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霁蓝釉艾叶形洗,清乾隆,高1.7cm,长15.6cm。 洗呈艾叶形,洗内随边沿的起伏划出叶脉纹。通体内外施霁蓝釉,釉色深沉匀净。 此洗以艾草叶为蓝本制作而成,当非偶然所为,必有其深层含意。 艾,又名家艾、艾蒿。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而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民谚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霁蓝釉描金地开光粉彩花鸟纹方瓶,清乾隆,高32.8cm,口径10.2×7.9cm,足径11.6×9.3cm。 瓶呈四方委角形,口微撇,长颈,直腹,四方委角外撇圈足。瓶内施松石绿釉。瓶外通体霁蓝釉描金缠枝莲纹地装饰,颈、足部各饰描金树叶纹一周。瓶腹四面均有长方形留白开光,其内以粉彩分别描绘鸳鸯莲花图、桃花雀鸟图、文竹螳螂图和牡丹菊花图。瓶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署矾红彩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天蓝釉双龙耳瓶,清雍正,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 瓶洗口,细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凸起数道弦纹,两侧口、肩之间对称置龙形柄,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造型仿自唐代白釉或三彩双龙耳瓶。 雍正天蓝釉瓷器的烧造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深浅不一的两种釉色,深若雨后晴空,淡趋月白。另外,康熙...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清雍正,高11.5cm,口径25.2cm,足径14.7cm。 碗十方形,敞口,圆唇,斜壁,下腹折收与平底相连,圈足,足底光凸呈泥鳅背状。通体施天蓝釉,外壁10面均用釉里红绘葡萄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釉里红出现于元代,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尚不能控制呈色的稳定,因此发色纯正的制品不多。至清代雍正时期,已经完全能够掌握釉里红的烧制技巧,故能随心所欲...
霁蓝釉小杯,清雍正,口径7.2cm,足径2.9cm,高3.7cm。 杯口外撇,弧壁,圈足。杯内施白釉,外施霁蓝釉。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杯胎薄体轻,造型规整,釉色均匀润泽。此类霁蓝釉器物多在祭祀时使用,因此又被称为祭蓝釉。
天蓝釉花觚,清康熙,高18.1cm,口径10.6cm,足径5.9cm。 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状,细颈,鼓形腰,胫部外撇,浅圈足。通体施天蓝釉,腰部饰凸乳钉,上下各饰三道凸起的弦纹。外底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瓷制花觚始见于元代,明清时多有烧制。除景德镇烧制外,尚有龙泉窑、德化窑等地制品。主要品种有青花、五彩、颜色釉等,多为陈设用品。这件花觚釉色匀净,十分雅致。
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清康熙,高6.2cm,口径3cm,足径3.3cm。清宫旧藏。 糊斗分盖、器两部分,均施洒蓝釉为地,描金为饰。盖折沿,平底;器敞口,直颈,扁圆腹,圈足。盖顶以描金绘朵花纹,盖之折沿及器口沿处皆绘卷草纹一周,且对应留一凹槽,器颈部饰如意头及点珠纹,腹部绘4组朵花纹。足内白釉无款。 糊斗为文房中盛糨糊之器,加盖以防鼠窃。此器形制稳重大方,色调清雅,描金纹饰显露出皇家的富贵气...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高22.5cm,口径11.9cm,足径11.7cm。 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里施白釉,外施天蓝釉,通体饰仿古铜器纹饰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底白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尊造型浑厚、端庄,釉色晶莹淡雅,反映出康熙时瓷器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
霁蓝釉梅瓶,高27.4cm,口径3.8cm,足径8.6cm。 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内敛,圈足。通体施高温霁蓝釉,近底处由于积釉较厚呈紫黑色。足内无釉露胎。 此瓶造型端庄古朴,釉色浓重而匀净深沉,釉面莹润,是明嘉靖蓝釉瓷器的精品。
蓝釉刻麒麟纹执壶,明嘉靖,口径5.5cm,足径7cm,高19.5cm。 壶盘口,细颈,扁圆腹,弧形流,曲柄,圈足。壶内壁施白釉,外壁施蓝釉,蓝釉色泽沉稳幽暗。颈部刻朵云纹,腹部桃形开光内刻麒麟云纹,蓝色釉地衬托出褐色的纹饰,颇具立体效果。 此壶造型纤巧轻盈,为明嘉靖时期较为流行的一种壶式。
祭蓝釉暗花云龙纹盘,明宣德,高4.6cm,口径20.1cm,足径12.7cm. 盘撇口,弧壁,圈足。通体施高温钴蓝釉,口沿处因高温下釉层熔融垂流映现白色骨胎,形成一道圆润的白边。釉面泛橘皮纹。内壁暗印双云龙戏珠纹,因釉层厚,纹饰不清晰。足内施白釉,中央青花双圈内“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此盘造型规整,釉色纯正,是宣德朝祭蓝釉瓷的典型器。
祭蓝釉白花鱼莲纹盘,明宣德,高4.0cm,口径19.2cm,足径12.7cm.清宫旧藏。 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底及外壁均以白泥描绘鱼戏荷莲图案。足内施青白色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蓝釉白花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创新品种,其蓝白对比鲜明,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明代宣德时的景德镇窑将这一装饰品种加以发展,图案刻画更加细腻,造型品种及装饰题材亦大为增多,造型有盘...
蓝釉白花鱼莲纹盘,高4cm,口径19.2cm,足径12.7cm。 盘敞口,弧壁,圈足。内外均以宝石蓝釉为地,并饰白釉鱼莲纹装饰。盘心在白色圈栏内绘莲池游鱼图,两尾游鱼潜游于飘浮的水草与盛开的莲花之间,外壁亦绘莲池游鱼纹,荷莲与游鱼规则地相间排列。足内施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此盘器型规整,胎体厚重,蓝釉厚润莹亮,白釉鱼莲纹刻画得精美生动,既有天然意趣,又富装饰美感。鱼纹是...
宜兴窑仿钧天蓝釉莲花式洗,明,高7.1cm,口径19.3cm,足距10cm. 洗呈盛开的莲花状,底下承以三个乳凸小足。通体施天蓝色釉,釉层乳浊不透明。 明代宜钧陶器的釉色较丰富。此莲花洗为纯正的天蓝色。
宜兴窑仿钧天蓝釉方渣斗,明,高8cm,口边长8.6cm,足边长4.3cm. 渣斗呈方形。撇口,阔颈,鼓腹,圈足。通体内外及圈足内均施仿钧天蓝色釉,四面正中对称位置有凸起弦纹,四角呈委角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