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郑州西北方向,有个著名的大师姑遗址,遗址的北边,有个神秘的寺院叫河阴兴国寺。据荥阳文物保护中心提供资料,大师姑村河阴兴国寺位于荥阳广武镇大师姑村北,北邻索河,寺院坐北向南,现存山门和大殿。大殿山门,面阔3间;大殿面阔5间,长14米,宽8米;硬山布瓦顶,前出廊,檐下枋上饰鹿、仙鹤、花卉等彩绘图案。 此寺历史悠久。民国《河阴县志》载:“兴国寺在县东南十五里大师姑。《申志》:宋太平兴国间建,...
宋朝人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均达到了相当的文明程度。 有人统计过,《东京梦华录》共提到100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因为汴梁餐饮业发达,“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临安也一样,“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
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到宋代,已经相当兴盛。各式酒家、饭店门类众多,应有尽有。依《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开封的餐饮业最为繁华,高级酒楼多达七十二家,其余中小型餐馆更是不计其数。而且据《梦粱录》统计,南宋时杭州的餐馆,仅名菜就有数百种,还不包括各类摊贩售卖的食品。 欣欣向荣的餐饮业,既得益于宋代富足的经济与宽松的城市管理,还和保鲜、烹饪等工艺的进步有着莫大关联。宋人通过窖藏、冰藏、密封、灰...
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记载了他在位期间群鹤突至盘旋于宫城的“异景”,不经意也为后世留下了绝佳的宋代建筑样本。 在今日的河南开封市北郊,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褐色宝塔,当地人称之为“铁塔”。铁塔并不是铸铁打造,只因塔身表面贴满褐色琉璃砖,故得此名。这座琉璃塔有“天下第一塔”之称,建造于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900多年来,历经37次地震、15次水灾而屹立不倒。 上回说过,琉...
古墓的故事就像生命一样丰富精彩,它们有着种种传说与疑云,让人有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最近,根据“南派三叔”的原著《盗墓笔记》拍摄的电视剧、电影接连上映,满足了大家对古墓的好奇心。 8月10日,一则“荆王村挖出古墓”的消息在市民中热传。记者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赶到发掘现场一探究竟。 位于西二环沿线的思礼镇荆王村的一片空地上,里里外外围了两圈人,大部分是附近的村民,也有从其他地方赶来看热闹的。...
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夏侯婴被刘邦打伤,被人告发后,刘邦不敢承认也就罢了,没想到夏侯婴也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弄伤的,“掠笞数百”,终不改口。夏侯婴当然不是傻了疯了,因为此时他俩都在公务员试用期,一旦承认打架了,按照秦律,都会被取消候补资格。 秦朝的公务员试用期一般是一年左右,这在秦简《编年记》中写得很清楚:有个叫“喜”的人,在秦始皇三年八月被选为吏,直到次年十一月才被正式授职,试用了一...
我们关注的故事与话题,都发生在800年前的宋朝,却又拨动着我们身处的现实社会的和弦,足以让你产生穿越时代的代入感。作者想重新讲述宋代中国的三百年繁华,重新发现中国的文明传统,破除人们对宋朝的成见与偏见,再现一个“活”着的时代。 不过,元丰六年闰六月的另一次拆迁,则留下了政府补偿标准的记载。 当时开封府搞了一次大规模的市容市貌整顿,按照规划,城墙内侧三十步范围内的官私建筑物都要拆...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他们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诺咖啡。在宋朝的茶道中,烧水是很关键的一步。宋朝人点茶一般不用铁...
挖掘出来的两个石人 村里保存的民国时的《禁山谕碑》 “我们那里发现了石人石兽,请你们去看看有没有价值。”4月21日,绍兴上虞丰惠镇南源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来到上虞区史志办和区文物管理所,称村里发现了古墓,请求上虞区里的专家去看一看。 南源有古墓,当地一直有这个说法,究竟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上虞区文管所党支部书记、研究员王晓红和区史志办工作人员王伯安当天冒雨赶往南源村。 在南源村王牌岭...
盏,早就已经是一个不再被人经常提起的词,如同它所指的器物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被人使用一样。求诸字典:盏是指小而浅的碗。那么何为建盏呢?建盏,是专门指福建建窑烧制的瓷器茶盏。此类盏,一般来说,阔口小足,胎体厚重,瓷胎质地粗糙,盏的外壁下部和足底因不施釉而胎体外露。建盏的瓷胎和釉料同样产于建窑所在地——建阳,由于含铁量较高,瓷胎又比较厚,露出的胎体呈灰黑色,俗称铁胎。它的釉色则呈乌黑、青黑或紫色等深色...
从大好河山、民生风情、诗词书画、南北戏文、科技发明等不同的侧面来描绘一个远去王朝的真实肖像。轻轻的脚步,跟我一起梦回千年。领略一个不一样的南宋。 有人说现在的生活好像被文艺青年包围了,或者说是被文艺青年的生活方式包围了。其实,文青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词,这是历史的传承。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南宋司空见惯。 夏燕平所理解的南宋时代的文艺,不是一个青年的概念,是一个社会的概念。 “社会都很文艺,女...
如果比较古代与近代生活的区别,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对黑夜的开发。寻常市民在夜晚不再待在家里睡觉,而是开始丰富的夜生活,这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征。唐代及之前,城市实行宵禁制度,只在元宵节弛禁三日,“谓之放夜”。直至宋代,宵禁之制才被突破,城市中彻夜灯火通明,笙歌不停。我们不妨说,中国社会的繁华夜生活是从北宋开始的。 在北宋汴梁,“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冬月虽大...
图为宋代官员家宅及其生活 宋朝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富庶的朝代,很多人认为宋朝“藏富于民”,官民比例低,政治比较清明。但如果认真翻开历史,较较真,恐怕结论未必如此。 宋朝官员的幸福生活 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只有官员算是“国家公务员”,自秦汉官员工资就开始实行严格的“秩禄制度”,即按照官秩(官或爵的高低)来发放薪饷。宋朝也延续了这一制度,不过无论与前朝还是后朝,甚至与当代相比,其官员薪俸之优...
宋朝的孙伯纯是一位很有远见的士大夫。他在海州当地方官的时候,朝廷要求在该地设置三个盐场,孙伯纯却认为这样做并不方便,于是拒绝。朝廷觉得孙伯纯不可理喻,于是主管这方面的官员——发运使,亲自来到海州,决意要执行设置盐场的命令。孙伯纯于是跟发运使犟上了,就是不同意,“孙抗论排沮甚坚”。海州当地的百姓也很支持发运使,希望能在当地设置盐场,纷纷拦住孙伯纯,都说设置盐场能给当地带来很多便利,“百姓遮县,自言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