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川剧《火焰山》 明年,一部根据川剧《火焰山》改编的动画电影将在世界范围放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变脸、吐火等也将在动画中真实表现。而这,也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扬发展的新尝试。 孙悟空形象有海外受众基础 3D动画版的《火焰山》由四川省川剧院、喜悦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加拿大卡柏托动画公司共同打造。上月,11分钟的《火焰山》演示片首次曝光,片子简要陈述了《火焰山》的动画设计技巧及市场卖点。 &...
广东与东盟非遗保护传承交流论坛开幕式上表演的瑶族歌舞。南方日报记者张由琼摄 广东省与东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合作倡议书 我们来自文莱、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家的文化部门官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者,在出席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交流会期间,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继承和利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们一致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各区域、各民...
本报临汾11月6日讯 (记者 靳淑琴)今年临汾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全省三个第一,即非遗普查信息和线索数量全省第一、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评选数量全省第一、申报国家级名录项目数量全省第一。 今年3月份以来,根据山西省《关于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的通知精神,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了合理安排和精心组织,经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据库认真筛选后,确定信息...
东盟官员赏广东“非遗”表演:太美妙了! 广东与东盟“非遗”交流会昨开幕123项各色“非遗”随你睇 南方网讯(记者 刘艳玲)潮州大锣鼓敲响,湛江傩舞、粤剧扮相等相继舞开唱响,广东省与东盟“非遗”交流会开幕了。今天上午,受邀的东盟七国文化官员看完表演直说:太美妙了!从道具、服装到歌舞,都很美。 赠广绣...
潮州大锣鼓敲响,湛江傩舞、粤剧扮相等相继舞开唱响,广东省与东盟“非遗”交流会昨天开幕了。 上午9点在佛山南风古灶内,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向东盟的文化官员赠送广绣,希望广东和东盟携手保护和传承“非遗”这种人类共同记忆。开幕式上展示了英歌舞、咸水歌、狮舞等七项广东“非遗”,令东盟文化官员们不停点头,连称:太美妙了,服装、道具和表演...
本报讯记者王晓琦报道: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昨天在佛山开幕,与此同时,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也揭开面纱与市民、游客见面,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盛宴让市民和游客狂欢。 盛宴前:民俗味道浓厚 在昨日开幕式之前,南风古灶的大门贴着具有佛山特色的木版年画,整个大门前张灯结彩,“鸡公榄”大叔在门前表演,大门两侧两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南方日报讯(记者/郭珊李文龙)昨日,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交流会在佛山圆满落幕。来自东盟各国的文化部门官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者,与广东代表共同发出《广东省与东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合作倡议书》,表示愿意加强在国际多边文化领域的协调与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 两天的交流会,东盟与广东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继承和利用进行了深...
本报佛山讯昨天,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论坛在佛山举行。省内外专家学者、东盟各国代表及省文化厅有关领导,就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据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健宏介绍,广东“非遗”保护工作,从“开放性”、“兼容性”这两个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具...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非遗名录建立了、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明确了、越来越多的项目申遗成功了……就在非遗保护日渐升温之时,一些问题却被遮蔽在热潮之中,容易被人忽视。 第一,非遗保护根在民间,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关注应可更加广泛。在一个非遗论坛现场,我见到了一位羌族姑娘从地震灾区带来的精美的羌绣。这羌绣上面流淌的是这个“云朵上的民族”...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成都,令成都成为“非遗之都”。为进一步推进“非遗”传承教育,普及“非遗”知识,营造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明日下午,由市文化局、成都大学主办,市文化馆和“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走近传统文化,传承文明精...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佛山已经上升到国际高度,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上周开幕,传递出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是政府将与NGO联手抢救非遗。抢救非遗已是各方共识,但如何真正取得实效却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 我们首先必须清晰地了解非遗之所以成为非遗的原因。非遗大都是农耕社会的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传统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环境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加剧了社会...
“花腔鼓”可能是我国北方仅存的傩舞。白翔 摄 北方傩舞、源自汉代的苎麻造纸技艺、可能成为戏曲史上重要发现的“地台戏”、远离海洋的妈祖信仰等一大批重要文化遗产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逐渐被发现…… 判官头戴狰狞面具,耳挂红髯,足蹬高方,手擎虬杖,五个小鬼披头蓬发,分别拿着遮阳伞、折扇、索命牌、长铁链等,紧随判官,伴着梆子鼓乐,不时打量周围人群,似乎在寻找要捉拿的恶人。 这一切都符合主要分布在...
资料图片:襄汾赵雄花腔鼓亮相平遥古城(来源:山西襄汾综合门户信息网) 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赵雄村一带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傩舞。它源于祭祀,是别具风格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与传统的鼓乐表演不同的是,襄汾花腔鼓的表演者和伴奏者均戴“阴曹鬼怪”的面具,使用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表演内容为“五鬼闹派”和“众鬼闹判̶...
2009年最大的文化活动是什么?四川人会说:第二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今年6月举行的这一文化盛会,吸引了海内外嘉宾和各界群众600万人次参与,拉动成都市各类社会消费54.2亿元,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赢得世界的瞩目…… 成都人更为自豪的是,这一盛会将永久落户成都。一个多月前,文化部已正式批复,每两年在成都举办一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本月,成都市有关方面将...
中新社佛山十一月六日电(记者 孙建驹)广东与东盟八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六日上午在佛山市开幕,以工艺和美术类项目为主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也在此间展出。 老挝、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八国的文化官员和专家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分别向东盟八国文化使者赠送“广绣”礼物。 记者看到,广东佛山醒狮、连南长鼓舞、潮州大锣鼓、普宁英歌舞、湛江傩舞、中山咸水歌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