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襄樊韩氏家族墓葬三座墓穴中最大一座的发掘清理工作已经过半,出土两件青瓷器,分别为盘口壶和鸡首壶。 考古人员在这个墓穴处已连续作业了4天。襄樊市考古所考古队员王志刚解释,由于该墓穴比前两座墓穴大许多,且出口窄,墓穴内淤泥很多,给清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据记者了解,韩氏家族墓葬已经吸引了国内众多学者的注意,一些历史专家还专程前来实地考察,并就该墓葬展开研究,襄樊市文物部门也正在制定具体的保...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昨日(29日),襄樊韩氏家族墓葬三座墓穴中最大一座的发掘清理工作已经过半,出土两件青瓷器,分别为盘口壶和鸡首壶。 考古人员在这个墓穴处已连续作业了4天。襄樊市考古所考古队员王志刚解释,由于该墓穴比前两座墓穴大许多,且出口窄,墓穴内淤泥很多,给清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据记者了解,韩氏家族墓葬已经吸引了国内众多学者的注意,一些历史专家还专程前来实地考察,并就该墓葬展开研究,襄樊市文物部门也正在制定具...
邵阳武冈市邓元泰镇张家岭古墓群近日出土24件文物,包括20件东汉时期的大小陶罐。据文物专家介绍,其中的白陶罐在东汉时期产量少、火候低、保存量极少,因而弥足珍贵。 据文物考古专家介绍,张家岭古墓群分布在6个山头,面积达720亩,有160至180座战国至东汉时期的中型券顶砖室墓和土坑墓。经省文物局批准,邵阳市文物部门决定从9月开始,对6座砖室墓和3座土坑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截至目前,在发掘完毕的5座...
在清理襄樊韩岗“韩氏”墓葬群时出土的瓷器。安富斌/摄 昨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清理襄樊韩岗“韩氏”墓葬群中最大的一座墓葬时,在甬道内出土了青瓷盘口壶和青瓷鸡首壶各一件。到当天,“韩氏”墓葬群中共发现了2件盘口壶,1件鸡首壶,1件青瓷盏、1件青瓷罐,由于该墓葬有明确的纪年,这5件器物已经成为我国考古史上判断刘宋王朝器物的标尺。 ...
宁夏盐池县张家场古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从被发现20多年来,出土大量文物,就在最近一次新的文物发掘中,又出土文物千余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古城的身份之迷却仍然无法解开。 据盐池县文广局副局长李昀利介绍,张家场古城位于盐池县城西北17公里处的花马池镇张家场村。古城呈长方形,分外城与内城,外城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内城南北长338米,东西宽320米。 古城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曾...
祭祀坑中的陶罐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靖安县博物馆于近日对靖安县高湖镇中港村邓家老虎墩遗址进行发掘,多个奇特祭祀坑引起考古专家的极大兴趣。考古专家推测,该遗址的上限应该距今5500年左右,下限根据遗址堆积可至东周。 该遗址靠近李洲坳东周古墓及郑家坳古墓群遗址。10月14日起开挖,目前,400平方米的遗址已经挖了1米深。考古专家推测,这一遗址底部很有可能...
专家乐得手舞足蹈 在发掘曾侯乙墓时,在其墓内东室喜讯频出,作为宴乐场所的中室则一直没有曝出惊人消息。 当中室水位下降的时候,盗洞渗漏下去的淤泥把一坑积水搅得浑浊不清,能见度很差,给中室的清理小组带来不快。 “水已降20厘米了!30厘米了!怎么还不见精彩的东西露头呢?”一名小伙子急了,“换个大的水泵来抽水吧!” “不行!最先出水冒尖...
工作人员正在修复装酒的四耳瓷壶。 从现场可看出,大街非常硬实。 发掘出的两锅连灶灶台。 10月26日,在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工地南侧清理出一条宽3米、长40余米的东西大街。大街采用沙石土铺垫,路面非常硬实。考古人员表示,由大街的规模推断,这处北宋时期的建筑群在当时应该非常壮观。此外,当天还在工地东侧发现了一个两锅连灶。目前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进入了细致清...
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出土文物。 记者 熊峤 摄 9月10日,大冶罗桥蟹子地遗址发掘完工(本报9月11日A15版报道),遗址出土了大批文物。日前,省文物考古专家开始对出土文物进行整理。 据省考古所考古队长罗运兵介绍,蟹子地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瓷器,以及大量的陶片等。这次省考古所共来了5名工作人员,与黄石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主要对一些文物进行拼对、修复、绘图,其中一些需要化验的动植...
10月22日拍摄的韩氏墓葬群中间一座墓葬券门上的铭文。 新华社发(安富斌 摄) 昨日,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在该市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楚国墓葬中,清理出两套完整的青铜礼器。考古专家根据墓葬内的出土器物判定,墓主人下葬的年代在公元前650年左右。目前整个墓葬出土春秋早期的珍贵文物30多件套。
对研究涞滩古镇历史文化以及明代丧葬习俗等有重要意义 墓壁上的石刻图案。 古墓发掘现场。通讯员 黄理 摄 罕见的石质买地券。 因为修路施工,合川区涞滩镇二佛村一处200余平方米的古墓群得以重见天日。昨日,古墓群考古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共出土9件瓷制生活器具和一块刻有文字的石质买地券。专家推断,这是一处明代晚期普通百姓的家族墓群,对研究古镇历史文化和明代丧葬习俗有重要意义。 ...
日前,陈巴尔虎旗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在陈旗东乌珠尔发现一处自然破坏的墓葬,在对其进行有效的抢救性挖掘清理工作中发现了目前呼伦贝尔地区出土级别最高的清代武官服。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外墓主人为男性。在他身旁没有配刀、马鞍之类的其他随葬品,可以证明此人应该是离任之后自然死亡。但是,墓主人身上所穿戴的清代武官服饰依然保存完好,服饰中包括清代四品官帽一顶,顶珠为圆顶蓝色涅玻璃。尸体胸前还戴有108颗檀木朝珠,...
香炉上的青釉已经掉色 板桥镇遗址出土的石质纺线轮 昨天,在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工地上,考古队在一个灰坑中又出土了一个陶质纺线轮和石质纺线轮。考古人员还从另一个灰坑中出土了一个瓷兽足和一个陶质香炉。考古队专家告诉记者,两个纺线轮是当时宋人用于纺线织布所用,纺线轮的出土说明宋代手工纺织业已进入鼎盛时期。 出土陶石质纺线轮 在板桥镇市舶司考古现场,记者看到,两个纺线 轮制作材料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