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底,位于国博新馆三层的青铜厅开展后,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将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据悉,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术界变对这件青铜器的名称提出了新的考释,但因中小学课本的广泛宣传,它的原名流传更为广泛。 “司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所铸的青铜器,是1939年3月河南安阳殷墟武官村村民发现的。1946年6月抗战胜利后,大鼎存放在安阳县政府,...
3月6日12时,央视《新闻30分》在播报一则文物新闻时,主持人将“司母戊鼎”播成“后母戊鼎”,引发众多网友质疑。 在历史教科书中,关于这个大鼎的说法一直是“司母戊鼎”。那么,是播音员口误,还是教科书出了错?安阳殷墟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仍按习惯称其“司母戊鼎”。对此,专家称,关于“司母戊鼎”的正确称呼,目前在学术界有很大争论,随着考古学家对商代文明研究的深入,认为应改名为“后母戊鼎”。 直播:央...
是央视主播读错了 还是教科书写错了 昨天中午12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30分》播报了一条简单的文物新闻,却在网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原来,这条新闻中,主持人和记者将大众熟知的“司母戊鼎”播成了“后母戊鼎”。很快就有多位网友在微博(http://t.sina.com.cn)上指出了这一“错误”,在不断转发中,评论中心点已引申到了新闻从业者素质的讨论。 央视记者和主持人,是否犯了这样一...
文物信息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饮食器。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文物详情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后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