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日至2日,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在南漳县东巩镇麻城河举行秋季训练营期间,通过采访、测量、记录、手绘、制作拓片、拍摄等多种形式进行田野调查,他们新发现了许多古迹。 麻城河传统古村落位于南漳县东巩镇太平村,在纵深6公里的麻城河,分布着众多古民居、古水渠、稻田、古井,以及30多棵直径1.5米以上的各类古树……调查中,拾穗者在田野地头新发现各类记事古碑6通,这些记事内容涉及乡规禁令、家族...
近日,舟山市普陀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朱家尖东沙又发现一处千年古木层,这是朱家尖区域发现的第二处千年古木层,为研究华东地区古气候、古生物群落生态与环境演变以及陆地河姆渡文化之间的关联提供了重要材料。 东沙古木层涉地面积大约有700多平方米,大于白山景区观音湾沙滩的“千年古木层遗址”七倍。因白山古木层位于海滩上角的山体内,东沙全在海滩上。白山古木层遗址于2000年9月经中国科技大学C14测定距今...
日前,掇刀区白庙街道江山村东汉古墓发掘现场的墓室清理工作基本结束,考古人员介绍,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盗洞,现场仅出土了数枚古代铜币。 据荆门市博物馆考古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发掘出土的古墓分为两个墓室,北部墓室因为前期道路施工已经遭到破坏,南边一处汉代砖墙墓葬保存相对完好。10月17日上午,考古人员用发掘铲一寸一寸地清理墓土,墓室内发现的2枚铜币锈蚀严重,上面的字都看不清楚。根据墓葬形式和墓的...
徐堡古城址出土的卜骨 丹江水穿越黄河,旋即进入温县陈家沟。前几年的考古发掘表明,太极拳圣地历史悠久,出土的上千件文物,分别来自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西周、东周,汉代、宋代等,像挖了条时光隧道,让人可以遥望这个村庄的千年过往。 陈家沟最有趣的一段往事,应该发生在春秋晚期。在该村春秋晚期的地层上,考古队发现了一个石圭废料坑,里面有大量石圭边角料和残次品,应该是专业制造石圭的地方。那...
德国3亿年前化石发现肢体再生的最早证据(化石网配图) 据中国科学报:研究人员在化石记录中发现了肢体再生的最早证据。发掘自德国西南部的化石记录了火蜥蜴3亿年前的亲属拥有1个或更多再生肢体。 与人类不同,火蜥蜴是唯一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保留了再生全部四肢能力的现代四足动物。但是,如果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或者伤口难以愈合,再生肢体重新生长过程可能出现错误。 这样的畸形会相当普遍,尤其是...
陕西丹凤龙桥水泥有限公司员工李磊近日在工作时,捡到一把距今约3000年历史的战国时期楚国青铜剑,当时有人愿出十多万元来买这把古剑,但是李磊还是选择将文物交给了丹凤县文物部门。为此,文物部门向他颁发了荣誉证书,给予500元奖励。 本来是一件好人好事,却因为上交的是一件珍贵文物,且只奖励了区区500元,引发了很多争议。少得可怜的奖金与上交文物本身的价值形成鲜明对比,也引发人们对李磊“傻”和相关...
出土时的萧后冠饰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三秦学者”、研究员杨军昌博士3日透露,目前考古人员已完成对隋炀帝萧后冠饰的X光探测工作,通过X光透射技术探查与分析,发现了4根金属发钗及一些棱齿边带状物,萧后冠饰的轮廓也清晰显现。 2013年3月,隋炀帝墓与萧后墓在扬州被发现,出土了400多件套文物,其中修复难度最大的是萧后冠饰。 萧后冠饰的丝织品部分已经腐烂,金属部件夹杂在泥土里,冠饰中铜质装...
很多非英美法系的、自认历史悠久的国家都有“文物流动受政府直接控制”、“新出土文物属国有”的法律。但古国是否足够文明,从意外发现文物者的补偿法规就可见一斑。1932年希腊确定的《古物法》和1980年代西班牙颁布的《历史遗产法》,可以算典型的“奖惩得宜”类。即使法西斯时代的意大利《关于保护艺术品和历史文化财产的法律》也颇足可取之处。但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埃及和叙利亚法律,就只能算“奖惩倒错”、苛酷荒唐...
记者孙明泉、朱伟华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文物管理所获悉,在穆棱市福禄乡康乐村发现确认旧石器遗址一处,年代距今1万至3万年左右。 穆棱市文物管理所邀请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旧石器研究专家,来穆棱进行田野调查,经过专家认真调查、勘探,在穆棱市福禄乡康乐村发现确认旧石器遗址一处,遗址面积4万余平方米,地表采集石器130余件,原料以燧石、安山岩和玛瑙为主。类型包括石核、完整石片、断片、断块、尖状器、...
中国水下考古队不久前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日前被文物部门认定为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但是否为致远舰还有待进一步的鉴定。 负责配合考古人员进行水下文化遗产调查项目的丹东港集团副总裁宋沛然告诉记者,考古人员日前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该海域正是历史上著名的甲午海战的交战区,这艘沉船已被证实是中日甲午海战沉没的战舰,暂被命名为“丹东一号”。...
薛村遗址出土夏代晚期兽面纹 策划文体新闻中心执行首席 记者 姚伟 实习生 陈京 文图 学术顾问 张志清 研究员 站在邙山之上,往北望,浑浊黄河横亘眼前,浩荡东流;转身往南看,清澈丹江水自南向北,直奔脚下。 长江水与黄河的中原相会,选址在荥阳市王村镇薛村之北。 巨大的倒“U”沟槽,嵌在邙山南麓,似乎是北上水渠的尽头,但其实丹江水另辟蹊径,潜入地下,在地下30米深处,与...
肯尼亚出土的176万年前的阿舍利石器 长白山手斧刚发现时的状况(张福有摄) 近日,考古学家在中国东北长白山区发现了一件旧石器时代石制手斧。经权威专家鉴定,这件手斧距今约有5万年,而且制作工艺精湛,器形优美,是非常标准的手斧,可与西方典型的“阿舍利手斧”媲美。 这件手斧用近于米黄兼淡绿色的火山岩经两面打制修理加工而成,略有使用痕迹。双面与双边均匀对称,体形完整,线条优美。周身布...
最新考古发现证实,位于吉林省大安市的尹家窝堡遗址是辽金时期的土盐制作遗址。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尹家窝堡遗址的年代应不晚于金代。这是我国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盐业作坊遗址。
近日,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发现清代修建的“襄安王庙”遗址,该庙是为纪念战国时代燕国王族襄安王凌霄,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黄山地区战国时代文化提供了史料。 该庙是清代时期建筑的房屋,位于三口镇湘潭村老街,坐北朝南,前是三间普通房,后面是庙堂。一进三间,占地面积约70.47平方米,高6.5米,封火墙为穹式,墙体呈红色。大门楼阁上嵌有青灰色石碑,上刻有“襄安王庙”四个大字。据当地人介绍,“襄安王庙”又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