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9年11月24日,考古出土文物现场保护车方案讨论会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举行。考古出土文物现场保护车项目由陕西省文物局立项,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担研发和装备制造任务。 会议由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周魁英处长主持,参加会议的专家有陕西省文物局赵荣局长、刘云辉副局长、孔昱调研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焦南峰研究员,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张颖岚副主任、白崇斌副总工程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程...
11月25日,记者从炎陵县文物局获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炎陵县在在东风乡三口村产子坪的山坡和东星村松树坪山顶,搜索到一些西周时期的陶片。 考古人员对这些地带进行了历时一周的勘察,在文化层约20—30公分不等的地方还挖掘到部分鼎足、古石器等器物。 据株洲市文物专家考证,此次发现的鼎足是西周时期特有的器物,可以初步判定,这两处遗址主要年代属西周至汉时代。目前,遗址及出土文物已被采取措...
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新坡村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遗址,通过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29件。这一发现,是广东省继2007年5月25日发现“南澳一号”古沉船后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将潮汕有人类劳动、居住的历史上溯至3000多年前,大大改写了潮汕历史。 今年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厦深铁路沿线进行文物考古调查时,于潮阳区谷饶镇新坡村虎山南坡上采集到陶器残片。从其形制特点来看,为新石器时代晚期...
近日,包茂高速公路洪江市黔城小江连接线修建时,挖掘出一批古代陶器,经考古专家勘查,在陶器出土地发现西汉古墓。 目前,该古墓已出土30多件滑石壁、陶鼎、陶盒、陶壶、陶罐等文物。怀化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向开旺说,该古墓墓室长度就有4.6米,深大概有近4米,是一座中型墓葬,它的墓道大概有10余米。从出土的器物来看,大概是西汉中晚期。从出土的墓葬物品来看,还是比较有钱人家的墓葬。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苏州市草鞋山遗址成功发掘出一处崧泽文化晚期大型古墓群,初步推测该古墓群距今已有5500多年历史。值得一提的是,同期出土的部分珍贵器物上绘有考古人员从未见过的神秘花纹。 此次发现的古墓群位于苏州草鞋山遗址内,共发掘清理墓葬15座,发现器物100多件。从墓葬分布情况来看,这片墓地中北面一排墓葬形制略大,最大的一个墓葬群出土随葬品共22件。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丁金龙介绍,该墓葬群...
日前,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西侯庄村出土了一口石棺,经考古人员判断可能是明代时期石棺,约有600年历史。石棺发现于南和县和阳镇西侯庄村一侯姓村民宅基地里,当时该村民正挖根基盖房,当挖掘机挖到了宅基地南部大约一米左右深时,突然被地下的“石头”绊住,不能再挖,于是在场几个干活的村民找来了铁锹,准备挖出“石头”以便探其究竟,村民们挖开后发现是一口石棺,不知所措中连忙打110报警。南和县公安局和县文管所工作人...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潮汕大地上就已有人类居住!记者昨日从市文广新局文物科获悉,我市潮阳区谷饶镇新坡村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遗址,通过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29件。这一发现,是我市继2007年5月25日发现“南澳一号”古沉船后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将潮汕有人类劳动、居住的历史上溯至3000多年前,大大改写了潮汕历史。获悉这一消息后,市委书记黄志光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认为...
M11_1 M11虎子 M9 近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鄞州区横溪镇栎斜村进行象山港大桥连接线抢救性考古时,共发掘墓葬19座。墓葬分单室(凸字型)、双室(合葬)墓两种,均为长方形竖穴砖室墓。时代从三国东吴到唐代,其中三国东吴2座,西晋6座,东晋2座,南朝7座,唐代2座。墓葬皆早期被盗,除了唐代以外,其余墓葬用砖均有纹饰,包括网格纹、交叉纹、钱币纹、三角纹等。 墓葬出土有虎子、洗、盆、罍、...
近日,据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梅湖村村民反映,该村在东江陈自然村“老坟山”土地整理中出土了一批古代陶瓷器件,现在已被某村干部藏匿。 绍兴县文物监察大队、县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赶赴现场,会同当地派出所对该村干部进行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阐述了事件的严重性,并对此藏匿文物事件这一严重违法事件进行了法律法规上的教育以及藏匿不交的后果的说明。在文物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对其进行文物...
作为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发现之一,由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主持的东渚山区墓葬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已全部结束。在同公湾小山墓地,考古人员发掘了一个保存有从春秋早期到春秋晚期共10座墓葬的土墩,“一墩十墓”在苏州地区尚属首次发现;而在獾墩土墩石室墓中,则出土了精美的玛瑙管,其质地堪比真山大墓出土的玛瑙制品,据考证,獾墩土墩墓是苏州西部山区目前发现的仅次于真山大墓的又一处高规格春...
禹会村遗址发掘又获重大发现 出土史前小麦炭化物改写中国农业史 通讯员张建平、记者李陈续从此间获悉,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的唯一重大科研项目——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发现:在近期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进行的第三次发掘中,出土了史前小麦炭化物和龙山文化时期最高级礼器白土陶鬶。 禹会村遗址位于蚌埠市涂山南4公里淮河东岸,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200米,古称禹墟,是古...
点击小图查看详细 ■ 返回
近日,六十大河北文化形象名牌揭晓,平山县中山国古遗址王陵出土的战国中山王铁足大铜鼎、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底座、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位列十大河北文物精品。(河北省文物局 平山县文化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