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阳翟故城出土的瓷棋子 阳翟故城出土的瓷碗 雍梁故城出土的烧制变形的战国陶豆翻拍资料图 阳翟出土的钧瓷梅瓶 自叶县文集北上,干渠穿起一串儿不同朝代的古遗迹:鲁山薛寨、杨南、陶庄,郏县黑庙、狮王寺,以及禹州新峰、崔张等。在禹州钧台办事处,干渠与文集同时代的“小伙伴儿”——阳翟故城金元遗址相遇。 与文集一样,阳翟出土了上千件瓷器,以及很多象棋子、围棋子...
日前,河北省平泉县南五十家子镇南五十家子村发现了一具辽代石棺。经该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初步确认,该石棺保存比较完整,石棺材质为红褐色沙砾岩,分棺盖和棺匣两部分,表面无文字或图案装饰,只有钎子的凿痕。棺盖长76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一面为平面,另一面有凹槽,槽深3厘米,壁厚10厘米;棺匣长77厘米、宽60厘米、厚38厘米,上面凹槽深18厘米,壁厚10厘米,底面略平。整具石棺重300多公斤。石棺内...
10 月 21 日,希腊文化部宣布在该国北部安菲波利斯 (Amphipolis) 一迄今为止发掘出土的最大古墓中发现了几乎完整无缺的斯芬克斯 (sphinx) 狮身人面像头部雕塑。据文化部发布的一份声明称,该狮身人面像发现于马其顿 (Macedonia) 北部地区遗址中一古墓的第四分庭内,高半米有余(约为 18 英寸),其上标有“红色印记”。此外,考古学家还在同一墓穴中发现了斯芬克斯双翼的残片。图...
经过考古专家对陕西省周公庙遗址近10年来的发掘整理,共出土西周甲骨1.1万多片,其中发现有刻辞者800多片,可辨识文字达2500多个。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王占奎研究员说,以往考古界在周原、丰镐等全国10处遗址先后出土甲骨1万多片,发现文字总和为1068个。周公庙遗址出土甲骨发现文字是以往所见西周甲骨文总和的2.4倍,因此周公庙成为目前全国发现西周甲骨文字数最多的遗址。 2003年12...
笔者从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部门了解到,10月22日,该区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化北城墙进行开发性修复时,发现一水门遗址,水门水道采用石条垒砌,水道顶部采用石碑、石柱、栏板等废弃建筑构件。 据宣化区文物保管所负责人介绍,水门在史料中多有提及,但从未发现其遗迹。史料记载宣化有72座桥。水门的发现为研究宣化城池水系及为什么有72座桥提供了依据。
上个月,一位名为德里克·麦克伦南(Derek McLennan,现年 47 岁)的英国金属探测爱好者在苏格兰西南部邓弗里斯郡 (Dumfriesshire) 地下 60 厘米(约为 23 英寸)处发掘出土了一系列北欧维京海盗 (Viking) 藏匿宝藏,共计 100 余件,其历史可追溯至九世纪和十世纪,因此极为珍贵。这些精美物件揭示了海上勇士们与欧洲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堪称是苏格兰迄今为止发现的最...
村民魏炳祥介绍发现青铜器文物的经过 出土的文物 日前,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八组村民魏炳祥在自家后院取土时发现文物,妥善保护文物并及时上报文物部门。经文物保护部门抢救清理,发现春秋早期贵族墓葬1座,出土文物30件(组),其中,青铜礼器12件、铜铃8件、玉玦1件、石手柄1件、石串饰6枚、残陶豆1件、陶珠1组356件。这批文物的发现对研究春秋早期秦人历史,特别是对找寻秦国在千渭之会的都邑陈...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马来西亚芙蓉双溪加笃一段园坵地内发现的两座近百年古墓,获得后裔认领,后裔也认同要为古墓先人拾金,另觅安身地点。 其中一座古墓黄顺波与林金娇夫妇的后裔黄先生告诉《花城》小区报,他是阅读《花城》小区报后,才得知祖坟情况,目前也正准备与另一名住在柔佛的族亲联系和讨论如何为先人进行拾金安顿工作。 黄先生说,他们每年都前往扫墓,因此,这两座古墓并非是无人或无后裔的...
