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仪仗俑 八抬大轿、锣鼓喧天……这样的场景如今大概只能在影视剧中看到。 但近日,在铜梁区发掘的一组夫妻墓葬中,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和铜梁博物馆的专家们一共整理出44件文物,包含墓志及仪仗俑等。 铜梁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华钢介绍,根据墓碑上的文字,初步可以推测这是一个明代嘉靖年间的墓葬,距今大约500年,通过这些仪仗俑可以还原当时的官员出行等生活场景。 挖掘机下抢救出44件宝...
仪仗俑 八抬大轿、锣鼓喧天……这样的场景如今大概只能在影视剧中看到。 但近日,在铜梁区发掘的一组夫妻墓葬中,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和铜梁博物馆的专家们一共整理出44件文物,包含墓志及仪仗俑等。 铜梁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华钢介绍,根据墓碑上的文字,初步可以推测这是一个明代嘉靖年间的墓葬,距今大约500年,通过这些仪仗俑可以还原当时的官员出行等生活场景。 挖掘机下抢救出44件宝贝 “突突突……”3个...
11月12日媒体发表一则新闻《投币打坏文物,祈福能否讲文明?》,说的是一些旅游景点的游客不听工作人员劝阻,向文物古迹投掷钱币“祈福”,而对景点、文物造成影响和破坏的不文明行为。细细回想曾经走过的旅游景点,“凡有金器处,尽是钱币应景;但有水波声,皆是银光粼粼”,在一些人的心里,好像不投掷钱币就等于白来一样,其中的思想问题和管理问题值得深思。 祈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
明代书坊的雕版 明朝的出版状况如何?估计专家们对此有具体研究。《儒林外史》中也零零星星提到一些,认真整理一下会发现,吴敬梓笔下的明朝出版业已经相当发达。 首先是书店普及。书中不少故事发生在书店。马二先生出场时住在嘉兴文海楼书店,其后又到杭州文瀚楼书坊。他还自称“杭州各书店里等着我选考卷……没奈何,只得要去”。王玉辉自己编了三部书,一直没有出版,他跟余大先生说:“要作游,除非到南京去...
“上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意表达方式。古史记载,尧舜时,朝前树立旌幡,民众对政务有所建言,都可来旌下陈述;各交通要道都竖立“谤木”,让大家在上面书写情况,反映对施政者的批评。到了西周,谤木古制依旧,又添了路鼓与肺石。有冤无门者击鼓申诉,可将冤情直达于上;另在朝门外挂一块形状如肺的石头,凡“穷民”“孤独老幼”等弱势者有申诉,可以到肺石下投诉。 两者后来慢慢演变成登闻鼓制度——“听挝登闻鼓,有...
明代理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由“述朱”到“诤朱”的痛苦历程。《明史·儒林传序》称:“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矱秩然。曹端、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守儒先之正传,无敢改错。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明代学风的转变始自陈献章的江门心学,至阳明而后形成蔚为大观的时代思潮。对此,黄宗羲作了精彩的描述:“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而后大。”(《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上》)...
明代青花瓷碎片居然成了铺路石。前日,市民马先生称在汉南朱家山的山道上发现一块明代青花瓷碎片,他在网上感慨:“这也太奢侈了吧!” 马先生介绍,他前日上朱家山锻炼时,偶然发现地上有块地方比周边亮,上前查看,发现是一块白色的碎瓷片,面积约50平方厘米,上面有“大明成化年制”字样,于是拍照发到网上,想请网友鉴定真假。 记者将马先生所拍图片分别发给相关文物专家鉴定,他们初步确认,该瓷为真品。...
鉴赏荷兰馆藏的明代精美瓷器 荷兰馆藏了大量明代的精美青花瓷器。这些瓷器有的是外销瓷,有的是中国瓷器流失在海外的。明朝的瓷器多以景德镇瓷器为主,景德镇瓷器又以青花为主。荷兰馆藏的明代瓷器件件是珍品。
近期景泰蓝的收藏市场逐年升温,价格一路攀升,受景泰蓝价格低迷影响,人们的收藏热情渐渐被调动起来。景泰蓝作为市场中一颗新星,凭借自身的艺术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关注,而青城市场回温也较为明显。 记者在我市大召古玩城以及大漠古玩城走访发现,景泰蓝瓷器的价格近一段时间上升较为明显,对于这个现象我市瓷器收藏家史勇先生介绍,“景泰蓝工艺起源悠久,世界众多古老的国家都曾出现过景泰蓝,在元朝时期景泰...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日”开幕式暨《2014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上海自贸区隆重举行,报告会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对外贸易基地(上海)运营机构常务副总经理胡环中先生主持,报告分别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对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的判断进行了总结,可谓是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推荐阅读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聚焦最受关注的财经话...
公元1488年,宪宗的第三个儿子朱佑樘18岁时继位,年号弘治,在位18年。 弘治朝瓷器在造型、纹饰风格与成化比较接近,素有“成弘”不分之说,稍有变化的是弘治的琢器器型种类比成化较为丰富,出现兽耳瓶、葫芦瓶等新器,造型敦厚,不及成化器精巧。像成化那样薄胎小件器物已大为减少,工艺也不如成化讲究。但弘治官窑的杰出代表——黄釉和黄釉青花器,堪称明代瓷器中最著名的颜色釉品种。 我国传统低温黄...
22日,山东泰安市民韩先生在夏张镇盘龙山闲逛时,挖出一块雕有龙纹的石刻,还刻有“旌表”二字。专家说这是明代类似贞节牌坊的物件,存世量比较大,有一定文化价值。 韩先生是夏张镇人,22日他到盘龙山逛着玩,无意间在草从里看到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上面好像雕有龙头的纹饰。石头被黄土、杂草、树叶掩盖,韩先生拨开乱草擦掉尘土,发现确实是一块古代刻石。 这块石高约1米,宽1.5米左右,一面有二龙戏...
碑文上的落款有“嘉靖”字样 位于原始森林中的泸州市古蔺县桂花乡,藏着外人少有耳闻的历史故事。日前,古蔺县政府在对该乡的文物进行普查时,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石窟寺,该文物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二年,距今已有481年的历史。 石窟寺虽为民间人士建造、维修,但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几处碑文中,能找到川南两次大规模移民历史的证据。 深山藏文物 文物普查发现始建于明代的石窟...
2015年,故宫将开始建设数字社区,最快到2016年全面落成。观众无需亲临,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就能“游览”紫禁城。 11月23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故宫的文化创意将通过各种形式延伸,每年都将根据陈列展览研发特色故宫礼物。同时,明年故宫将连续推出3款APP、开放3座数字博物馆,实现市民夜“游”紫禁城的愿望。 手机APP上360度看龙袍 2015年,故宫将推出《每日故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