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敦煌研究院1日梳理总结了敦煌石窟中现存的点滴遗迹,遗迹中不乏当时某个领域的“世界之最”。 敦煌研究院称,古代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往来于此的人们带来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与科技。在长期的碰撞和磨合中,聚居在敦煌的各族人民通过大量劳动实践,总结出适宜本地生产生活的经验和方法,并形成了诸多方面的知识体系。 据了解,西汉开发河西四郡之时,中国的数学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就...
鹤发童颜,思维敏捷,笔耕不辍……93年的沧桑岁月,在孙儒僩身上似乎没有留下深重的痕迹。 时光倒回71年前。1947年夏,得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招人,刚从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的孙儒僩怀着对莫高窟的憧憬远赴西北。 迢迢四千里路程,整整走了25天,一路树木寥寥,黄沙漫漫。经过一个叫“甜水井”的地方,他掬起一捧水尝了尝,又苦又涩。 那时的莫高窟几成废墟,积沙甚至高达四五...
据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室副主任岳永强近日介绍,2018年起,将对麦积山石窟的上万身塑像做统一的编号,建立起包含“前世今生”的档案,让每个塑像拥有纸质与电子相结合的动态化“身份证”。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始建于距今约1600年的后秦,现存洞窟221个,其中有大量精美的雕塑、壁画等,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室副主任岳永强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披露,今年起,将对麦积山石窟的上万身塑像做统一的编号,建立起包含“前世今生”的档案,让每个塑像拥有纸质与电子相结合的动态化“身份证”。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始建于距今约1600年的后秦,现存洞窟221个,其中有大量精美的雕塑、壁画等,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美誉,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可敬的师广耀老师 洛阳市伊滨经开区一位71岁的农民师广耀,从1978年开始至今的40年里,除了忙活自己家的农活,其余时间都在保护一座北魏石窟——水泉石窟。“现在水泉石窟已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不来这里转转,总感觉少点儿啥。”师广耀说。 一个决定,他用了一生去守护“不能让文物在我们手里毁坏了” 3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伊滨经开区寇店镇水泉村的水泉石窟,此时师广耀已经等...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近年敦煌石窟实现“数字化”并通过多种途径与全球民众“共享”的基础上,以石窟资源为主的甘肃大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进度不断加快,未来将通过文创产品或展览形式与公众“互动”。 甘肃是中国石窟文物大省,拥有石窟寺205处,但长期以来,各个石窟文物保护、研究、管理、利用水平参差不齐。2017年初,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纳入...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由敦煌研究院、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主办的“丝路明珠:敦煌石窟在威尼斯”展当地时间2月21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开展。 展览分“丝路漫漫”“众生营建”“庄严佛宫”“通达沙海”“百工所成”“霓裳美仪”“净土乐舞”“华章图案”“薪火相传”9个章节,运用敦煌艺术作品、原大临摹复原整窟模型、高保真图片资料、多媒体影片、线上线下展览互动为主要展示手段,以丝绸之路上...
24日记者从山西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工作人员在开展文物保护日常保养工作时意外发现一尊造像,约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 据介绍,此像没有被日本学者的十六卷本《云冈石窟》记录,也不是云冈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中提到的大小造像51000余尊的之一,系最新发现。其雕刻位置十分隐蔽,与其他造像相比有着特殊意义。 该造像雕刻于云冈石窟一个梁孔内,风化严重。长圆脸,额头中央突出一圆形发髻,五官...
记者24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丝路明珠:敦煌石窟在威尼斯》展览于近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开幕。通过敦煌壁画及彩塑临品、复制洞窟,从历史、地理、艺术、科学保护等多方面表现敦煌的过去与现在,传递别样的丝路文化情愫,呈现千年敦煌文化的积累沉淀。 由敦煌研究院、威尼斯大学和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本次展览,运用敦煌艺术作品、原大临摹复原整窟模型、高保真图片资料、多媒体影片、线上线下的展览互动为...
在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最新一次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150多件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其中包括唐玄奘奉诏翻译的佛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在新发现的一座塔庙窟淤泥层中发现的,出土时,有20多厘米宽、18厘米高,保存较好,体量较大。虽然文物上明确写有“玄奘奉诏译”,但是否由玄奘亲笔书写尚需进一步考证。
2月3日至5月28日,80件来自新疆龟兹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的展品将在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展出。 龟兹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均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石窟(群)。此次展览试图呈现中西方文明沿丝绸之路的演进与交往。麦积山石窟是佛教造像中国化的代表,它与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美术室副主任唐冲介绍,来自麦积山石窟的19件雕塑、20件壁画的临摹品参展。西魏...
开幕式现场 12月24日,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共巩义市委宣传部、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主办,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艺术系承办的“致敬石窟——三人油画作品展”在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举行。 观展嘉宾给予本次展览高度评价 据悉,姚小伟、吴京垿、李章惠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三人都进入到了高等院校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本次展览展出他们三人近年来深入到石窟寺创作的新作、力作油画作品近百...
90多件从吐峪沟石窟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经过吐鲁番学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人员1年的精心修复,目前重新恢复了原貌,这是12月21日从吐鲁番学研究院传来的消息。 据了解,目前,90多件汉文、回鹘文等多种语言文字的纸质文书、内容丰富的绢画以及鞋、帽子、衣服等纺织品,还有壁画、木器、铁器等,不但恢复了历史原貌,变得完整如旧,还延长文物的保存时间,使这些文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12月16日,云冈石窟艺术馆在山东青岛城市传媒广场揭幕。借助最新的3D打印技术,云冈石窟最大的第3洞窟“走”出千年石窟。 据了解,云冈石窟第3窟西后室原比例三维打印复制项目历时2年完成,复制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艺术馆内正面是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三尊像,主尊阿弥陀佛高10米,两侧菩萨高约6米。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多图像三维重建相结合...
12月1日,记者从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世界文化遗产点炳灵寺石窟的97件铜器得到保护修复,并通过专家组验收。 据介绍,因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这批铜器相继出现了锈蚀、残损、油污、鎏金层脱落、彩绘层脱落等病害。国家文物局分别于2012年、2016年批复保护修复项目,修复工作由甘肃省博物馆承担,共修复铜器9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件。 “通过科学的保护修复,使这批文物的病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