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台媒7日报导,台南市中西区是台湾在清朝时兴建最大城“台湾府城”所在地,目前虽然城垣存留不多,但文化资产管理处认为具有历史上重要意义,明年将向当局提报“台湾府城城垣沿线”为“国定古迹”。 台湾文化局文资处处长林韦旭表示,台湾府城城垣残迹目前列为市定古迹保存的包括大南门城、大东门城、小东门残迹、大东门残迹、南门残迹及兑悦门等,但在市区仍陆续发现燕潭残垣等,文资处将蒐集相关资料,明年提报。市府...
继京杭大运河之后,谁将有望成为浙江下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答案很可能是“中国明清城墙” ,其中台州临海古城墙无疑是其中代表之一。 昨天,来自6省8座拥有明清城墙的城市齐聚台州临海,共同研讨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工作。临海城墙是浙江唯一入选“申遗团”的城市 临海古城墙,又称“江南长城”,是我国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城墙,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东晋元兴元年,距今1600多年...
古村居民家门口的“石头疙瘩”不少是明清甚至元代老物件,频遭贼手;流失严重亟待关注皖南一些古村落,不少村民家中和门口随意摆放着石墩、石狮、石鼓等物件。这些看上去长着青苔,雕着花纹的“石头疙瘩”,其实不少是明清甚至元代的老物件,自然成为一些文物盗贼眼中的香饽饽。近日,泾县警方破获一起专门盗窃古村落石头的案件,这伙盗贼专找古村落下手,盗窃石墩等明清文物40多件。而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由于村民保护意识淡薄...
8日上午,莆田仙游县大济镇乌石村一建筑工地内,挖出一处古墓葬群,有七个墓穴。根据墓志铭显示,该墓葬为明代广东肇庆府高要县丞郑必寅及家人的合葬墓,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昨日,记者在乌石村见到了从墓葬中出土的铜镜、发簪、剪刀等陪葬品,让人惊叹的是,由于该古墓保存较完好,出土的墓主人尸骨、服饰完好,甚至连毛发都清晰可见。 明代官帽,一碰便成碎片 昨日中午,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墓葬群共...
11月8日,有热心的读者打电话给本报记者,说有一些明代城墙砖出现在长沙市坡子街火宫殿里。 当天下午,记者前往坡子街火宫殿一看究竟。13时许,火宫殿内的戏台旁边,一座小房子正在施工。小房子的背面,就是用大块的城墙砖砌成。记者数了数,约有近百块完整的城墙砖和一些断砖。 这些砖上,刻有铭文的不下30块。铭文中出现了“长沙府”、“岳州府”、“宝庆府”3个府名,其中一块城墙砖上,清晰地刻着“...
本次展出的绣有孔雀图案的明代文官补服,代表的是明代文官正三品。 凤头鞋 花缎裙 三品文官补服、八宝纹长衫、素绸棉背心、花缎裙……昨天,《衣冠明道》泰州出土明代服饰巡展在南京市甘熙故居(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临时展厅内展出。本次展出的30多件明代文物,均是从泰州地区历年出土的众多服饰遗物中遴选而出,较为全面地向观众呈现了400多年前,明代泰州地区精美的服饰风貌。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
11月7日,隆平水稻博物馆在长沙市芙蓉区隆平新区隆平公园奠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奠基仪式。隆平水稻博物馆计划2015年年底以前全面建成,2016年正式对外开放。 隆平水稻博物馆介于人民路、京港澳高速和滨河路之间。项目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主要分为陈列区、库藏区、公共服务区、技术与行政管理空间等5个不同的功能区。其中陈列区包括中国水稻历史与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与杂交水稻3个基本...
三品文官补服 凤头鞋。顾炜摄 明代“建设部副部长”的官服什么样子?明代的“白富美”怎么穿衣?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到甘家大院(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看看《衣冠明道——泰州出土明代服饰展》。30多件明代古墓中出土的衣服、鞋帽,从泰州博物馆运来,现代快报记者昨天先睹为快。这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26日。 三品文官官服胸前绣着飞舞的孔雀 长衫、帽、裙、裤、凤头鞋、背心、披风、靴子、香...
清乾隆 方彝 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联袂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收藏家协会和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将于2014年11月7日在中国武汉东西湖区武汉客厅·中国文化博览中心隆重开幕。 本届艺博会定位于“品位、经典、多彩、民族”,展览总面积达14000平方米,划分为“国宝风姿”、“水墨之韵”、“名店品位”、“经典珠宝”、“民族艺术”、“荆楚风华”、...
宣德青花胎体比永乐朝厚重,胎质精密细腻、洁白坚硬。梅瓶、大盘、大罐多是无釉白色细砂底,用手抚摸十分光滑,足边有火石红斑点。中小件器物是釉底。 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称“亮青釉”。釉面不太平整,像橘子皮,俗称“橘皮釉”,极少数有开片。若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甚至小气泡擦大气泡。宣德朝无论什么品种的瓷器,几乎都是这种釉面。 民窑器胎体使用瓷...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宣德官窑青花烧造数量上也是空前的,据《大...
若非对明、清二朝官窑瓷器有深入认识与研究的收藏者,多数会忽略色釉瓷品种中之“霁红”器,甚至瞧不起,误以为无“升值潜力”;主因是“霁红”瓷器纵属精品或御用器,大多数红色较深暗,近枣红色调,且属单色高温釉。 其实,自明代永乐初期始烧“霁红”瓷器,至清代乾隆中后期日渐式微期间,官窑完美精品甚少;原因是“霁红”釉为铜红釉一种,以铜作呈色剂,特性乃烧成后皆失透深沉,釉层如橘皮,但色匀。它们不像康熙“...
明、清官窑瓷器的造型有各式碗、盘、托、尊、瓶、瓷塑等,其中瓶的器型最多,有八棱、六棱等异体造型。 葫芦瓶 酒瓶,亦作陈设器。葫芦瓶因式样象葫芦而名,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其因其吉祥的谐音"福"、"禄"、 历代皆受欢迎,且演变为其它造型,一侧支长流,另一安执手,既成葫芦式执壶,明嘉靖年间多见。 玉壶春瓶 始见于宋,宋、元时期多作酒器,明、清时期作陈设器。一说以"玉壶在春...
款(瓷器上的文字标志)的称呼借自青铜器。款被瓷器借用来称呼器物身上的文字标志。 帝王年号款 明、清官窑瓷器上的款式主要是帝王年号款,明永乐年间始见,其后明、清两代绝大多数王朝(明代洪武、正统、景泰、天顺、泰昌、天启、崇祯,清顺治八朝除外)的官窑器上都书有此类款。永乐时期的完整器-青花压手杯、白釉高足杯上仅见四字篆书款(在内底心)。另外,景德镇瓷器厂遗址出土有"永乐元年"、"永乐肆年...
昨天,《衣冠明道——泰州出土明代服饰展》在甘家大院(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正式开展,30多件明代古墓中出土的衣服、鞋帽、枕头,再现了400多年前人们的穿衣风格。展览由江苏省文物局主办,泰州市博物馆承办,将持续到本月26日。 展览选取历年泰州出土的各类服饰文物,包括补服、长衫、帽、裙、裤、靴子、枕片、护膝、凤头鞋、花绫巾等30余件。一件明代三品文官孔雀补服格外引人注目。明代补服的补子是一块约4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