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谁都没有想到,桐庐分水镇的一个小土坡竟然埋着一个大秘密。若不是偶然地滚下一个碗,这个已埋藏近千年的秘密,不知何时才会揭开谜底。 当地考古部门人员赶到现场,吃惊地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古墓,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古墓群。随着发掘推进,疑团越来越多:古墓之下为什么还有古墓?墓地朝向几乎都是正南北,古人怎么做到? 所有的古墓历经900年,但保存十分完好,未见明显的坍塌痕迹,是不是用了特殊的材料? 随着...
清明节到来,市民简大爷却在为其二姑爷爷王钟麒的墓该如何保护而犯愁,因涉及修路需要搬迁,简大爷请本报牵线搭桥,邀请文物部门为保护王钟麒的墓葬出谋划策。据悉,王钟麒是清末扬州的文化名流,是近代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早期重要成员和优秀作家、文艺理论家。 王钟麒墓需搬迁 后人求助本报筹划如何保护 今年70岁的简嘉耐介绍,王钟麒是他的二姑爷爷。听闻王钟麒墓因涉及修路需要搬迁,特意到城北槐南村赵家庄,发现墓...
为配合申嘉湖高速公路安吉段建设,2016年3月1日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位于递铺街道安城村金钟山自然村金钟山山顶的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至今已清理先秦时期墓葬3座。 D2M1是一座山顶营建土墩并挖掘竖穴土坑的中型墓葬,土墩平面略呈东西向椭圆形,墓葬位于土墩中部,墓坑平面呈长方形,长4.4米,宽2米,深1.3米,墓坑东端有一条宽约1.4米的墓道,墓道内填以...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7日发布消息称,在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半拉山积石冢墓葬里发现一套完整石钺,此项重大发现在红山文化遗存中尚属首次。 红山文化代表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其文明比中原地区早约1000年。 据考古专家介绍,积石冢是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埋葬制度,其建在山丘的顶部,砌出石棺墓再垒砌石块,有山陵之感,兼具祭祀功能。在对半拉山积石冢...
【摘要】唐代墓葬中发现的体貌特征明显为胡人的伎乐形象反映了唐代乐籍制度下一个构成复杂、生活形态多样的边缘群体。这一群体凭借高超的乐舞才能在唐代从宫廷到民间的乐籍管理体系中呈现出社会地位和经济来源上的多层级关系,他们带来的西域各国乐舞技艺精华与唐代社会文化风尚相结合,生动诠释了唐代“礼乐治国”理念下胡乐胡舞的传播与融合过程。然而,这一群体在融入唐朝社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文化冲突使他们的生存状态有了些许...
“孙嗣显华”四字残碑 笔者于日前在定海双桥街道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座疑似宋代墓葬,该墓葬尚有墓牌坊残件露于地表,遗址附近尚有与墓主信息相关的残碑等相关物品。经初步文献分析和村民走访,极有可能为舟山目前仅存的宋代皇家宗室墓葬“赵王坟”。 “赵王坟”墓葬最早出现于康熙《定海县志》,宋、元、明各代的相关地方志均未有记录。康熙《定海县志》中的“紫微岙图说”记载:“相传此岙比屋而居,土风淳厚,田地肥沃,今乃...
近日,河南省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焦作市温县一建筑工地抢救性发掘了17座涵盖战国、西汉、东汉、北宋、清代等时期的古墓葬,发掘出土陶罐、陶俑、瓷器和铜刀、铜镜、铜首饰等一批珍贵文物。据考古专家介绍,其中在一座东汉墓中出土的绿釉瓷狗、瓷鸡十分罕见。这些出土文物为研究战国至清代时期当地经济社会状况、丧葬风俗、民俗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3月11日,太和县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工地,发现一处家族性古墓葬群。太和县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 3月22日,颍州晚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这次考古发掘共发现古墓葬5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单棺墓3座。目前,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工地施工已经暂停,出土文物将免费展出。 3月14日,颍州晚报记者看到,现场发掘的古墓葬共3座,其中单棺墓1座,夫妻合葬墓2座,东西方向排列。 据介绍,...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海昏侯墓葬发掘清理运用“实验室考古”,是中国考古学和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完美”结合范例。 王巍介绍,“实验室考古”是将在田野考古发掘现场不容易清理和易损坏的遗迹和遗物如丝织品、漆器、木简等,与木质棺椁及周边埋土一起套箱提取,通过移至在室内创造的安全技术条件和良好环境进行发掘清理和研究,最大限度并有效保存、还原墓葬原始状态信息,达到文物安全保护、发...
3月18日,在三门峡市区大岭路北端上村佳苑工地考古现场,我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古墓进行最后的清理,这是迄今为止在全市范围内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北朝墓葬群中的一座。 “目前我市已发掘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各时期墓葬,唯有北朝墓葬比较少见,这次发掘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我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祝晓东说。去年夏季上村佳苑改造工程开工时,三门峡市文物钻探公司探测到该工地地下存在古墓,市文物考古研...
古墓抢救性挖掘现场 日前,在太和县倪邱镇一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古墓。经过该县考古专家抢救性发掘,共发现古墓三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单棺墓1座。三座墓葬相距10多米,且均为南北走向。考古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家族性墓葬,时间大约在清代中晚期。 此次共发掘出包括铜镜、银锭、玉带钩、扳指、金指环等器物200多件,数量之多、类别之广,在该县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在其中的一座古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
3月14日,湖北荆州市政府召开 2014 至2015年古墓葬保护管理责任制兑现总结会,总结过去两年古墓葬等田野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部署2016至2017年任务,表彰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墓员,并签订古墓葬保护管理责任书。荆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守卫出席会议并讲话。 荆州是文物大市、 文化大市。根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统计,荆州市8个县(市、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077处,其中市城...
3月14日上午,2014至2015年荆州市城区古墓葬保护管理责任制兑现总结大会召开。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守卫指出,荆州是文物大市、文化大市,也是文物保护的责任大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荆州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各相关部门要高度统一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古墓葬遗址整体安全。要正确评估文物安全保护的形势,绷紧安全之弦不放松;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公安机关要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