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18日在呼和浩特举办的“草原丝绸之路交流合作国际论坛”上获悉,中国境内共有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四条丝绸之路。 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方说,一是汉唐两京(长安和洛阳)经河西走廊至西域路,这是丝绸之路的主道,它因通过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中亚的若干沙漠地区而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沙漠路线;二是中国北部的草原丝绸之路;三是中国四川、云南和西藏的西南丝绸之路;四...
2007年12月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成功,并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日前,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大型跨国全媒体报道团来到风光旖旎的海陵岛十里银滩,走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邀请黄铁坚馆长与我们一起为您揭秘“南海一号”从发现到打捞到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 纯属意外的考古发现:“南海一号”惊艳出水 据黄铁坚介绍,“南海一号”的发现其实是一个美丽的...
记者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蒙古族源学术研讨会上获悉,在中国北方呼伦贝尔草原发现的岗嘎墓地和谢尔塔拉墓地,为探寻蒙古族起源提供了重要考古实证。 当前正在进行发掘的岗嘎墓地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呼伦贝尔草原迄今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以独木棺为葬具的古墓群。 岗嘎墓地墓葬棺木样品经C14测年检测,为8-12世纪游牧民族遗存。从陪葬品特征看,有马鞍、马镫、马...
北京青年臧彬是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员,他对文化和考古颇感兴趣。近日,臧先生正在准备参加一场考古旅游,他告诉记者:“考古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旅游方式,看惯了名山大川,我更愿意寻求新的旅游方式。” 事实上,近年来,一种区别于传统旅游方式的考古旅游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悄然流行的考古游 业内学者赵英梅曾表示,考古旅游并不是最新事物,它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
近日,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对黄骅市沿海23个村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一批从海下打捞上来的瓷器被认定为金元时期的文物。而这些瓷器与海丰镇遗址出土的瓷器相似,这为“海丰镇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的观点增添了新的佐证。 此次调查由黄骅市博物馆和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联合开展,历时20余天。据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领队雷建红介绍,此前在南排河镇后范村发现...
据美国《芝加哥论坛报》8月23日的报道,考古学家在墨西哥东南部的热带丛林中发现了两处玛雅古城,而且考古学家认为那里还有更多的遗迹等待被发现。 伊凡·斯普拉克是此次考古发现的带头人,据他介绍,他们此次发现的两座玛雅古城分别叫做Lagunita和Tamchen ,是他们在整理该地区地质照片时发现的。 这两处古城大约在公园600~1000年达到他们的全盛期,从考古学家们的分析...
近日,我省考古专家基本成功修复一件唐代贵妇“裴氏冠饰”,这是我省继唐高祖第五代孙女李倕冠饰之后,修复的第二件唐代贵族女性冠饰。 据了解,“裴氏冠饰”出土于西安唐代阎识微夫妇墓,从随葬品组合情况来看,专家推测有可能为皇家御赐。经过清理,考古人员发现“裴氏冠饰”材料有铜、金,也有玉质、绿松石、珍珠等。饰件多用捶打工艺,并首次发现了表面鎏金的铜珠。但在出土时,虽然部件比较完整,但已经全部散落,不...
26日,考古专家袁靖于此间参加蒙古族源学术研讨会时表示,科技考古对考古项目研究推动作用明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介绍,科技考古是指依据考古学的研究思路就是依据考古学的研究思路,借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方法与技术,对考古遗址进行勘探,对遗址所在的区域进行调查和采样,对多种遗迹和遗物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对各类与考古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定量统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认识遗址或遗迹的空间...
“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建设,集综合旅游、休闲、科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充分展示、传播泥河湾独有的远古文化,全景式地再现200万年前人类文明进化的场景。”相关业内人士介绍说,这是去年开工建设的阳原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的主旨和目标。 泥河湾遗址群因具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在世界已经发现的53处100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文化...
山西晋城下川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考古工作者在一处5×8米的开方地层中发现三处万年前的火塘、多粒禾类植物种籽和一些石器、石片。负责此次发掘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杜水生说,发现表明这里很可能是一两万年前人类的一个栖居地。关于发现的禾类植物种籽,需进一步做成分化验和碳14测定,才能确定种籽的所属时代,可能为探讨当时人类行为社会特征和对植物起源的利用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下川遗址位于山西省...
在发掘出摩诃池遗址后,成都体育中心附近又挖出蜀王府城壕,原规划提出的停车场项目是否继续,有热心市民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昨日,市规划局透露,目前该片区涉及的停车场工程已暂停,下一步,待考古和论证工作结束后将研究确定新的城市规划。 据了解,成都体育中心整体提升改造,此前计划在南侧建一座地下停车场,预计车位约500个,建成后向公众开放。停车场上方将放置体育设施。今年5月,该区域发掘出摩诃池遗址,7月份...
里耶秦代简牍(湖南龙山里耶古城出土) 执盆侍仆女俑(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出土) “中国考古新发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考古学论坛的固定主题,该论坛每年都要从年度考古发掘成果中评选出六项重要成果,由这六大考古发现的主持人在论坛上进行介绍与阐述。10多年来,这个论坛为促进我国考古学重大成果的传播与交流,提升考古研究的学术质量,推动中国考古学的繁荣和发展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已经成为中国考古界...
王仲殊著《三角缘神兽镜和邪马台国》日文版 王仲殊著《汉代文明》英文版 新近面世的《王仲殊文集》收录中国社会科学荣誉学部委员、考古学家王仲殊70余篇学术论文及田野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内容厚重,其中许多涉及汉唐考古和中日考古比较研究的成果,已经被学界视作经典。 王仲殊的治学特点之一,和一些前辈考古学者同样,即以对于中国古代文献的熟悉和理解,作为推进考古学的重要条件。自王国维提出“二...
挖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与挖掘工人需要频繁交流 “宜宾发现东汉崖墓”追踪 近日,在宜宾高庄桥附近的成贵高铁施工现场发现了四个疑似古墓的洞穴,其中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个人形陶俑。经宜宾市文管所初步判断,洞穴系东汉晚期的崖墓,距今已1800余年(本报曾报道)。昨日,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5名专家到达现场,正式开始对古墓进行清理挖掘工作。 挖掘现场忙碌 洞穴已基本露出原貌 昨日上午8时,5名专家到达现场...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阳原县获悉,由河北省泥河湾管理处组织的泥河湾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掘出一个较完整的象头化石。 发掘出的象头化石微微向上仰起,一根象牙化石较完整,长1.5米,另一根象牙前方有残缺,长度1.2米,象的臼齿化石清晰可见。 据介绍,象头化石埋藏在河流相的沙层中,已经过搬运,推断象头化石应该是经长年雨水冲刷而滑落至此。 到底是百万年的猛犸象头化石,还是南方象演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