发展成为生活区。”专家介绍,河道遗址上清理出11眼明清时期的水井,...
图:出土的石刻 图:考古发掘现场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刚刚结束的桐梓县夜郎坝宋墓的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共清理墓葬8座,获各类精美石刻160余幅、瓷器12件、铜镜3面、少量铜、铁币,以及大量铁棺钉、棺环和桐籽等。此次发掘是黔北地区继1957年杨粲墓发掘后5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宋墓的科学发掘工作,这些发现再现了黔北宋代的繁荣,为研究黔北地区宋代的历史、文化、艺术和丧葬习俗及其川、黔经济、文化的交...
清末时期的铜烟枪造型独特,颇具西域风味。杜翠摄 工地一口清代水井的出土物比较特别,计有一把铜剑、两支匕首和一枚日本写着“宽永通宝”的铜钱(公元1625年铸造)。杜翠摄 中山四路大塘街一工地发掘出宋代古河堤,并出土大量生活器皿用具 唐宋时期的广州人逛市中心,可能相当于逛“水城”。记者昨日从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期在中山四路大塘街一工地发掘的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