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报讯(记者轩辕杨子)4月7日―13日,首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将作为本届西洽会的新增内容,在西安大唐西市举行。 此次“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是由文化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包括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首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三大主要活动以及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民间文物精品展评、海外文...
1日晚,西藏各族各界群众近两千人观看了在拉萨举行的今年首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演,以庆祝西藏第二个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尼玛介绍,这台节目汇集了西藏12个入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名录的传统音乐和舞蹈类节目,6名国家和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近80名民间艺术团和业余文艺演出队演员参加了演出。此次演出将持续3天。 在今天的演出上,昌果卓舞(男子腰鼓舞)、昌都锅庄、嘎尔鲁(宫廷...
开幕式现场 载歌载舞 3月30日,华夏-乡宁(云丘山)首届中和文化节在该县云丘山旅游风景区隆重开幕。当日,近5万游客参加。 中和文化,即是以中正为精髓,以阴阳动态平衡为原则,以中和为用的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据专家、学者的考证和挖掘,云丘山中和文化的内涵是:三个元素:生殖崇拜是中和文化之根,天人合一是中和文化之魂,和谐发展是中和文化之光;四个祈求:祈求风调雨顺,五谷...
定日洛谐舞 阿里古格宣舞 西藏传统民间舞蹈“弦子舞” 中广网拉萨4月2日消息(记者罗布次仁)今天中午,刚刚完成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调演”活动的西藏文艺团体,抵达拉萨不久,便在布达拉宫后山脚下的龙王潭公园,举行开放式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展演,赢得了西藏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了着力营造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
青海新闻网讯 工程总投资4850万元、空中俯瞰造型设计如同巨幅“坛城沙画”的黄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项目目前施工进展顺利,计划今年年底竣工。这一项目的建成,将成为黄南州集中展示热贡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保护热贡艺术,提升热贡文化品牌影响力,推进黄南文化旅游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据悉,这一项目建设规模14995平方米,是集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会展、交流、制作为一体,富有民族特色、使用功...
本报讯(记者陈远岸)桂林人对桂林米粉情有独钟。4月1日,记者从市文化局获悉,市政府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28项,桂林米粉也在其中。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为桂林米粉申报自治区“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手工技艺、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11个...
阳澄湖莲花岛上建起了最具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和品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作为相城区第三届“阳澄湖畔·油菜花季”主题旅游活动的一份见面礼,忆园生态博物馆昨天开门迎客。 忆园生态博物馆是一个以莲花岛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生态的、生活的、生产的、生物的”为主要陈列物,涵盖莲花岛居民和阳澄湖老百姓的生活、生产各个层面,展示了水文化 、生态文化、农耕文化、渔文化、蟹文化、民俗风情文化、水乡服...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文化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日前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文化部与陕西省政府联合举办的“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4月7日—13日在西安进行。此举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本届活动包括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首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以及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三大主题。其中,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邀请了我国西部各省...
新华网北京3月23日专电 “了解一个民族,就去听他们唱歌,看他们跳舞。”“他们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色生香。 从2月底至今,“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演活动”在京城举办了近一个月,2000多位少数民族民间艺人的悠扬歌声、热情舞蹈,让观众了解并记住了他们和他们民族的非遗项目。 由文化部和国家民委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
灯盏糕、瓯塑、瓯绣、细纹刻纸、黄杨木雕……这些温州众多散落于民间的“宝藏”、承载着瓯越土地千年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望集中向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展示。记者昨天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市开始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近日成立筹建办公室,决定加快推进该项目建设。 作为东瓯名镇的温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目前进入各级非...
灯盏糕、瓯塑、瓯绣、细纹刻纸、黄杨木雕……这些温州众多散落于民间的“宝藏”、承载着瓯越土地千年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望集中向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展示。记者昨天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市开始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近日成立筹建办公室,决定加快推进该项目建设。作为东瓯名镇的温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目前进入各级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
在这里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首场演出引来了人们的阵阵掌声。最后一个节目是羌族多声部民歌——《萨朗》。欢快的曲调、流畅的节奏调动起了全场观众的热情,也把整台演出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萨朗”,羌语意为“唱起来,摇起来”,为自娱性舞蹈。羌族人在跳“萨朗”时,手牵着手围成圈,一...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上撰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文章指出,近几年来,文化部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文章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