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承办的“丝路文明与佛教造像艺术”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佛教造像艺术与中印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推动佛教造像艺术进一步发展,传承佛教造像艺术的文化精髓。 佛像艺术源于印度,发展繁荣于中国古代。步入近现代以来,在西方现代雕塑主义以及后现代风潮的影响下,中国传统雕塑逐渐走向边缘化,佛像文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近日,由新疆哈密市文体广新局主办,河南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哈密博物馆承办的“揭秘消失的文明——陆浑戎文物特展”在哈密博物馆开幕。近百件陆浑戎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精美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0月。 陆浑戎是两周时期活动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支游牧部落,也是河洛地区极少数有明确记载的内迁戎族部落。2013年以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伊川县徐阳村的陆浑戎墓地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
9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本次论坛由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新华通讯社、国家文物局支持,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邀请国际组织及埃及、希腊、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墨西哥、叙利亚、中国等文明古国文化遗产领域同仁及专家相聚古都北京,围绕“作为文化景观的古代文明遗产——古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一主题,共同研究和探讨古都文明遗产的可...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必将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不容忽视...
11月6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开幕。超过60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电子商务、智慧医疗、数字文化传播等各个领域。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浙江大学承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专题展览以崭新的面目再次精彩亮相“互联网之光博览会”。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
秦兵马俑发掘现场。资料照片 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资料照片 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1958年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创建,成为全国成立最早的省级考古科研机构之一。200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更名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60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几代学人踏遍渭水两岸,汗洒黄土高原、秦巴山地。从潼关到陇原,从塞北沙漠到汉水盆地,陕西考古一路高歌,一个个大发...
刘章泽(右)在田间勘探 在九顶山筲箕塘捡到的石斧。 在刘章泽的办公桌上,有着不少的考古书籍和杂志,其中一本《历史深处的德阳》颇为显眼。这本书记述了德阳的重要考古发现,当中的三星堆发现尤为重要。 “三星堆祭祀坑的发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恰逢我在那里实习,有幸见证并参与了发掘。”回忆起当时,如今是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刘章泽仍有一种自豪感。不过,后来的他更对三星堆文明的...
铠甲武士俑、高善穆造石佛塔、1300多年前的唐代面食点心、浮雕胡旋舞石门……10月17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参展的原创特展——“长安丝路东西风”文物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展,展出的140件文物珍品再现了丝路文明交融轨迹。 高善穆造石佛塔 “长安丝路东西风”...
战国中山国是战国时期千乘之国,实力较强但弱于战国七雄。 由于中山国为游牧民族所建,历史短暂,史载缺略,遗迹湮没于地下,两千多年来鲜为人知。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附近勘探了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发掘了五座中山王族墓和百余座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许多文物工艺精湛,造型华丽,是战国时期艺术作品中的珍宝。 透雕夔龙玉佩 战国中山国王室墓地...
象,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其古往今来就是吉祥、和平的象征。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古乐》中,即有“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之载,证明商代人在作战时还会动用象队。而象尊为商周时期造型、纹饰构成最具匠心的立体青铜器物,是当时祭祀礼仪中使用的盛酒礼器之一。由于这种青铜容器以真象为模特,因此才会铸造得如此精美、逼真。同时象尊还反映出我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以及其无与伦比的艺术创作水平。 ...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将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纳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承前启后地提供了全方位制度供给。 从矗立雪域高原的布达拉宫到诗意栖居的鼓浪屿,从重见天光的南海一号宋代沉船...
记者从28日在武汉举行的“2018大河对话”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2018大河对话”上,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将与全球水博物馆网络签约,成为中部地区率先加入这一网络的博物馆。 “2018大河对话”将于29日至30日在长江文明馆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19条大河流域的150余位政府、管委会、专家学者代表将出席此次活动。 “长江文明馆成为全球水博物馆网络成员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延续时间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专家们实际探讨古埃及文明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下埃及的统一,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屋大维攻占埃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自杀,托勒密王朝覆灭,埃及并入罗马帝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古埃及文明辉煌灿烂,有几点深刻印象。 一是高超的人体解剖技术。这...
不久前,埃及国家文物部宣布,埃及与法国联合考古队在尼罗河三角洲的萨马拉丘陵地区发现了埃及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比埃及第一任法老统治时期还早了约2000年。 据《今日埃及》杂志报道,考古专家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达喀里亚省的一个小村庄中发现了几口储藏竖井,里面有多个谷仓、陶器和石器的碎片、动物骨骼和植物残骸等。通过这些发现,考古专家们把村庄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
10月19日,由省文物局、省工商联主办,浑源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山西省文物建筑认养北部片区推介会在浑源召开。北部片区大同、朔州、忻州、太原、吕梁、阳泉六市文物部门负责人对本市文物建筑进行了推介,六市文物保护认养人代表作了经验交流,省文物局与省工商联签署《推进文明守望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六市认养人代表签订了《文物建筑认养协议》。 推进文物保护 浑源县是我省文物大县,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 4...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