“刘公塘”遗址 昨天上午,乐清柳市的刘先生反映,他所在的湖横社区在河道清淤时,发现了距今已有近900年历史的乐清南宋“刘公塘”的遗址。该遗址虽多次遭人为破坏,但基本轮廓还在。 河道清淤发现“刘公塘”遗址 昨天下午,温都记者来到遗址发现地,只见数台大型挖掘机正在河道中清淤,河道正中插着一排彩旗。 刘先生指着彩旗介绍:“那里就是古官塘(塘:堤岸、堤坝)遗址,村民称之为‘...
陵墓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水。 昨天,“隋炀帝与扬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考古专家、学者、历史学家济济一堂。据文物部门介绍,为了给隋炀帝墓全方位立体保护,目前正与清华大学团队合作研制隋炀帝墓防水系统方案,工程预计年内开工,明年7月完工。 此外,考古专家透露,在隋炀帝杨广墓葬的西北方位,新发现一座同时期的砖室墓葬,墓主会不会是杨杲或是杨暕或者是其他与杨广有...
近日,宝鸡市陈仓区村民魏炳祥在自家后院取土时意外发现一处春秋时期早期墓葬。相关部门闻讯立即开展抢救性清理,该墓葬出土12件青铜礼器及铜铃、陶珠等珍贵文物。专家称,墓葬的发现使得“汧渭之会”这一千古之谜再次成为焦点。 墓葬规格为士大夫一级 昨日,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八组村民魏炳祥家院子内外,站满了想要目睹珍贵文物的村民。不善言辞的魏炳祥站在后院土崖下说,由于此处经常落土,威胁房屋,他...
沟塘内发现的瓷片。 北宋越窑、定窑的瓷片。 工地上的沟塘。 昨天,绵绵秋雨之中,仪征热心市民彭毅带着记者和水利、文物专家来到了宝能广场和西边的荒地,大家放眼望去,在原来的睢庄、尤庄庄台旧址上,长满了杂草,沟塘断断续续地延伸着,在挖掘机的巨爪下,河道淤泥和泥沙都重见天日,河道里散落着许多瓷片、木桩、砖瓦、船钉、铜钱,这些瓷片都是北宋越窑、定窑的。 根据现场遗迹,文物专家孙...
江都丁伙彰墅庙外景 彰墅庙内角梁已损坏 壁画虽剥落,但仍可看出形神兼备、线条劲挺。 日前,读者潘先生致电本报称:从事古建工作的他在江都调研时,发现在江都丁伙镇有一处古庙,殿堂内还有彩绘壁画,只是由于年代久远,经过数百年岁月的侵蚀,目前毁损严重,殿堂与壁画已是岌岌可危。希望通过本报呼吁相关部门对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现场探访 壁画人物形神兼备、线条劲挺 ...
据嵩峰乡副书记祝让忠介绍,遗址采矿坑洞内形式复杂,分横坑、竖井、平巷、斜洞。这些矿洞大小深浅不一,有的窿洞仅容一人进出,有的可容多人同时作业,可见当时的开采规模之庞大。洞内又有许多窟窿和吊井,一些窿洞纵深达100米,更有甚者达数百米。在洞中每上下一段,都要借用绳索牵引和灯光照射,可想当年的探矿和开采条件极为艰苦。 据明代嘉靖永丰县志记载,距永丰县东五十里有平阳山,山有银矿,此遗址就在现在的...
日前,南安霞美镇铺当村的云台山,发现了“开闽三王”之一王审邽之长子、泉州刺史王延彬的陵墓大量构件。 昨日接到消息后,记者与王氏后人再度走访。在云台山,记者在王氏后人的指引下,发现藏身于民宅旁、鸭圈里的大量石羊、石将军等王延彬陵墓构件及建筑构件。同样,在云台村,可见大量唐末、五代、宋代等时期的建筑构件。 据史料记载,王延彬曾在丰州(今霞美)云台山筑别墅,建“万梅亭”,时邀招贤馆中寓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