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宜兴窑子冶款紫砂提梁壶,清道光,通高12.6cm,口径6.8cm,底径7.3cm。 壶扁圆形,短弯流,三叉交柄高提梁,卧足。圆盖,山影形钮。壶正面腹部镌刻楷书“山水之中作主人”七字,落款“子冶”。 子冶即瞿应绍,字子冶,清道光时期制壶名家,是继陈曼生之后的又一壶艺书画家,他所制之壶时人称之为“三绝壶”——诗、书、画合绘于一壶。
宜兴窑紫砂小圆壶,清嘉庆,高5.2cm,口径3.4cm,足径2.7cm。 壶直口,垂腹,浅圈足。环柄、弯流均高于壶口。盖面凸起,上饰宝珠钮。足内钤“嘉庆年制”楷书款。 此壶造型小巧精致,紫红色砂泥,质地细腻光润。款识的布局、书体与当时的官窑瓷器一致,为宫廷御用紫砂小壶的代表作品。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清道光,高9cm,口径7.3cm,底径9.9cm。 壶身呈筒式,平盖,高钮,短流,曲柄,圈足。紫红色砂泥,质感细润。壶身一面描金行书“平台留小啜,饮味待回春。”落款“乙未冬日,松岑先生大人清玩。介峰。”另一面描金彩绘山水楼阁。底镌刻篆书“杨彭年制”四字印章款。乙未年为道光十五年(1835年)。 以金彩装饰紫砂茗壶是清初以来为满足宫廷需求的时尚作法。此壶富丽工致...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飞鸿延年壶,清嘉庆,高11cm,口径8.5cm,足径12.3cm。 壶广口,溜肩,短流,环柄,腹部饱满,阔平底,浅圈足。紫红色砂泥。腹部一面刻隶书“延年壶”,另一面刻行书“鸿渐于膳,饮食衍衍,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利”,署“曼生为止侯铭”款。盖内刻篆书“彭年”阳文款。壶底凸刻展翅飞翔的鸿雁,并有篆书“延”、“年”二字分刻于鸿雁颈项的两侧。 延年壶是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创制的18...
宜兴窑紫砂彩绘花鸟纹壁瓶,清嘉庆,高14.5cm,口径6×3.3cm,足径6.5×2.5cm。 壁瓶半圆式,正面敞口鼓腹,背部平坦,颈后下方有方形小孔,便于悬挂。紫红色砂泥,细腻光润。腹部彩绘莲塘花鸟图,池塘中水波荡漾,荷花盛开,几枝芦苇随风摇曳,一只水禽展翅从远方飞来……彩绘色调柔和,用色淡雅清疏,犹如一幅工笔绢画,令人回味无穷。 宜兴加彩工艺是在泥绘装饰的基础上吸取粉彩工艺发展而来的一种装...
宜兴窑惠逸公款紫砂凸莲瓣碗,清雍正,高5.9cm,口径12.6cm,足径5.5cm。 碗口微撇出边,圈足起弦线。碗上部光素,下部凸雕十三枚莲瓣,每瓣内以细线勾勒筋脉。底有篆书“惠逸公制”四字印章款。深紫色砂泥,细润光洁。 惠逸公为清雍正、乾隆时期的宜兴紫砂名匠。
宜兴窑紫砂三连核桃,清乾隆,高3.4cm,足距4.4cm。 核桃三联式。姜黄色砂泥。其造型、纹路、色泽、质感皆惟妙惟肖,技艺之精已臻巧夺天工之境。此类作品是专为皇帝和后妃赏玩的仿生文玩。
宜兴窑紫砂梅花鹿,清乾隆,高12.8cm,长13.8cm。 一只小鹿睁大眼睛机警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姜黄色砂泥制成。鹿的毛色暗黄,通体布满白色梅花斑。双眼及四蹄皆为黑色,神情警觉,聪明可爱。鹿与 “禄”同音,寓意高官厚禄,因此明清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品的装饰。 此紫砂小鹿形态逼真,做工精致,代表了宜兴窑制作皇室御用文玩的高超水平。
宜兴窑紫砂蓝釉加彩缠枝莲大花盆,清乾隆,高48cm,口径60cm,底径40cm。 花盆板沿,深腹,圈足,底中部有一大圆出水孔,周围围绕四个小孔。内壁光素,外壁深褐色紫砂胎上施彩绘。口沿里侧饰绿彩描金缠枝莲一周,口沿平面饰蓝彩松竹梅,口沿外侧饰蓝彩回纹、如意云头纹各一周。腹绘蓝彩缠枝莲,近底处有变形蕉叶纹。 此盆形体硕大,彩绘精细,所施蓝彩与紫砂胎的深褐色搭配和谐,素雅而不失活泼,它是清乾隆时期...
