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丹巴绕旦老人在西藏唐卡绘画界颇有名气。与过去唐卡技艺“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不同,他不仅在家招收了30多名学徒,还在西藏大学开办唐卡绘画班,通过学院式教学方式传承唐卡艺术。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旦增说,西藏非遗传承方式正日益走向多元,“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僧不传俗”的传统正在被打破,非遗传承人对学徒的标准和要求也比从前更加开明,这在以前很难想象。...
3月17日,纽约邦瀚斯成功举办了《印度、喜马拉雅与东南亚地区瑰丽藏品》主题专场拍会,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其中,中国西藏地区十六世纪精美画作密集三十二尊金刚坛城图甫一亮相即引发了激烈竞夺,竞拍价格一路走高,最终以92.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71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此类藏品的拍卖历史新高,一举成为了本场拍会的领衔珍品。图为中国西藏地区十六世纪密集三十二尊金刚坛城图。该精致藏品历史悠久且保存几近完好...
想亲自体验木刻吉祥图案印刷吗?想观看丝绸特展吗?想参加藏历新年系列年俗活动吗?藏历新年去西藏博物馆吧。为进一步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西藏博物馆经过精心准备,将在藏历新年期间举办藏历新年年俗文化活动。 丝绸特展 分为3个单元 提到丝绸,人们首先会想到苏杭一带。3月2日(藏历大年初一),西藏博物馆隆重推出《盛世华彩——西藏博物馆丝绸特展》,让拉萨市民在...
20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获悉,西藏自治区已有158函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今年已成功申报了第五批500多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据悉,西藏历史上古籍的收藏以寺庙为主,之后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开始了古籍的收藏、整理工作。西藏现存古籍大多数集中保存在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市的各大寺庙、博物馆和研究机构里,内容涉及历代名人传记、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因明学、格萨尔传、书信集、建筑学...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藏医药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已完成申报文本、视频的撰写及拍摄,并已正式上报文化部。 藏医药已在雪域高原传承了2300多年,是中国目前最为完整、最有影响的民族医药之一,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藏医学与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吉吉说,藏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民族医药的典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七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大昭寺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建造于公...
纽约邦瀚斯将于3月17日举办《喜马拉雅与东南亚国家与地区艺术珍品》专场拍会,届时将呈献由美国私人藏家所珍藏的一系列喜马拉雅地区超凡艺术藏品。本次拍会将在纽约亚洲艺术周(AsiaWeek,3月14日至22日)期间举行,保存几近完好的西藏密集三十二尊金刚坛城图将惊艳亮相、闪耀全场,其历史可追溯至1520年至1530年,极为珍贵,有望成为整场拍会的领衔珍品,拍前估价为40万至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4...
铁镶嵌金的牛皮钱包 铁镶嵌金的碗套 西藏的铁器工艺非常丰富。被西藏收藏界誉为“铁器收藏大王”的丹增达杰,收藏了大量的西藏铁器工艺品。在这些年代久远的藏品背后,我们希望能找到些许通往西藏历史时间的线索。 在所有的铁器藏品中,我第一眼看到了这个铁镶嵌金的牛皮钱包。钱包是用牛皮做底,钱包的圆面是铁做的,上面镶嵌了一层薄薄的金子。金子勾勒的花纹非常考究。绘有4条龙和2只鸟。龙分别在东南西北各一方...
近日,西藏大学关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传承研究与数字化保护》课题获得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资助,这是西藏高校获得的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该课题是由西藏大学联合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藏艺术研究所联合申报的,获得资助经费80万元。 西藏拥有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美术、手工技艺等在内的丰富多样的非遗资源。2006年,西藏全面启动非遗普查工作,成立了12支非遗普...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近日,西藏首次启动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可移动文物指馆藏文物和可收藏文物。西藏是全国文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可移动文物是西藏文物资源的 “重头戏”。据介绍,此次普查工作的范围不仅包括1965年(含)以前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献资料和手稿等,而且涵盖由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登记的1965年后的藏品,以及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
记者尕玛多吉从西藏昌都地区文物局获悉,该地区察雅县近期在“川藏联网工程”16标段施工中,发现一批距今约2000多年的古墓葬,其中3座墓葬均遭较严重破坏,人骨及石棺板零散分布于基坑内外的散土中,无随葬品,推测应为二次葬。 据昌都地区文物局局长永忠达瓦介绍,该古墓葬位于察雅县烟多镇如给村东约450米查那秀半山腰的一台地上,暂命名为“查那秀墓地”,墓地地...
西藏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舞蹈、音乐、戏剧、美术、传统节日、手工技艺等历史悠久,积淀厚重,堪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种类众多的“非遗” “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2005年启动以来,取得了很大进步,很多之前没有被发掘的资源都逐渐被老百姓所了解、熟知。我们会在全区范围内定期做一些普查,经过普查后了解到,目前全区共有民...
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近期在“川藏联网工程”16标段施工中发现一批距今约2000多年的古墓葬。西藏昌都地区文物局副局长洛松曲扎5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施工中共发现墓葬三座,三座墓葬均遭较为严重破坏,人骨及石棺板零散分布于基坑内外的散土中,无随葬品,推测应为二次葬。 该古墓葬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烟多镇如给村东约450米查那秀半山腰的一台地上,故此该墓地暂定名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