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 鬼谷子下山救爱徒孙膑的故事,随着20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卖出2.3亿元的天价之后迅速流传。其实,在古代表现孙膑落难的故事并不鲜见。本文所要介绍的这对粉彩京剧故事纹盘(见图),就是演绎孙膑落难的一出戏。 这两只粉彩盘大小和纹饰雷同,胎质精细,修足规整,盘底较厚塌底,釉色泛青有缩釉点,画工精细,色彩艳丽,百年传世痕迹明显,包浆厚重,人物形象墨线过稿,彩料绘画,为开门晚清瓷器...
2017年是农历鸡年。“鸡”者,“吉”也。一元初始,可谓是个好口彩。 笔者在南京紫砂收藏大家85岁的沙志明老先生家,见到了一口“金鸡迎春缸”(见图),正好可以给读者朋友们,同贺鸡年吉祥! 这口“金鸡迎春缸”,高72厘米,是晚清的老物件。但见缸身之上一只翘尾振翅大声鸣叫起舞的雄鸡,十分传神。而这种缸体装饰工艺的特点是全凭陶工大拇指手上的功夫,以指代笔,以指代刀,用泥料堆、贴、绘制,再经烧...
2月10日,记者从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获悉:存世一百多年的徽州盐商资料日前在合肥初现真容。多位徽学专家认为,这是安徽境内发现的成规模、成系统的第一手盐商资料,对研究徽州盐商有着重要价值。 据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小坡介绍,这批资料涉及晚清众多徽州盐商的账簿、诉状、信札以及官府通告等,共50多册、3000余件,目前将从第一阶段清点工作转入后续的深入研究。 徽州盐商是徽商重...
晚清扫盲的教科书是个什么样?近日,蒲江小伙儿曹磊在自家老屋搜罗了大堆古书,其中就有一本晚清时为挽救危亡而颁行的扫盲教科书——《第一种简易识字课本》,在上面不仅有日月风云、花草树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识字,还增加了多边形、地球仪等识字,在重视国民传统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倡导“尚武精神”,例如“学生游戏、学做兵操”。蒲江县文物部门相关人士在翻阅书本后表示,这批古籍见证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其中这本教科书倡导的...
晚清时期,丹徒籍海派知名画家汪继声寓居江苏兴化马桥,其擅长绘制花鸟,在力追古法的基础上亦有发展,先后从其学画者众多,时称“马桥汪派”。此《紫藤图》(见图)即为汪继声弟子王逑夫所绘。 王逑夫,号瘦生,兴化人氏,与宫锡庚、王柏森、刘介眉、刘剑庵、孔应庭、赵又泉等皆为“马桥汪派”的代表人物。王逑夫在得到名师真传的同时,不乏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悉心感悟。其作品偏于写实,又强调隽逸之气,具有笔墨润泽、色...
苏州城中最繁华的观前地区,人民路上一年四季总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乐桥西堍有一座静谧的小楼,初冬里走进小院,扑面而来一阵暗香,庭中的腊梅已经盛放。寒风中翠竹摇曳,见证着时光的流逝。在过云楼北面,一巷之隔的是顾氏的私家园林——怡园。光绪元年(1875年),著名收藏家顾文彬(1811—1889)从宁波任上辞官归来,小楼刚刚落成,怡园也正在营造,顾文彬自撰一联:“一枝粗稳,三径初成;商略遗编,且题醉墨。...
阳湖宝源博物馆迁址举办清民国铜墨盒展 近日,阳湖宝源博物馆迁址淹城常乐坊,并举办铜韵墨香-晚清民国铜墨盒展,展出千余只铜墨盒,这些琳琅满目的铜墨盒,是中国书法史、工艺史的一个载体,市民观看展览,就像是在与这些墨盒的主人--旧时文人面对面。 铜墨盒是盛装墨汁之器,晚清、民国时期盛行,旧时读书人书桌上大多有此物。铜墨盒的雕刻多以阴文、阳文、双钩线刻为主,铭刻题材多为书法、绘画、篆刻...
