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自2001年开始该院就为西藏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伸出援手,历时14年先后完成了布达拉宫、萨迦寺、罗布林卡三大重点文物的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再加上阿里古格遗址和日喀则夏鲁寺壁画保护修复项目,专家们共累计修复各类病害壁画8800余平方米。 据了解,在敦煌研究院对西藏支持的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壁画的保护修复技术也取得了进展,从壁画保存现状调查评...
敦煌研究院16日披露,自2001年开始,该院历时14年先后完成了西藏三大重点文物布达拉宫、萨迦寺、罗布林卡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加之阿里古格遗址和日喀则夏鲁寺壁画保护修复项目,累计修复各类病害壁画8800余平方米,最大限度保持了壁画的原貌。 据介绍,在此基础上,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壁画保护修复技术取得进展,从壁画保存现状调查评估、病害机理综合分析、修复材料与工艺筛选等方面,都制定了...
蒋威,男,1955年出生。博物馆工作专长为现代工艺与陈列展览设计。1980年9月至1982年9月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学习;1986年8月至1988年9月在中央民族大学国画研究班学习。曾先后在内蒙古包头陶瓷美术研究所、包头市博物馆展览部工作,后任内蒙古书画院研究室主任,内蒙古博物馆陈列部研究馆员,北京地税局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现任故宫博物院科研处(研究室)副处长、研究馆员。兼任文化部全国艺...
胡德生,男,汉族,1949年1月12 日生于北京。 1975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同年入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家具的保管与研究。自1984年起,先后古典家具专业论文和文章30余篇,出版多部专著,并受香港、台湾、山西、山东、天津、北京等地区的大学及文化团体邀请举办古典家具专题讲座。 主编《国家馆藏文物定级图典》之《明清家具卷》,并在此过程中,制定出《明清家具定级标准评分表》。...
古籍是古代书籍的简称,它以文字形式记录下中华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由于古籍不易保存,所以对古籍有效的保护传承十分重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自建院后,对古籍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为提升对院藏古籍的预防性保护能力,优化...
陈丽华,女,汉族,1953年11月2日出生,辽宁省大连市人,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研究馆员。1971年在大连旅顺博物馆参加工作,曾任陈列部主任。1986年4月调入故宫博物院陈列部工作,先后任陈列部业务秘书,工艺组副组长、组长。1998年任古器物部副主任,2002年4月任宫廷部主任。2007年4月由文化部任命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2014年1月经中共文化部党组研究决定,免去副院长职务,办理退休手续。 ...
春花,女,蒙古族,1966年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好腰苏木腰音塔拉嘎查牧民家庭。1981-1984年间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二中学习,1982年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优生奖。1984-1988年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88年获得学士学位,并分配到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教师进修学校,任地理教师4年。1992-1995年间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蒙古语言学,1995年获得文学硕士学...
丁孟,男,汉族,1960年出生,祖籍辽宁普兰店。1981年供职北京故宫博物院,大学学历。从事青铜器、铜镜、钱币的管理和研究工作。1998年任金石组组长,2000至2002年参加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主修考古与博物馆学。2004年任古器物部副主任。2005年被评聘为研究馆员。担任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的鉴定委员,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青铜专业委员会理事,中...
杜廼松,男,汉族,1937年6月生,北京市人。青铜器与古文字研究和鉴定大家,被海内外誉为“青铜器鉴定第一人”。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98年被国务院参事室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供职于故宫博物院,协助著名古文字、青铜器学专家唐兰先生作研究工作。 几十年来,主要从事青铜器、古文字和商周秦汉考古的...
冯小琦,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古陶瓷研究。 先后在故宫博物院保管部陶瓷组、研究室、古器物部从事古陶瓷的保管、研究、陈列、古陶瓷窑址的调查与标本的整理工作。 师从冯先铭先生,跟随先生鉴定、讲学和古窑址调查。曾主持“明初洪武、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中国古代窑址标本”展览。自2005年至20011年已调查全国14个省...
郭福祥,男,汉族,1966年生于河北承德。 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博物馆学专业,同年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主要工作为宫廷文物的保管、陈列和研究。现为研究馆员。从事帝后玺印、钟表、中西文化交流、宫廷生活等方面的文物和历史的综合研究。 在故宫工作的二十多年中,努力将自己的研究与故宫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例如,针对故宫藏品中十分重要但过去又少有研究的帝后玺印、钟表两类文物,利用档...
8月9日下午,市政府召开2016年第10次常务会议,听取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暨首届鄂尔多斯国际创意文化大会相关情况汇报,研究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有关事宜。 市委副书记、市长牛俊雁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赵文亮,副市长呼禾、祁毕西勒图、石艳杰,市政府秘书长高占胜出席会议。市直有关部门和相关旗区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第三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暨首届鄂尔多斯...
8月10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赟带领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扶风调研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建设情况。记者了解到,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正在加紧建设,科研展示区所有建筑单体土建安装工程基本完工,主体工程和二次结构工程已全部完成。 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项目位于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是依托周原遗址高标准建设的国内外首座国际化周文化考古研究机构。项目融合了周文化元素的仿古建筑,包括文物库房、文物...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共同主办,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的第13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文化遗产的价值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推行了1300年,对古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道德、民俗等各个领域,都产...
金代黑釉剔花缠枝纹罐,山西省怀仁县文管所藏 我国的古代陶瓷,不论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文化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增添了绚丽夺目的瑰宝。陶瓷这门独特的艺术,从来就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早已成为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使者”。由于陶瓷器特有的魅力,引得无数学者专家和雅人韵士的鉴赏与研究,不仅出现了不少言陶的专著,在古诗文中也多有反映。但是,古代对陶瓷的研究,多侧重于艺术欣赏和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