宜兴窑紫砂三折斜方花盆,清乾隆,高16.7cm,口径68.5×36cm。 花盆为三连斜方式,口边三折曲线,平底有二圆出水孔,下承八折角随形足。盆口以深栗色泥镶边,盆身为朱红色砂泥。此盆形状采用三连几何斜方体,打破了花盆造型的一般规律,风格独特,别出心裁。
宜兴窑紫砂芦雁纹六方茶叶罐,清乾隆, 高16.2cm,口径4cm,足径4.7cm。 罐六方形,小口,折肩,六方足。盖、钮皆带六棱。朱红色砂泥。腹六面绘通景芦雁纹,碧波粼粼的湖面上簇簇芦苇在微风中摇弋,一群大雁飞临水面,分别作飞、鸣、食、宿状。整幅画面用细润的泥浆堆绘而成,画面微微凸起,富有立体感。 芦雁纹是中国文人画常见的题材之一,宋徽宗时期就有芦雁纹的宫廷绘画,明清时被大量地运用在工艺美术的...
宜兴窑紫砂彩绘花鸟纹委角笔筒,清乾隆,高13.5cm,口径12×12cm,足径11×11cm。 笔筒方形,委角。浅黄色砂泥。外壁以白、粉、黄、绿等色设色,四面分别绘有:鹭鸶莲荷、飞燕桃花、喜鹊登梅、双蜂戏菊。笔筒色调丰富,制作技艺纯熟,所绘花树枝叶纷披,摇曳生姿,禽鸟等轻盈灵动,顾盼生辉。以紫砂胎施以粉彩的做法在清乾隆时期大量出现。
宜兴窑紫砂御题澄泥套砚,清乾隆,盒高9cm,长48cm,宽45.3cm。 六方紫砂澄泥砚置于大紫檀木盒内,盒面填金隶书“萃珍含润”。每方砚分别配有随形的紫檀木盒,盒盖上部均嵌玉一块,上分别刻玉螭纹、兽面纹、玉卧蚕等,下部为填金隶书乾隆皇帝御题。此套砚是在澄泥中掺进一定比例的宜兴紫砂精心制作而成,澄泥中掺紫砂不仅使砚的颜色微现深紫而凝重美观,而且会增加研墨的摩擦力,使砚膛更加“吃墨”。据砚身题字可...
宜兴窑紫砂百果诗句砚滴壶,清乾隆,高5.4cm,口径1.1×2cm,足距2cm。 此壶造型以石榴为身,蘑菇为盖,藕节为流,灵芝为柄。肩部饰瓜子,底承柿子、桃子、核桃三支足。壶身上的微缩瓜果均采用果实本色,形状逼真。主体壶身砂泥呈冷金黄色,掺杂点点暗红砂。腹部刻行书“仙家瓜果四时同”七字。 作为文房用具的砚滴最早出现时为铜质,两晋时期烧造出青瓷砚滴,此后历代都有瓷质砚滴问世,但精美的紫砂陶质砚滴则...
宜兴窑紫砂描金彩绘天鸡尊,清乾隆,高15.5cm,口径5.5cm,足径10.5cm。 尊作天鸡驮宝瓶式,天鸡腹中空,与宝瓶的底部相通,鸡首口部有出气孔。通体以白、绿两色砂泥制成,以金彩描绘花纹。天鸡立于祥云之上,背托宝瓶,翅膀、鸡冠等部位施红彩。宝瓶上绘金彩祥云及“寿”字纹。 此尊砂泥极细,装饰华丽,是乾隆朝宫廷御用文房清供之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