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昭陵六骏”是位于礼泉县唐太宗昭陵北面祭坛内的六块主题性石刻浮雕作品。公元636年,与李世民相濡以沫的长孙皇后病逝,唐太宗下诏营造昭陵,让当时着名的画家阎立本将他在统一战争中乘过的立有战功的六匹战马描画成形,并亲自作诗赞咏,由技艺高超的工匠采用高肉浮雕的手法刻在高172厘米、宽205厘米、厚28厘米、重约2.5吨的青石屏上,分两组列置于陵北祭坛的东、西两庑内,东庑房内为“特勤骠”、“青骓”、“什伐...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看守所的8个多月时间里,61岁的杨文德每日面向西打坐,诵读佛教《心经》与《金刚经》。 2013年6月,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家修行的“三宝”弟子(注: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是指佛、法、僧;信仰佛教的出家人和在家修行的人都称为“三宝”弟子)杨文德被福建福鼎警方立案调查,现已取保候审。 杨文德皈依的师门——千年古刹昭明寺先后有多位...
据中证网报道,日前,一场名为《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 2014典藏·山水作品展》(以下简称《典藏·山水》)的艺术盛宴已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隆重揭幕。作为参展嘉宾之一的“台湾国画第一人”、“当代墨彩大家”江明贤先生,不远千里从海峡对岸赶来共襄盛举。和他一起参展的还有另外15位国家画院的同仁,他们均是当前山水画领域各画派的翘楚,联手带来了超过200幅最高水准的山水佳品。能将如此众多的山水大家及...
高:3.7cm 口径:8.2cm 底径:3.5cm 斗彩又称“逗彩”,因瓷器釉上釉下色彩斗艳争奇而得名,斗彩瓷器是明、清彩瓷中名贵品种之一。瓷器的斗彩制法是从青花和釉上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釉下青花的蓝色与釉上红、黄、紫、绿等深浅不同的颜色,相互配合组成画面纹饰。明成化年间,“斗彩”技艺已经非常成熟,传世明代成化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为主。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高烧银烛、锦灰堆、高士、娃...
7月14日,故宫博物院发布声明,否认网上有关“故宫有一处在修的建筑起了火苗和烟”的消息,声明中表示火源来自在南筒子河西北角公共绿地处松树下,而非故宫管辖区域,并称火源已被北京六建集团施工方保安人员及时扑灭,而且随后赶到的公安消防人员也对着火点进行了妥善处置,故宫方面还表示此次着火未造成任何损失。 声明全文: 关于有网友发布微博称“故宫在修建筑起火”的说明 2014年7月14日13:03,网友...
15日,南充市嘉陵区出现明代古墓的消息,引起了市民和考古人士的注意。记者从南充市嘉陵区文管所了解到,古墓初步确认为明代墓,但基本已被破坏。 据了解,事发地的小地名叫“古坟嘴”,如今属于古坟嘴社区,现场工地为四川香雪制药厂内。工地施工人员发现古墓后,立即保护现场并报案。派出所接到报案后,派出民警现场值守,防止挖出的物品遭到哄抢,并及时向文管部门通报。 嘉陵区文管所所长唐冲告诉...
红山文化 玉兽形玦 把玉材料制造成各种器物或装饰品,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传绕工艺,从考古学资料看,我国玉文化大约有一万年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历朝历代持续不断的发展,造就了精美绝伦、独树一帜的艺术王国。随着玉器运用于生产、装饰,到登上祭坛沟通神灵、标榜尊贵而渗透到氏族群体原始集团的社会生活之后,其神秘而崇高的内涵逐渐完善,并渐趋形成广泛、系绕的独立规范与形式,成为维系社会群体生存与...
西部画家汤卫明 我早就有为汤沐(汤卫明笔名)先生写点文字的冲动,开始我觉得很容易,但真正想动笔时,却犯起难来。自认为容易是因为我和他相识十年有余尽管各自都忙,但也时常电话联系,总感觉他颇为用功,也不便打扰。偶有相约,也与他话头颇合。每当看到他的新作,都有一种“时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 我对中国画一知半解,甚感惭愧,但汤沐先生总是谦和地拿出他的新作让我一一过目,他那种儒雅、...
明代古墓现场 今日下午,南充市嘉陵区城郊一建筑工地,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明代古墓,为防止盗抢事件发生,辖区派出所民警现场值守,等候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工地上挖出古墓了!”今日下午,该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嘉陵区都尉街道办古坟嘴社区迅速传开,许多居民争相打探情况。 第一个发现古墓的是开挖掘机的何师傅。他说:“挖出古墓大约是上午11时的事,当时一挖下去就感到很费劲,感...
歙县许村镇金村的明代古祠“惇睦堂”,距今有近500年历史了,因为损毁严重,当地村民及文物部门筹资百万元修复了前两进。7月12日,当地举行古祠修复后的悬挂匾额、悬挂祖容画像及祭祀等传统活动,吸引大批摄影家及徽州文化研究者。当地文物部门表示,还将筹资修复第三进。 村民筹款修复古祠堂 据了解,惇睦堂建于公元1536年,时值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已近500年。惇睦堂有三进和三个天井,占...
林金聪向记者展示这对抱鼓石照片 照片上,抱鼓石雕刻着凤穿牡丹图案 “不好了,大厅堂的抱鼓石没了!”昨日清晨5时30分,黄石镇黄石社区早起的居民林风贵发现自家先祖厅堂的一对抱鼓石不见后大声叫道。丢失的抱鼓石是明万历年间都察院右督御史林贽故居现存唯一有价值的文物。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黄石社区市下埕时,只见林氏家族各房代表聚集在厅堂外。看着抱鼓石留下的...
记者日前整理材料时,发现在安徽省枞阳县浮山枕流岩上保存有明代融籍学者林古度的题刻(如图),弥足珍贵。 该题刻幅宽34厘米,高37厘米。行书,纵7行。题目是《同钟伯敬烛壁》,诗曰:“生石初何知,镌勒后人意。奇妙触心目,安得废文义。片语若不磨,知必具岩气。明烛备梯览,独善岂终秘。”落款是“闽,林古度。” 钟伯敬(1572-1624年),名惺,湖北竟陵(今天门市)人。明万历三十八...
每一个朝代的建筑,或多或少都会对后世产生影响。明代的建立,使得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出现了强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代建筑上承宋代营造法式的传统,下启清代官修的工程作法,其风格与宋元两代相近,古朴雄浑,明代中期的建筑风格严谨,而晚明的建筑风格趋向繁琐。 明初的经济繁荣促进了各类建筑的发展。首先是南京、北京和大规模宫殿、坛庙、陵墓和寺观的建成,如两京宫殿、十三陵、天坛等,都是明朝有代表性的建筑...
明代古墓现场。 14日下午,南充市嘉陵区城郊一建筑工地,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明代古墓,为防止盗抢事件发生,辖区派出所民警现场值守,等候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工地上挖出古墓了!”今日下午,该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嘉陵区都尉街道办古坟嘴社区迅速传开,许多居民争相打探情况。 第一个发现古墓的是开挖掘机的何师傅。他说:“挖出古墓大约是上午11时的事,当时一挖下去就感到很费劲,感觉挖机碰到硬东西...
石峁城址外城东门址 石峁遗址是陕北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晚期的人类活动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也是中国已发现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面积约425万平方米。该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重大考古发现”。 1976年,在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