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山东省临沂市通过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及市级名录的确立工作。通过普查,该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经基本完善。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悉心保护非物质遗产,积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该市的《木旋玩具》和《小郭泥塑》等7项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柳琴戏》、《郯马五大调》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踩饼 撞榨 去渣、炒熟、粉碎、蒸热、做饼、打榨……昨日,黄陂杨氏榨坊负责人杨德元穿上传统服装,用已逐渐远去的老手艺——木榨榨油法榨芝麻油。 杨德元用牛拉碾子进行粉碎,打着赤脚踩芝麻饼,还喊着号子击杵,用老木榨榨出一滴滴醇香芝麻油。该技艺400多年前就被写进《天工开物》,现已被列入武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记者近日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通过普查发现,目前全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06项。而藏戏这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成功入选了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我区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的大规模普查、搜查、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编辑出版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mi...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金坛刻纸被正式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天,该市市民纷纷走上街头,燃放鞭炮,载歌载舞,以示庆贺。 2008年,金坛刻纸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市刻纸艺术家朱晓坤、孙荣才、殷卓宁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12日28月,江西南昌宣纸刺绣创立人顾玉纯在展示宣纸刺绣作品。宣纸刺绣以特制中国宣纸为载体,主要以传统水墨画为蓝本,通过专色染制的丝线,深藏不露的针法进行创作,其绣品既能解决丝质绣品易起皱的缺陷,又比水墨画更具层次感。目前,该宣纸刺绣已通过南昌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近日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通过普查发现,目前全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06项。而藏戏这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成功入选了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我区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的大规模普查、搜查、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编辑出版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12月21日,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率文化部非遗保护督查组赴阿坝州汶川县检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情况。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青理东,阿坝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文芝等领导陪同检查。 督查组先后来到汶川博物馆、绵虒镇羌峰村及非物质文化传习所检查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情况。在检查中,马盛德就汶川县羌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深入调研,详细了解了正在建设中的汶川博物馆和羌碉的历...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确定的海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1项)和海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2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2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以公布。 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深入贯彻“保护为主...
近年来,海南藏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在抢救、搜集和整理当地民间文化艺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瑰宝——青海藏族酒曲,在海南州群众艺术馆的积极争取下,已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该项目正在努力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记者通过海南州群众艺术馆了解到,近年来,海南州群众艺术馆为了抢救保护青海藏族酒曲先后投资5万元,进行了初步的普查、搜集、整理和推介...
通报会现场 会议现场展示格萨尔研究成果 部分参会领导与学者合影 2009年12月17日下午,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小报告厅召开“《格萨尔》史诗传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通报会,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向新闻媒体通报了申请经过及其相关情况。第1页第2页 ...
为庆祝瑞昌撤县设市20周年,16日晚,瑞昌市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瑞昌剪纸、竹编、采茶戏、地盘舞、龙船调等文艺节目纷纷亮相让市民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精神文化大餐。
12月20日,记者从忻城有关部门获悉,忻城县“壮族悲歌”正向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刺。 “壮族悲歌”是壮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中产生的主要以表现悲剧为主题的唱曲,包括揭露残暴统治、爱情悲剧、生离死别、遗弃孤儿、虐待老人等内容。主要在广西中部壮族聚居区流传,其中,以忻城的“壮族悲歌”最具代表性。 据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当...
观众在云南省博物馆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 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画传人和国耀展示他用东巴文写的春联。 云南腾冲县皮影制作工艺传人刘安逵在表演皮影戏。 观众在观看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演变发展。 连日来,由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文化馆等主办的“记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在昆明举行,吸引众多市民参观。10多名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现场展演大理扎染...
11月18日,记者从莱州市文化局获悉,山东省政府日前公布了150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莱州市申报的吴式太极拳名列其中,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吴式太极拳创于清末民初。王有林,莱州大武官村人,为吴式太极拳创始人之一。他在北京师从全佑(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蝉之弟子)习武,得其真传。后与全佑之子吴鉴泉一起创编出太极拳新派(后来被称为吴式太极拳)。吴鉴泉南下授拳,王茂斋继续留在北京,成为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