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第46处世界遗产。 我国文保工作取得可喜的进展,与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物作出...
据韩联社7月14日报道,韩国文化财厅(文物局)14日表示,计划将韩民族民谣《阿里郎》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30天内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之后经过审议,最终决定是否将《阿里郎》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述《阿里郎》是指“被称为乡土民谣或通俗民谣的所有阿里郎系统的乐曲”。2012年和2014年韩国和朝鲜的《阿里郎》相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韩国文化财厅方面介绍说,《阿里郎》作为19...
一颗百年大榕树下,3名身着传统服饰的黎族妇女捣泥、盘筑泥条,经过几番制坯、绘图,一件精美的陶坯制成了。 这里是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保突村,88岁的黎族老人羊拜亮不时俯下身子指点,她们正在制作黎族陶艺。 在黎族,制陶是妇女的“专利”。制陶技艺也只能传给女性,黎族有着“女制陶男莫近”的习俗。黎族妇女首先选取粘性泥土,放在阳光下晒干,接着将晒干后的泥土捣碎,用水调匀拌成泥团,然后将泥团铺成薄饼...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指导下,各级文化、民族等有关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通过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出台政策法规,培训专业人员,加大资金投入等各种措施,认真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申报等工作,挖掘和整理了一大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取得了显著成绩。由甘肃省牵头申报的国家级非遗...
《建筑与文化》2015年05期 【摘要】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传统村落急速消亡。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国家于2012年出台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2014年末,全国已有共计2555项传统村落列入名录。然而,被名录收编并非为保护工作划上句号,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同步进行的复杂情境下,本文认为,传统村落保护应放置在一种兼顾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
黎族变脸、树叶吹奏黎族歌曲、现场免费接受游客点歌……7月10日,南海网记者在天涯海角游览区看到,原生态的海南民俗特色表演节目正在悄悄上演,其中两位获得过中国民间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国家级荣誉的乐师将用树叶、嘟噜、鼻箫等黎族特色乐器为游客们免费演奏黎族歌曲。 记者注意到,天涯民俗特色演出现场热闹不已,获得过中国民间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国家级荣誉的王岗老师和吴承岱老师将为游客提供免费“点歌”服务,游客可...
“城市化加速进程的时刻,是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关系处理上最关键、最紧迫的时期。”昨日上午,市委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报告会,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应邀作了题为《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每个城市都必须以文化战略的眼光来进行审视,科学保护文化遗产。 单霁翔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师从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教授,并获得博士学位。担任过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和国...
长白山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国长白山萨满文化生态博物馆,于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由中国萨满文化艺术委员会筹建的长白山萨满文化生态博物馆,坐落在白河林业局辖区,毗邻长白山北景区。博物馆总面积近200公顷,核心建筑1.2万平方米,征集萨满文物上万余件,是目前国内萨满藏品最多、最丰富、最悠久,是融自然山水为一体,融历史文化为一脉的大型生态博物馆。博物馆内拥有长白山第一观景台——朝圣台、神坛...
7月8日,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黄骅工作站在黄骅市博物馆揭牌成立。这是目前我省设立的首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 黄骅区域内与水运、水路相关的文化遗产较为丰富,是申报海上丝绸之路遗迹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之一。鉴于黄骅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黄骅工作站成立后,将通过系统的考古工作,摸清黄骅市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存量和基本特点,对黄骅市的水下文化遗产进行发掘、研究和保护,积极推进黄骅市海上...
自从资讯科技普遍应用以来,数字化技术、资讯通讯科技与网络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深远。以往,资讯科技对工作的影响是局部的,自从网络普及以后,改变了社会上各种沟通的行为,也改变了基本的知识表达、呈现及处理的方式,进而改变了学习与研究的态度及方法。如今,资讯化对社会的影响已是全面的,且程度正急剧升高之中。无论在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娱乐各方面,资讯科技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做事的基本态度、观念及方法,社会文...
7月10日,京津冀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研讨会在天津工业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旨在加强京津冀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整合三地的优势文化资源,推动三地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协同创新向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目标发展。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京津冀区域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又同宗同源,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等多级保护层级,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多...
近日,抚松县北岗镇文化站站长及抚松县人参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行8人来到北岗镇白永法老人家,为手工编筐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立项获取影像资料。 正巧当天北岗镇居民李克新前来拜师学艺,想要传承手工编筐这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手艺。白永法老人首先带领李克新来到家附近的小山上,砍适合编筐的树条,白永法老人虽然已经是81岁的老人了,但他砍起树条来还是浑身的力气,边砍树条边指导。据白永法老人介绍,手工...
《商业文化》2015年15期 【摘要】承德自古就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的区域,而这些多种文化的荟萃必然也会使其形成一种富有创造力与生机的优秀文化遗产。本文探讨了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与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研究;思考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集中、原生态保存完好的地区,被誉为“世界桥楼之乡”。197座风雨桥、228座鼓楼分别保存在全县的167个村(社区)的510个村屯中。目前保存较好的古村寨有200个,其中4个村屯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2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个村屯入选了广西传统村落目录。从《三江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中,...
上周六,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 39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海龙囤作为中国三大土司遗址之一“申遗”成功(另两处为湖南永顺彭氏老司城遗址和湖北咸丰唐崖覃氏土司城址)。昨日,记者和相关专家一起走进海龙囤,去探寻贵州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 历史中的海龙囤 平播战役背后的统治制度革新 “明朝万历年间,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与川、渝地方发生矛盾,后来朝廷就在四川、湖南等八个省征集了 24 万军队开始攻打杨应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