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历时9年的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殷墟内重要大型人工工程——满足手工业需求的“树枝状”水网和“两纵三横”的路网得以确认,从而使这座中国最著名的晚商都邑的布局进一步明晰:有着发达的水系,以路网、水网为骨干,大小不同的邑聚以及手工业作坊密集地散布其间。 “我们认为,通过田野考古确认的路网与水网,是与晚商都邑相匹配的大型人工工程,与大型宫殿和王陵区一样,是将殷墟定义为晚商都邑的有力证据。”中国...
在殷墟持续88年的考古发掘中,有一种发现同甲骨坑一样令人震惊:2500座以上的祭祀坑,密布在西北冈王陵区,这些以人祭为主的坑葬有规律地成排分布;200多年间,数以万计的活人被商王室当成祭祀祖先的祭品惨遭杀戮。 “最新科学研究结果显示,西北冈祭祀坑里的殉人,不是奴隶而是商人的俘虏,他们是曾与商人为邻、被强大的商人逼迫至西北地区的羌人。”在纪念殷墟成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十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
经过历时9年的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殷墟内重要大型人工工程——满足手工业需求的“树枝状”水网和“两纵三横”的路网得以确认,从而使这座中国最著名的晚商都邑的布局进一步明晰:有着发达的水系,以路网?水网为骨干,大小不同的邑聚以及手工业作坊密集地散布其间。 “我们认为,通过田野考古确认的路网与水网,是与晚商都邑相匹配的大型人工工程,与大型宫殿和王陵区一样,是将殷墟定义为晚商都邑的有力证据?”中国...
7月13日,殷墟申遗成功十周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安阳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安阳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殷墟申遗成功十年来的成绩与经验,探讨遗址未来的保护、研究与展示等问题。 据了解,2006年7月1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0届会议上,殷墟成功“申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后殷墟又先后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考古遗...
7月13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成功“申遗”十周年纪念日。 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0届会议上,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十年来,殷墟“知名度”、“美誉度”受到了海内外的关注。 十年后的今天,安阳殷墟所在地河南安阳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殷墟》...
商代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如何通过沉睡的文物,为参观者讲述商代的风土人情、经济社会、宗教习俗,就成为博物馆管理方的重要课题。从记者自身的参观体验和其他游人的反映来看,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在布展方面的创新,让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使整个参观变得生动、丰富且有意义。 安阳殷墟景区管理处副主任王银安告诉记者,在展厅布展方面,他们采用实物、文字、图片、沙盘等陈展方法,适当运用声像、投影等方...
主讲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唐际根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为何选择在河南召开?” “殷墟考古十兄弟都包括谁?” 5月22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召开的第二天,一场围绕考古与考古人的讲座在河南博物院多功能厅展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唐际根为广大考古爱好者作了题为《考古十兄弟:早年殷墟发掘的人与事》的专题讲座,悉说殷...
2016年3月8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妇好墓出土文物411组480件,其中青铜器150多件、玉器300件、甲骨文4件、骨角器20多件。分为她是谁、她的时代、她的生活、她的故事、她的葬礼五部分展出。这是殷墟妇好墓发掘四十年来展示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首次全面展示了妇好墓出土青铜器与玉器的所有...
司母辛铜方鼎 玉鸟 “王后 母亲 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日前在首都博物馆亮相。此次展出的文物包括青铜器、玉石器、甲骨器和陶器共411件套,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博物院,部分文物属首次公开展出。这位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将军,一生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请大家跟着记者,到展览现场一探究竟吧。 时代角色:中兴的王后 1976年考古学家在安阳殷墟发掘了...
图为首博即将展出的铜柄玉矛、铜大刀、玉器等珍贵文物。于立霄摄 今年是河南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40周年,首都博物馆将于3月8日举办展览,展示商代巾帼英雄妇好的传奇一生,上展文物包括青铜器、玉石器、甲骨器、陶器等411件套,部分文物是首次公开展出。 殷墟作为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众多考古遗址中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首。 ...
今年是河南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40周年,首都博物馆将于3月8日举办展览,展示商代巾帼英雄妇好的传奇一生,上展文物包括青铜器、玉石器、甲骨器、陶器等411件套,部分文物是首次公开展出。 殷墟作为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众多考古遗址中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首。 1976年在殷墟发现的妇好墓是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
西汉海昏侯刘贺在首都博物馆与大家“见面”不足一周,一位历史上神秘却大名鼎鼎的女将也紧随其后“来到”首博,她就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家、政治家和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妇好。 明天,《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将在首博拉开序幕,411组件妇好墓出土文物将向大家展现一位伟大女性的传奇人生,也将3000多年前殷墟古都和商代文明的一个侧影呈现在首都观众眼...
记者从首都博物馆获悉,河南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纪念展将于3月8日至6月26日在首都博物馆展示,展览定名为《王后·母亲·女将》,上展文物400余组件,部分文物属首次公开展出。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其事迹在殷墟甲骨卜辞有较多记载,尤以巾帼英雄形象而闻名。妇好墓是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多达1928件随葬器物,在中国考古史、殷商史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王后·母亲·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