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美国得州一农场主父子意外发现了一具近乎完整的猛犸象遗骸后捐赠给当地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说,这只哥伦比亚猛犸象生活在是2万至6万年前。 在得州达拉斯以南艾利斯郡的一个农场,韦恩·麦克尤恩父子共同管理自家的农场土地,出售砂石。今年5月的一天,儿子马迪操作挖掘机时发现地下一具长牙状的物体。 麦克尤恩父子与达拉斯的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联络,告知这个发现。 博物馆的科学家对此非常兴奋。古生物学...
宜宾高铁施工挖出四东汉崖墓 发现人形陶俑 “宜宾发现东汉崖墓”追踪 近日,在宜宾高庄桥附近的成贵高铁施工现场发现了四个疑似古墓的洞穴,其中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个人形陶俑。经宜宾市文管所初步判断,洞穴系东汉晚期的崖墓,距今已1800余年。 昨日,来自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5名专家到达现场,正式开始对古墓进行清理挖掘工作。 挖掘现场忙碌 洞穴已基本露出原貌 昨日上午8...
27日在银川开幕的2014贺兰山国际岩画峰会上,中国岩画学会会长王建平说,中国对岩画的研究、保护成效与遗憾并存,在已发现的1266处岩画点中,仍有75%的岩画点未被定级,没能进入到三级文物保护单位中。 王建平说,岩画是原始社会先民绘制或磨刻、凿刻于岩石上的图形语言,封存着太古时期的记忆,刻录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同时也留下许多重大谜题;全世界各大洲都发现了岩画,中国是岩画最早发现国,也是岩...
记者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蒙古族源学术研讨会上获悉,在中国北方呼伦贝尔草原发现的岗嘎墓地和谢尔塔拉墓地,为探寻蒙古族起源提供了重要考古实证。 当前正在进行发掘的岗嘎墓地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呼伦贝尔草原迄今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以独木棺为葬具的古墓群。 岗嘎墓地墓葬棺木样品经C14测年检测,为8-12世纪游牧民族遗存。从陪葬品特征看,有马鞍、马镫、马...
近日,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对黄骅市沿海23个村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一批从海下打捞上来的瓷器被认定为金元时期的文物。而这些瓷器与海丰镇遗址出土的瓷器相似,这为“海丰镇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的观点增添了新的佐证。 此次调查由黄骅市博物馆和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联合开展,历时20余天。据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领队雷建红介绍,此前在南排河镇后范村发现...
据美国《芝加哥论坛报》8月23日的报道,考古学家在墨西哥东南部的热带丛林中发现了两处玛雅古城,而且考古学家认为那里还有更多的遗迹等待被发现。 伊凡·斯普拉克是此次考古发现的带头人,据他介绍,他们此次发现的两座玛雅古城分别叫做Lagunita和Tamchen ,是他们在整理该地区地质照片时发现的。 这两处古城大约在公园600~1000年达到他们的全盛期,从考古学家们的分析...
8月26日,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喀让格托海村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马匹陪葬。 由于喀让格托海村墓葬群处于青河县喀英德布拉克水库淹没区,为配合水库项目实施,青河县文物局对库区范围进行了文物遗存前期调查。本次发掘属于抢救性发掘,前后清理了十余座墓葬,出土的文物多是人体骸骨,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一墓室中殉葬有一匹马。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艾涛说:“我们这次发掘是配合喀英德布...
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没有现代化的金融产业,就很难有称得上现代化的产业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重视发展文化金融的道理也同样如此。文化金融既是中国经济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炎黄文交所发现并整合文化价值,创新模式打造文化金融。 融合文化金融,整合文化资源 从金融的角度讲,文化金融是金融业及其衍生工具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所进行的金融创新;而从产业的角度讲,文化金融产业是指在国...
山西晋城下川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考古工作者在一处5×8米的开方地层中发现三处万年前的火塘、多粒禾类植物种籽和一些石器、石片。负责此次发掘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杜水生说,发现表明这里很可能是一两万年前人类的一个栖居地。关于发现的禾类植物种籽,需进一步做成分化验和碳14测定,才能确定种籽的所属时代,可能为探讨当时人类行为社会特征和对植物起源的利用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下川遗址位于山西省...
永康经济开发区苏溪村一村民昨给记者报料,称在该村南头一工地现场挖出一古墓群。古墓群位于苏溪村一座叫光头山的山坡上,规划用于村民建房,挖掘出的古墓群在山坡正南面。 棺材的柏木很厚也很牢固 昨天,记者来到该工地,看到挖机正在作业,山体已被挖掉,看不出山的形状,有几个村民正在古墓群附近指指点点。 因前几天下雨,古墓群附近还积着水,但墓制形态还是清晰可见。从现场看,该古墓群坐北朝南...
眉县常兴镇汉代墓葬出土的文物。 8月18日,在宝鸡眉县常兴镇大明公司项目建设场地,工作人员在进行前期文物勘探过程中发现古墓一座。眉县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随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各类文物34件(组),其中铜镜一面,铜钱60枚,玉晗1枚,绿釉陶壶2件,绿釉陶仓1件,奁盒1件,灰陶罐23件,砺石1件,其余残片若干。 经文物专家考证,此墓葬为西汉晚期的一座平民墓葬,由于在文物发掘过程中得到...
图为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工地清理灰坑。中新社发 杨正华 摄 图为考古工作人员展示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代表性彩陶。中新社发 杨正华 摄 图为考古工作人员展示出土的带有腰带纹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小黑陶罐。中新社发 杨正华 摄 图为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出土的尸骨遗骸。中新社发 杨正华 摄 近日,一处距今6000至5000年之间的仰韶文化晚期聚落遗址在郑州市七里河畔被成功发掘。该遗址东西长300米...
中国岩画学会会员崔越领等大兴安岭岩画研究学者,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境内的大兴安岭一处崖壁上发现墨书“文字”。经文字专家辨认,初步断定摩崖上的文字是已消失近千年的“契丹大字”。 据介绍,这个崖壁上的墨书有五处,有字二百个左右,经久浮尘覆盖,大部分漫漶,但有一处依稀可见竖排五行约三十字,其中有十余个字笔画清楚,有类似汉字的偏旁结构。 经权威文字专家辨认、研究、分析,初步确认此处为...
马耳他司法、文化与地方政府部长欧文·邦尼奇25日上午在瓦莱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上月在马耳他海域发现一艘公元前7世纪腓尼基人的沉船,距今约2700年。 古沉船位于马耳他第二大岛戈佐岛附近120米的水下。邦尼奇说该船保存完好,船体长约16.7米,是迄今为止在地中海发现的最古老的沉船之一。 据了解,由法国国家科研署赞助的一个项目的人员最先发现这艘沉船,随后对该船进行了必要的研究。该...
上周三(8月20日),一份研究表明巴西一古代埋葬遗骸藏匿处现已帮助科学家确定了一种6600万年至10000万年以前可翱翔于天空之上的翼龙新物种。相关工作人员在位于巴西南部巴拉那州(Parana)西克鲁塞罗(CruzeirodoOeste)郊区的古老湖泊沉积中发现了至少47块单一可飞行爬行动物的遗骸。图为此次发掘出土的翼龙新物种Caiuajaradobruskii的头骨遗骸化石,以及据此复原的成年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