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发现大量战国遗存 “要动土,先考古。”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文物部门从全国挑选了2000余人参与此次考古勘探,共完成100多万平方米的勘探任务,相当于142个足球场。昨天,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场考古“大会战”的成绩单。不仅出土了战国至清代文物万余种,还发现汉代古城遗址,证明副中心所在区域早在2000年前就已是宜居之地。 ...
据介绍,2016年2月26日至9月28日,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责成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通州区潞城镇的胡各庄村、后北营村、古城村等地区展开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 为确保副中心建设工程前期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9家具有考古团体领队资质的单位,总人员达2000余人积极支援副中心建设,共同完成了101.3万平方米的勘探任...
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发现了战国至清代墓葬千余座,以及汉代城址、汉唐窑址、各类陶器等文物。北京市文物局官员11月24日表示,已经对这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墓葬、窑址、地层剖面共计60处遗迹进行整体迁移保护。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2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以上信息。 今年2月至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9家考古机构、2000余名考古队员,对...
在今日召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对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墓葬、窑址、地层剖面共计60处遗迹进行整体迁移保护。 为确保副中心建设工程前期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9家具有考古团体领队资质的单位,总人员达2000余人积极支援副中心考古工作,共同完成了101.3万平方米的勘探任务,勘探面积相当于142个足球场大小,以及4...
昨日,《读城》展在新疆哈密地区博物馆开幕,首都博物馆在展厅里搭建了一座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城”。 《读城》展览是首博去年推出的通俗版北京历史文化解读展,展览运用纸艺展陈、视频短片、幻影成像等方式,生动再现了历史上北京城池的位置变迁、设计布局、建筑工艺、功能规划以及遗存现状等。更有意思的是,展览中还有不少动手环节,可活动的城砖、可堆砌的城墙上都藏着京味儿问题和答案,等待观众发现。 ...
昔日的马家堡火车站 清朝末年,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加快,铁路交通逐渐在古老的东方大陆不断涌现。为了能让慈禧太后感受铁路的优势,大臣们在北京城里修建了小铁路,这也开启了北京城轨道交通的序幕。此后,在马家堡火车站,为了进城方便,还修建了有轨电车。 1900年,伴随着一声汽笛声响,一列满载着外国士兵的蒸汽机车缓缓停靠在清皇室的祭坛——天坛西墙外,这一幕满含着中华民族的屈辱。清政府与外国军队几经交涉,最终...
初一至初五,来自河北井陉拉花表演队的20多位年轻人每天都会登上龙潭庙会的舞台,为首都市民和各地游客表演这项历史悠久的国家非遗项目。 鼓乐声响起,20余名表演者或举花伞、或摇彩扇,扭臂、翻腕、抖肩、塌腰、撇脚……一招一式间,极富民间韵味。正月初二一早,北京龙潭庙会的花会舞台四周,便被游客们围得满满当当。 吸引大家伙儿的这种表演,叫井陉拉花,产生并流传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民间艺术形...
城池,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建筑,是传统儒家“礼”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选址蕴涵着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位置变迁则体现了城市的历史发展沿革。 让我们将视野聚焦北京这座三千多年的古老城市,它的城池演进轨迹,恰如一部气势磅礴的鸿篇巨制,诉说着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历史。 正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展览,囊括了纸艺展陈、视频短片、幻影成像、各式体验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田力,我国近年来活跃在画坛独具特色的艺术家,这位曾经有“北大荒” 11年经历的美校学子,由对美术的热爱转化为对留住老北京城的记忆的担当,用手中的画笔为传承北京城民俗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数年来,他用汗水与心血完成的北京城系列,是生动壮美的巨幅画卷,更是一座城市珍贵的文化历史遗存。近日,田力接受了书画圈网记者的独家专访,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艺术之旅。 田力 美校学子,11年...
北京城今年3060岁了。老北京俗语“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是什么意思?北土城、西土城这些地方在历史上是做什么用的?日前,来自丰台二中、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等四所中学的200名学生进入首都博物馆上课,参观首博第一次为中学生量身定制的展览——《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让学生们了解这座从小生活的古老城市。 昨天,来自丰台二中、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大兴三中、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的200名学生...
时间: 2015年10月28日-2016年2月28日 地点: 首都博物馆 10月28日,由首都博物馆主办的“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据悉,此展是首都博物馆为贯彻落实“四个一”工程而专门为广大中小学生打造的,旨在向中小学生展示历史上北京城池的位置变迁、设计布局、建筑工艺、功能规划以及遗存现状。展览运用和囊括了纸艺展陈、视频短片、幻影成像、各式体验活动等展示和互动手...
老北京城门为“内九外七”,这16座城门每一座都有别称。 正阳门——前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元大都之丽正门,明正统年间改称正阳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正阳门为内城城门之首,高达九丈,是皇家车轿出入之门,只有皇帝出入方可开启,行人车马都从瓮城东西两侧的闸门进出。 阜成门——煤门 京西煤炭多从阜成门进入京城。在瓮城门洞内刻有梅花一束,是取“煤”的谐音,故称“煤门”。 西直门——水门...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城市,西周时期即是燕国的都城,最早的城址遗迹在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鼎天鬲地·北京从这里开始——纪念北京建城3060年”主题展览日前在首都博物馆开幕,身着古典服装的讲解员带领现场观众穿越到了3000多年前的北京城。 该展览分《肇启燕都》、《营建燕都》、《经略燕都》和《逝于燕都》四个单元,以燕都古城为主,从城都选址、营建、经营、古城人物为章节,还原一座30...
流氓的本义是指流民,无籍之人。但因无籍而易生乱,故流氓在后来又成为指称品行不端、滋事扰乱之人。《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收有许多明代的法律条例,及具体的判处案例。乙编第五册有好几个案例讲到明代成化年间的京城流氓,当时对这些流氓有一个专门的称号叫“喇唬”。研究表明:“喇唬的泛滥成灾,基本是在正统以后。”(陈宝良《中国流氓史》,156页)这个论断应该确切。而我们从判处文书所...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推行“新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慈禧正式下诏“预备立宪”,宣布仿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更定宫制”。许多衙署修建了以西洋建筑为主的洋式官厅,以表示其改革的决心。但这些表面的改革并没有动摇清廷君主专制的实质,倒是在封建帝都增添了几处西洋建筑的风景,对改变北京的传统风貌,起了些推波助澜的作用。进入民国后,北京城里有两处西洋建筑群成了整个中国的政治中枢,一处是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