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魏钟繇少时,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还与太祖、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议用笔法。繇忽见蔡伯喈笔法于韦诞坐上,自捶胸三日,其胸尽青,因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乃活。繇苦求不与。及诞死,繇阴令人盗开其墓,遂得之,故知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由是更妙。 繇曰:“岂知用笔而为佳也。故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临死,乃从囊中出以授其子会,谕曰:“吾精思学书...
明 1981年福建南平采集 通高83厘米、口径49厘米、厚2厘米、重77千克 此钟呈褐绿色,覆釜形,葵口;钟钮为双龙柄,钟肩表面浮印十二组云气如意纹,腹中部以云水波浪纹为母题,还铸有铭文、八卦、云雷等字纹;主纹饰上部环绕一周八卦纹,共五组,其中第二、四组各铸有“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铭文。铜钟下部的铭文为:“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
1964年中央办公厅派人到上海来挑选我们四个人到北京工作,主要是为了把我们培养成为速记员。教我们速记的老师是李瀚泉,就是到上海来找我谈话的那位“脸色微黑、身体高大的中年干部”。其实,李瀚泉当时只有32岁,行政17级。他1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参加工作,后调到中央办公厅从事速记记录工作。据李瀚泉介绍和机要室一些老同志的回忆,中央在延安时期已经有速记了,1942年5月毛主席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文坛伉俪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便应了这句话。1932年早春,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两人初次偶遇,杨绛觉得他眉宇间“蔚然而深秀”,钱钟书被她“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的清新脱俗吸引,丘比特的金箭暗暗射中两人,一段旷世情缘就此徐徐萌发……》钱钟书生平 相识:人生若只如初见 杨绛出生在无锡一个书香门第,清逸温...
“大和·夹钟清”钟,通高27.6cm,舞广13.8cm,舞修17cm,鼓间14.7cm,铣间18cm. 此钟属椭圆筒式乐钟。钮作相对的扁体双夔龙,龙首饰粟纹,龙身饰回纹,二龙之间有一方形小环钮。钲部周廓及篆带饰多层蟠虺纹,乳枚作螺旋式半球体,隧部以蟠虺纹组成翼形图案。钲部正中正面阴刻篆书“大和”二字,周围有明显的铲磨痕迹,显然是在原有刻铭上改刻的;背面阴刻篆书律名“夹钟清”三字。 此钟...
蟠螭纹编钟(9件),战国前期,通高21.1cm,宽14.6cm,重2.57kg;通高19.8cm,宽13.8cm,重2.17kg;通高18.9cm,宽12.8cm,重1.7kg;通高16.9cm,宽11.5cm,重1.36kg;通高15.6cm,宽10.8cm,重1.12kg;通高14.3cm,宽9.9cm,重1.04kg;通高13.2cm,宽8.8cm,重0.89kg;通高11.8cm,宽8.2...
在近些年的考古发掘中,铜陵地区已陆续发现10多件铜铙和甬钟,分别出土于春秋时期的墓葬和窖藏,钟体大都较小,并且不成组。1993年2月在铜陵县董店镇双龙村西冲又发现了五件形休较大的编钟,其中有三件为一组。编成一组的三件甬钟,最人的一件通高50厘米,甬长15厘米,钟口宽23厘米。钟面上饰有由云龙纹变化而来的窃曲纹。钟体铸有36个枚,枚高4厘米,它既是甬钟上的装饰,还能纠止甬钟在铸造过程中形成的不均匀性...
年代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出土时间、地点 1975年出土于莒南县大店镇 打击乐器。九件一套,形制相同,大小递减。长方形鼻纽。篆带饰变形蟠螭纹,鼓面饰兽面纹。篆带上下及两篆间各有涡纹钟乳突起,每区三层九枚,正背四区共36枚。正面钲间和铣部铸阴文七十字,内有“莒叔之仲子平自作铸其游钟”字样。这套编钟形制轻巧,研究者认为它是莒国国君田猎郊游的专用娱乐乐器。(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这件编钟通体鎏金,金碧辉煌,其重达28.2公斤。体腔呈圆鼓状,下口平齐,仿自周代镈钟。平舞上设龙纹钮,精雕细刻,格外传神,每排枚之间为八卦纹,鼓部有一圈八个大而扁平的音枚,一面钲部为楷书“康熙五十四年制”,另一面钲部为楷书“蕤宾”,铭文外均有长方框,上置八卦形凸枚。此器制作之精丽、器型之规整、造型之大气,无不显示出庄严、华贵的皇家风范。
大明嘉靖“错”字大铁钟, 悬挂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江南第一祠”美誉的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村的胡氏宗祠的左厢里。有人曾撰文这样介绍“绩溪县”:中国所有经商的人,都知道一个名字——胡雪岩;中国所有读书的人,都知道一个名字——胡适;中国所有当今的人,都知道自己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胡锦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的是,胡雪岩、胡适、胡锦涛,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神奇的安徽省绩溪县。而大明嘉靖...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以德文第一次正式出版,距今整整170年。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并且博览群书。根据史料记载和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一些同志回忆,毛泽东最喜欢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他阅读的第一本,也是让他刻骨铭心、钟爱一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属《共产党宣言》...
名称:青釉甬钟 年代:春秋 规格:高34、铣距14、于距12.2厘米 简介:青釉甬钟为仿青铜器编钟的造型,饰有云雷纹、连珠纹,胎质坚硬,外施薄釉。原始青瓷从商代始烧,经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鼎盛时期,瓷器的烧制技术更加娴熟,质量明显提高。此器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藏。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度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体的原料,这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中,党性一词在1941年之前很少出现,而在1941年之后成为热门话题,原因就在于这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今天重读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或许对于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增强党性,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强党性,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决定》对增强党性作出了明确规定 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国共关系问题上的一个...
1978年,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它是中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 “自发掘后,曾侯乙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景区。1979年,就在曾侯乙墓原址上建立了工棚,一方面保护遗址;另一方面也便于管理。”王新成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景区正在升级中。相关灯具设备等都已安装好,下一步将以3D投影的方式,还原墓葬发掘时原始陈列的模样。由于椁板还没有完全风干...
笔者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查阅张学良档案,当看到藏书目录后,不禁一愣:为何有如此多的“红色”书籍? 充满“红色”书籍的藏书目录 张学良的藏书目录记在一个黑色封面的32开笔记本上,共登录图书683种,分为“哲学”“社会科学”“文艺”“史地”“丛书”“军事”等12大类和若干小类。经过整理,大致结果如下: “哲学”类35种,至少有20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书籍,包括恩格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