咸丰元年(1851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正好六十年一甲子,也是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最后60年,其间景德镇御窑厂的官窑瓷器生产时断时续,但瓷器仍可代表当时最高的制瓷工艺水平。 9月23日——30日在广州市文物总店举行的“甲子撷珍——咸、同、光、宣四朝官窑瓷器展”将完整展现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面貌,揭开其官窑瓷器生产的神秘面纱。 景德镇御窑厂的官窑瓷器生产曾因咸丰五年的战事而中断,至同治五...
昨天,吴风赵格——吴让之赵之谦书画印珍品展亮相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此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西泠印社、君匋艺术院共同主办,展览时间将持续至11月30日。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澳门艺术博物馆馆长陈浩星,桐乡市政协主席池晓明等出席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吴让之和赵之谦两人皆为晚清的篆刻名家,除精篆刻外,也擅长书画,二人的艺术成就对近世书画篆刻艺术发展史影响深远。 此次展览集结...
清代晚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制瓷业失去了往日辉煌,瓷器在造型、胎质、釉料上都显出代有不如的现象。然而,此时出现的王炳荣、陈国治、李裕成等几位名家却另辟蹊径,将景德镇瓷业中的雕刻技法与中国绘画和明清竹刻艺术结合,同时吸收西方雕塑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雕瓷。雕瓷亦称瓷雕,雕瓷器是在已成型但没有上釉的白瓷坯胎上,用堆、雕、镂、贴、剔、削、刻等手法,精雕细琢出花鸟、山水、人物等造型或纹饰,然后再施以极薄...
汉莱子侯《刻石初拓本》 清乾隆至晚清年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收藏高潮时期,其时,经济富裕,文教旺盛,文物购藏活动十分活跃。 清代广东收藏大家众多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广州成为全国独一的对外互市港口,“十三行”掌控了全国的对外买卖后,由此带来了巨额的财产。经济富裕,文教旺盛,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一带被全国各地的古玩商视为一个新兴的艺术市场,文物购藏活动在乾隆以后便十分活跃...
1977年,世界博物馆协会宣布每年的5月18日为“世界博物馆日”,今年人们迎来了第四十个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 不同时代,对于博物馆的认识也不一致。作为一种舶来的事物和观念,西方近代公共博物馆和博物展示的兴起,与博物学及国民教育普及化密切相关。同时代的中国,却没有这样的思想资源作为准备,所以第一批走出国门,受邀参观西人博物馆的中国读书人,也就以各自的经验与理解,来感受这一新兴事...
童帽,即儿童戴的帽子,旧时幼儿一般从满周岁起,就开始戴起了童帽。旧时的童帽品种多,一般都是家庭妇女手工制作,缝制细腻,刺绣精美,一针一线无不蕴含着女性的智慧与审美情趣,充满了对孩子爱的温暖,亦寄托着长辈对后代健康成长的美好期冀。 图中是一顶晚清时期的刺绣缀银佛童帽,造型精美,寓意吉祥。童帽由红、蓝、青、橙、黑等多块布料拼接缝制而成,而且布头的宽窄并不一致。在我国近代民间,一旦婴儿出生,娘家送祝米...
在蓝天蔚将军逝世95周年之际,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举办事迹展和《蓝天蔚年谱长编》首发仪式。当天,蓝天蔚族裔和后人、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中华辛亥文化基金会、广州中国同盟会广州遗属联谊会等共计150多人参加活动。 此次展览全景式展示了蓝天蔚为民主共和奋斗的一生,展出的众多文物、文献资料均由蓝天蔚的后人收藏或广泛收集。尤其是书法四条屏《夜归北大营》,彰显蓝天蔚将军枕戈待旦、蓄势待发的豪情壮志。现场...
虢季子白盘,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商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博的镇馆之宝。 虢季子白盘造型奇伟,酷似一个大浴缸,作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器口缘下部周饰穷曲纹,腹部环饰波曲纹。盘口呈圆角长方形,四面各有两个兽首,口中衔环。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 盘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